劉 然
(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的策略分析
劉 然
(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由于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化,各個國家不同文化互相碰撞,各個國家的民族文化特點互相交流,變為一個不能阻擋的潮流。怎樣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中保證各國民族特色不被磨滅,這是體現一個國家文化力量的符號。中國民族音樂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其是每個民族在中華歷史長河中的歷史積淀。小學階段的學生是國家傳統文化的繼承者,所以有必要對小學民族音樂教學進行探索。文章闡述了民族音樂的含義,對其在教學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相關教學策略。
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策略
我國的民族音樂經歷了幾千年的歲月洗禮,其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中國民族音樂在傳承的過程里吸收了具有許多不同特點的文化,形成了比較特殊的藝術韻律,是我國民族文化不能缺少的關鍵構成部分。國內的傳統民族音樂文化可以集中體現民族特點與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在歷史上各個思想、觀點形式的綜合表現。中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有著它特殊的意義和地位,其潛在價值更是不可估量。要想使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在校園中進行民族音樂教育,很明顯小學校園的民族音樂教育是繼承和發揚我國民族文化的最佳場地。
中國是一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五千來年的時間長河里,富有智慧與樸素精神的生活文化創建了特殊的民族音樂,從許多角度來講,民族音樂都能夠被看作是中國文化的代表,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失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歷史中耀眼的奇葩。我國民族音樂有許多不同的派系,數量相當可觀,所有民族音樂都是在前人的根基上經過后來者的豐富與點綴而發展的。我國民族音樂覆蓋了樂器聲樂、戲曲音樂、說唱與民歌、民族舞蹈等方面內容。小學是基礎教學的初始階段,小學民族音樂教學課程承載著塑造學生音樂品味能力的關鍵任務,中國五千多年傳承而來的民族音樂應該被放置在首要位置,這是由于民族音樂能夠體現我國的民族文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小學生的愛國情操與民族意識。在我國有關的課程教育標準中,給出了對多元文化進行了解和發揚民族音樂精神的要求。在小學音樂教育過程中,通過對民族音樂的教學,可以強化小學生的愛國意識,使得小學生從根本上感受民族文化的渲染力,增強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所以,進行民族音樂教學的方法研究對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一)提高小學音樂教師的素養
對于一位小學音樂老師來說,要是想使自己的學生愿意學習傳統的民族音樂,就有必要在教學前積極去學習與研究我國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民族音樂文化,更應當具備合理應用民族音樂素材的素質。經過對音樂課程教材的研究與學習,在課堂上最大程度地引領小學生學習、認知和感受我國民族音樂的知識與魅力。老師是民族音樂教學的直接實施方,應當經過持續的實踐摸索,使本身對民族音樂進行不斷地學習、熟知和熱愛,且具有相應的民族音樂教學責任感。這樣才可以確保我國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的健康進行,最大程度地提高小學生的民族音樂素養。在小學民族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實踐進行教學,效果更佳,比如在上課時,可以使用鋼琴進行伴奏,在必要時也可以用古箏等傳統樂器來進行伴奏,通過民族音樂本身的魅力來感染學生。
(二)培養小學生的民族情感
音樂教學和音樂文化是息息相關的,音樂教學是音樂文化最主要的傳承方式。在音樂教學里,不但需要教授音樂技藝,還需要將音樂的本質內容即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教授給學生們。我國在對音樂課程的規定中,明確指出,應當把各個民族的優秀傳統音樂加入到音樂教學的過程中,經過民族音樂的教學使得小學生可以更深刻地認識我國的音樂文化和民族精神,加強民族意識。民族情感指的是國家和民族所具有的民族尊嚴、民族責任感,其是民族精神特點之一,是民族內所有成員對所屬民族文化、感情、歷史的感情表現。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民族音樂教育,正是對民族情感的培養。而由民族情感入手進行民族音樂教學,正是打開學生們音樂興趣之門的正確方式。在提升民族音樂教育質量的規程中,應當應用民族音樂的形式多樣性特點,經過不斷挖掘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的魅力來培養小學生的民族感情。
(三)正確挑選教材內容
在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可以掌握知識的能力,授課老師在教學過程里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掌握能力有著較好的表現。想要對小學生進行民族音樂的教學,可以通過有重點地對教材內容進行挑選,適當縮減教課內容,挑選與時代背景相應的教課題材,重視地方民樂和教課知識的融合,這樣才能夠更為有效地培養小學生對民樂的喜愛。在教材挑選與教課內容挑選的環節里,需重點挑選具備當下時代特色的題材。我國的經濟水平在不斷提高,社會在持續發展,文化不斷傳承和發揚,對小學生的教育應當符合時代發展趨勢。在進行傳統民族音樂教學的時候,應當有意識地加入新時期民樂元素,培養小學生對民樂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授課過程中,老師應當主動應用民樂特色原色,這樣不但可以拓展小學生對民樂的了解,可以在讓小學生更好地學習課堂知識。
總而言之,在繼承和發揚民族音樂文化的過程中,音樂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需要用豐姿多彩的民族音樂去填充音樂教育的空白,在小學民族音樂教學中,由于音樂與教學同屬于一個文化現象,其是文化的構成元素,不但組成了文化自身的體系,而且也有著傳播與強化音樂文化力量的意義,所以還應當關注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特別是要明白各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性與創新性。
[1]劉杰.小學生民族音樂學習興趣培養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6.
[2]徐蕾.地方音樂文化資源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開發運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朱良挺.淺談民族民間音樂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J].音樂時空,2015(09):154.
[4]張瑩瑩.小學民族音樂多元化課堂建構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4(13):52-53.
[5]許春蓉.試論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07):150-151.
G6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