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容 徐 攀
西華大學藝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039
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創業教育探索*
王海容**徐 攀**
西華大學藝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039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也逐漸趨于大眾化,越來越多的綜合性院校開設了藝術類專業,而藝術類專業的學生也開始出現了就業困難的現象。面對這樣嚴峻的就業形勢,我國社會開始更加重視藝術類學生的就業問題,并且提出了“以創業帶動就業”政策,很多綜合性院校的藝術學院也開始積極的支持這項政策,對藝術類學生的創業開展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為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創業提供了很多的幫助。本文主要結合西華大學藝術學院的創業教育現狀,具體分析了藝術類學生創業教育的必要性,并且針對目前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行之有效的策略。
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創業教育;創業實踐;現狀;策略
根據有關資料的顯示,我國很多綜合性院校都相繼開設了藝術類的專業,比如,音樂舞蹈學、設計學、美術學等專業。藝術類專業學生的數量逐年增長,而社會為藝術類學生所提供的就業機會十分有限,所以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就業十分困難,尤其是綜合性院校的藝術類學生,和那些專業的藝術類院校相比,他們的就業更是困難重重。面對這樣嚴峻的就業壓力,創新創業成為了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一條很好的出路。所以,我國綜合性高等院校必須要重視對藝術類學生的創業教育,通過對學生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藝術類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道路,為他們以后成為創新創業型的高等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推動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的創業教育是社會時代發展的要求,幫助藝術類大學生創業是提高藝術類學生就業的一種重要方式,并且也能夠有效的減輕社會就業壓力。對藝術類學生開展創業教育不僅順應了國家政策的號召,還促進了藝術類大學生個性解放,通過創業教育,藝術類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一)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創業教育是緩解就業壓力的需要
近年來,很多綜合性院校都開設了藝術類專業,藝術類專業的學生逐年增加,但是,社會的就業需求并沒有隨之提升,所以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就業十分的困難。據有關數據調查的顯示:早在2013年我國普通本科院校的藝術類畢業生的數量已超過10萬,并且還在逐年增加。而我國很多國企單位、甚至是私營企業在業務拓展等方面的形勢并不好,甚至出現了很多裁員的現象,特別是對藝術類專業人才的需求很多地方都已經處于飽和的狀態。即使綜合院校藝術類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可能比那些專門藝術類學校的學生要強,但是他們的文化知識基礎卻存在著缺失,很多企業可能更加傾向于那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學生,所以,他們在就業中碰到了更多的問題。對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進行創業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創業是社會發展對學生提出的新的要求,藝術類學生通過創業教育為自己的未來打開了另外的一條通道,同時也減輕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
(二)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創業教育是社會文化發展的趨勢
我國的社會經濟在不斷地發展,同時也帶動了我國文化建設的步伐。我國在十八大報告中明確的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這項政策的提出更是為我國高校展開藝術類學生創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實藝術類專業學生的數量在不斷的攀升,但是在畢業生所占有的比例并不大,所以在我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同時,也給藝術類專業學生帶來了很多的機遇。在綜合性院校中,藝術類的學生比其他專業的學生多了一項藝術方面的技能,使他們在教育中有了更多其他方面才能,其文化素質和綜合素質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這都是綜合性院校針對藝術類學生開展創業教育的基礎條件。藝術類學生通過學校的創業教育,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社會文化結合起來,這是社會文化發展的趨勢。
(三)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創業教育是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
藝術專業的學生有著一個顯著的特點:他們都是一批熱愛自由、思想活躍、追求個性、不墨守成規、勇于創新的學生。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在追求自由藝術的同時,也期望自己的個人價值得到實現,所以他們在大學學習期間,在不斷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時候,也渴望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以及社會實踐能力。對于那些傳統的工作崗位,每天都是“兩點一線”的生活,藝術生們可能都不喜歡,反而是那種自由、沒有人約束的創業工作更加適合他們,因此,很多的藝術生在畢業之后往往會選擇自主創業。所以說,綜合性院校對藝術專業的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西華大學始建于1960年,時名四川農業機械學院,是國家為實現農業機械化在當時全國7個大區分別布點所建立的農業機械本科院校之一,1972年更名為成都農業機械學院,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為省屬重點大學,1983年更名為四川工業學院。2003年,四川工業學院與成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西華大學,2008年四川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并入。
西華大學藝術學院是由原四川工業學院的工業設計系與原成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美術系、音樂系組建而成,包含了美術學、動畫、產品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音樂學、舞蹈學、舞蹈表演8個專。其中設計系是四川省內成立時間最長、發展十分迅速的一個專業。美術系、音樂系、舞蹈系是創立時間較長,在1985就開始面對全市招生。音樂舞蹈系、美術系創建于上個世紀80年代,1985年開始面向全省招生,可以算的上是四川省比較早的藝術學科之一,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其綜合實力已經在四川省內名列前茅。以西華大學藝術學院為例,本文對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進行了分析。
(一)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缺少完備的創業課程體系
