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楚倩 姜伯樂
溫州大學體育學院,浙江 溫州 325035
溫州市區跆拳道教練員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黃楚倩*姜伯樂*
溫州大學體育學院,浙江 溫州 325035
采用文獻資料、訪談調查、統計等方法,對溫州市區跆拳道教練員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溫州市區現有跆拳道館45所,選取其中10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跆拳道館教練員,對他們的年齡結構、性別、文化、運動技術、教學情況等進行研究。
溫州市區;跆拳道;教練員;現狀分析
跆拳道運動雖然在我國開展得比較晚,由于其具有健身和防身的兩種效果,且屬于中國的儒家文化圈[1],所以在中國學習跆拳道的人越來越多,發展速度非常之快。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間,就風靡全國。在我國的跆拳道的運動技能在人們之間被廣泛傳授,跆拳道精神也迅速傳播,參加這一運動項目的群體隊伍越來越大。而各個省市地區也都相繼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跆拳道俱樂部,而俱樂部的形式使得跆拳道的運動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并且還促使了這一運動在我國體育健身市場能夠更加穩健的發展[2]。
溫州市區地處中國東南地區,氣候濕潤,經濟發達。所以人民對體育鍛煉的需求比較高。而溫州市區包括鹿城、甌海、龍灣、洞頭四個區,四區經濟較為發達,市區現有注冊的跆拳道館45所。由于溫州市區跆拳道館開辦歷史較長,場地設施基礎較好,布置矯為合理。社區居民參與跆拳道學習的人數逐年遞增,特別是受到在校學生的歡迎。
一個區域的跆拳道發展好壞,因素有很多方面,其中教練員隊伍建設狀況,特別是教練員的教學水平、運動技能高低,將直接關系到區域的跆拳道的健康合理發展[3]。
(一)研究對象
溫州市區跆拳道教練員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對溫州市區的跆拳道培訓機構抽取不同地域,不同發展培訓層次和培訓規模的10所道館(其中鹿城區;正人跆拳道館、冶金跆拳道館、弘正跆拳道館,甌海區;騰龍跆拳道館、永正跆拳道館、國冠跆拳道館、冶金俱樂部跆拳道館,龍灣區;尚武跆拳道館、正人跆拳道館,洞頭區;人羲跆拳道俱樂部)。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搜索和查閱有關跆拳道培訓的文獻資料、書籍67篇。
2.訪談法
對溫州市區10所跆拳道館的部分教練員及跆拳道館管理人員進行訪談,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3.問卷調查法
在文獻資料及訪談的基礎上,設計出跆拳道教練員量表一份。對溫州市區的跆拳道館教練員發放問卷120份,回收105份,回收率是87.5%,其中有效問卷101份,問卷回收有效率96.19%。
4.統計分析法
對問卷采集的數據在Excel2010軟件和SPSS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
(一)溫州市區跆拳道教練員情況的分析
跆拳道培訓過程中教練員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學員動作與技能,并且監護學員人身安全。不斷地幫助和促進學員身心的全面的健康的發展。從而,為推動溫州市區跆拳道競技水平的提高。
1.溫州市區跆拳道教練員的年齡、性別結構
有63人占62.73%,平均年齡在18-24歲的專業年輕教練是溫州跆拳道教練的主力軍。有31人平均占30.69%,年齡在25-35歲,他們有一定教學實踐經驗,他們富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還有36歲以上的共有7人占6.93%,這些老教練員他們都做出了非常突出的成就和貢獻,也是溫州市區的跆拳道發展中的頂層的力量,他們在十余年的教學和訓練過程中,時刻不忘去總結歸納、學習思考關于跆拳道的技術技能訓練方面的先進的方式方法。而溫州市區跆拳道教練員性別情況,男性有83人占了82.18%,女性18人,占了17.82%。
溫州市區跆拳道教練員隊伍搭配基本合理,即有初出茅廬的年輕教練員,有一定教學經驗和能力的中年教練員,還有在溫州市區跆拳道事業上德高望重的壯年教練員,這樣的搭配方式。總體看,教練員年齡層上趨向年輕化,然教學訓練經驗則會呈現其不足之處。年輕、工作和帶隊時間較短的跆拳道教練員,在教學和訓練的經驗方面會有點欠缺,或多或少會影響快速提高溫州跆拳道運動水平。需要年輕的教練員多下點功夫,并多向老教練員學習取經,加強自身的技術與理論水平。
2.溫州市區跆拳道教練員的文化程度