西華大學藝術學院的創業教育還是處于一個正在探索和實踐的過程。已經開始實踐了多種創業的教育模式,其中一部分是參考了就業指導課程,一部分作為了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方面,創業教育以選修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總體上來說,我國很多綜合性院校的藝術類學生創業教育已經開始實踐,但是還沒有正式成為高等主流教育中的一個分支,并且沒有納入到正式的課程體系中,也沒有設定科學的培養目標。
(二)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創業教育缺少科學的教育模式
我國目前很多藝術類院校的創業教育基本上是以案例討論的方式進行的,長期下來只會使學生對創業課程失去興趣。西華大學藝術院校的創業教育應該創新教育模式,應該以學生的實踐為根本,給予學生有機會進行創業實踐。目前,西華大學藝術類學生的創業教育依然按照著傳統的教育模式,以教師為中心,沿襲著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這種方式和藝術類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相違背,限制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個性化的發展。很多藝術類學生的創業教育缺少制度化的培訓方法,學校一般都是根據學校的教師、資源等確定創業教育的內容和方法,總體上停留在表面化的層面上。
(三)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缺少主動構建綜合知識的意識
創業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培育綜合性的人才,學生需要具備的不僅是專業知識,還需要創新精神、創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所以學生構建起綜合性的知識結構是創業教育的關鍵。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基本上具有藝術方面的知識結構,但是他們的文化基礎還是不夠充分,也缺少主動構建知識的積極性,在加上藝術學校沒有對學生進行創業方面的專業教育,由于學生對創業知識還不夠了解,所以很可能錯失了很多的創業機遇,即使有了創業的愿望,還是不能運用創業知識理論來指導創業行為。
(四)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學生創業教育缺少規范化的創業環境
目前,針對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問題,我國有關政府部門已經相繼頒布了一些有利于大學生創業方面的政策和制度,比如給予大學生創業在金融貸款、注冊登記和稅費等方面的優惠。總體上,大學生的創業形勢在逐漸地好轉。盡管如此,仍然有很多藝術類專業的大學生對創業環境的認識還是不夠充分,在一些方面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亟待處理。例如,很多地區對于大學生的創業政策并不一致,而且學生對創業政策的認識還不到位,甚至很多學生、家長、社會對創業存在著些許的偏見,認為大學生進行創業是因為找不到工作,其創業的社會價值并不突出,很多人只是將關注點放在了學生創業失敗的例子中。
(一)重視創業教育,豐富學生的創業知識
綜合性院校應該樹立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為藝術類專業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幫助大學生從新認識創新創業的教育。同時,高校想要構建起一個完備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也必須要以科學的創新創業觀念為指導。經過上述對藝術類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來看,我國很多學校和學生都對創新創業教育有著不正確的認識,并沒有認識到創業教育對于藝術類未來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創業教育必須要堅持貫徹在高校教育的全過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西華大學藝術學院一直以來都比較看重創業教育的價值,專業課教師言傳身教,開展多種創業教育的活動,在校園內形成良好的創業環境。西華大學藝術學院將創業教育納入了教學大綱中,每一個學期都開設了“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選修課,并且邀請了一些具有影響力的創業企業家到學院進行創業的演講,有的專職輔導員還在學校擔任了創業課程的教師。除此之外,學院就業指導教師還開設了創業咨詢服務,為藝術類學生創業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二)組織多種創業活動,增強學生的創業能力
創業教育目標的實現是需要在不斷實踐的基礎上完成的,對于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創業教育需要結合相應的創業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創業活動的實踐中不斷的完善自己的創業知識結構,并且提升自己的創業實力。因此,學院需要進行積極的宣傳,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創業活動中去。比如藝術學院每年都推出優秀大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創業大賽并獲得良好成績。在學生比賽的過程中,增強了學生的創業意識,并且使學生在模擬創業的過程中增強了創業能力,將創業的氣息營造在整個學院中。除了校園內的一些創業大賽,西華大學藝術學院還不斷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成都市、乃至全國的一些創業大賽以拓展學生的創業眼界。
(三)推進專業型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構建創業教育的新平臺
目前,我國一些綜合性院校藝術學院缺少充足的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這對我國藝術類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有著很大的消極影響。所以,我國高校想要盡快完成創業教育改革實踐的進程,必須要加快專業型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建設。首先,高校需要在本校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和創新,想要在短時間內容建立起一個專業型的、覆蓋經濟學、管理學、營銷學方面的教師隊伍是比較困難的,所以,高校可以在本校的教師隊伍中進行協調,使有關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和本校專業課教師配合在一起,為學生制定出科學的培訓計劃。高校中的專業課教師配合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創業教師隊伍不足的壓力。其次,高校可以從社會企業中招聘一些優秀的創業成功人士,使他們能參與到高校的創業教育工作,這樣不僅能夠彌補學校教師隊伍、創業經驗不足的問題,還能夠使學生對創業更加的感興趣。高校也可以邀請學校創業成功的優秀畢業生來學校進行指導,他們的成功創業經驗將是學生樹立創業意識最佳的推動力。比如西華大學藝術院校也邀請了一些創業成功的藝術類畢業生回到學校進行成果匯報,將自己的創業經驗分享給學弟學妹們。
[1]王昱華.藝術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實踐研究[J].實踐探索,2013(631).
[2]葉清.藝術院校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4).
[3]法紅旗.藝術院校畢業生就業困境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4(4).
[4]全小軍.后金融危機時代藝術類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淺談[J].企業導報,2013(16).
*西華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研究資助科研項目(編號:SZY2016021)。
G717.38;J
A
1006-0049-(2017)06-0021-02
**作者簡介:王海容,碩士研究生,西華大學藝術學院,專職輔導員,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徐攀,西華大學人文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