各運動項目訓練的科學化程度是一項運動在競技體育方面發展的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實現運動項目訓練更加專業化,而運動項目訓練的專業性又與該項目的教練員隊伍的知識化的程度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目前,溫州市區現有的高校跆拳道教練員學歷水平42.15%的以大學專科為主,本科學歷只有27.26%。而學歷在研究生及以上的教練員很少,僅占調查數據的1.69%,而中專以下的有23.37%的教練員是,有5.53%的跆拳道教練員是沒有學位學歷證書。上述情況表明,亟待加強的是跆拳道教練員在專業技術技能上的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只會簡單訓練的教練員不是好的教練員,只有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兩手抓的教練員,才能為教練員的教學和訓練打下牢固的基礎,才能不斷地促進跆拳道事業的向上發展。
3.溫州市區跆拳道教練員的運動技術水平
表-1可知,溫州市區教練員的技術水平主要集中在綠帶到黑帶之間,其中綠藍帶和紅黑帶人數最多。可知教練員的水平并非大多數人認為的那樣都是段位很高的黑帶教練,現存的現象表明跆拳道教練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表-1 教員技術水平情況(N=101)
4.溫州市區跆拳道培訓的教練員的教學情況
表-2可知,有大半的教練員每周訓練時間在10-30小時,說明他們的受歡迎度還有待提高。跆拳道教練員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做到認真備課,課后總結,相互聽課,互相研究。在教學訓練過程中,由于對象不同、如性別、年齡等,要做到應人而教,逐步提高。同時教練員要輪流進修學習,不斷提高其運動技術與理論水平,更好地為溫州市跆拳道運動技術水平發展服務。

表-2 教練員教學情況(N=101)
(一)結論
1.溫州市區跆拳道教練員的年齡、性別結構,有62.73%的是年輕的教練員,大部分是高校專業學生兼職,平均年齡在18-24歲之間。有30.91%的跆拳道教練員在25-35歲的,這年齡段的教練員有一定教學實踐經驗,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36歲以上的占了6.36%,這些教練員都做出了非常突出的成就和貢獻,他們是溫州市區跆拳道發展中的頂層的力量,教學和訓練經驗非常豐富。而溫州市區跆拳道教練員性別情況以男性居多占了82.18%,女性教練員占了17.82%。
2.溫州市區跆拳道教練員的文化程度和技術水平,中專以下學歷的教練員占23.37%的。有42.15%的人以大學專科為主,有27.26%的教練員是本科學歷。而學歷在研究生及以上的教練員很少,僅占調查數據的1.69%。沒有學位學歷的占了5.53%的。部分教練員急需要繼續教育,提高自己理論水平和技術水平。
3.溫州市區跆拳道教練員的運動技術水平,主要集中在綠帶到黑帶之間,其中綠藍帶和紅黑帶人數最多。可知教練員的水平并非大多數人認為的那樣都是段位很高的黑帶教練,現存的現象表明跆拳道教練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4.溫州市區跆拳道培訓的教練員的教學情況,有大半的教練員每周訓練時間在10-30小時,說明他們的受歡迎度還有待提高。教練員在教學過中,要做到認真備課,課后總結,互聽互學。輪流進修,提高教練員的運動技術與理論水平,更好地為溫州市跆拳道運動技術水平發展服務。
(二)建議
1.完善跆拳道培訓的相關的硬件條件和設施建設,給跆拳道練習者創造優良的學習環境和訓練環境。
2.政府有關部門要大量支持跆拳道運動行業的發展。經常組織安排跆拳道競賽活動。
3.認真做好和協調跆拳道教練員與大眾體育事業發展的關系。
4.進一步完善跆拳道教練員繼續教育,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與理論水平的合理融合。
[1]張婷.北京市部分跆拳道館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1(1).
[2]彭松華.成都市跆拳道俱樂部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3(5).
[3]馮其明.達州市跆拳道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3,30(1):118-120.
黃楚倩(1995-),女,漢族,浙江永康人,溫州大學,2013級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體育社會學;姜伯樂(1957-),男,漢族,浙江溫州人,溫州大學體育學院。
G
A
1006-0049-(2017)06-02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