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璐
西南石油大學,四川 成都 610500
馬克思主義理論時代價值研究
鄒 璐*
西南石油大學,四川 成都 610500
創新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的源動力,也是能夠實現對重大時代問題正確解決的重要途徑。在上世紀,馬克思主義的主題經歷兩次理論轉變,進而從理論上獲得了突破。馬克思主義對于當代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其能夠對資本主義的內在本質以及其根本矛盾進行充分的揭示,并且能夠促進以其為理論基礎的相關理論不斷完善和改進,對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是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的,并且能夠有效的把握當前的發展形勢,推動黨建工作的有序進行。
馬克思主義;理論;時代價值;研究
馬克思與恩格斯共同創造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該理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全人類的解放。盡管其從創立初期距今已經經過了160余年,然而該理論并沒有隨著時代變遷而喪失其時代價值,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的得以發展、延續,并且在這種歷史推進中不斷得到發展。其具有的生命力是十分頑強、持久的,如其創立者所認為的,真理如燧石一般,對其進行的敲打越多,則其迸發的光芒會更加璀璨。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夠時刻保持其時代價值的關鍵所在,牢牢把握住了這兩個關鍵是理論體系能夠根植實踐、服務全人類的根本原因。
(一)科學屬性
并不是由圣人的靈光一閃而得到了馬克思主義,也不是經過了千年的道德約束而形成的約束準則,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具有科學性,這是由于該理論中始終堅持了辯證唯物與歷史唯物,進行構成的能夠科學的對事物進行分析的體系整體。
(二)實踐屬性
主客體之間的有效聯系是通過實踐實現的,實踐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收單,以此有效的避免了傳統的哲學存在的根本弊端,進而能夠推動實現主客體之間的有效契合,進而時刻確保自己是正確的,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得以不斷發展的源頭,也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完善的重要手段,并且對理論的檢驗也是通過實踐實現的。
其時代價值的體現是通過人們進行積極的探索、研究,進而對其進行內容的揭示和理解,因此,可從如下視角對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價值進行分析。
(一)以問題為導向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就是由于其創立者充分發揮了其“問題意識”,由此對于資本社會跨越到社會主義社會時其中的時代性問題進行了研究,進而嘗試從理論上對其進行解釋。因此,可從問題入手對其時代價值進行分析,分析該理論是否還能夠對當前社會發展中的問題進行解釋和說明,這就要求在對問題分析時,應該把握問題本質,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進而實現對問題的深刻剖析,以有效的探索出解決路徑,進而為現實問題的解決提供指導。
(二)增強理論對話
開放的理論都是需要具備與其他理論進行對話的勇氣的,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得以不斷發展的重要原因,相較之下,通過理論對話,馬克思主義的內涵得以極大豐富,并且能夠充分彰顯其時代價值。而且所處的階級層次不同、研究的視角不同,使得相關學者在進行研究時,對于社會發展的理解也是存在一定差異的,由此產生的社會理論也是有所區別的,而通過理論對話能夠汲取諸理論中符合時代發展規律的內容,因此是具有借鑒意義的。
(一)能夠實現對資本主義固有矛盾的充分揭示
當代的資本主義社會其特征更加突出,然而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仍然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揭示,對其基本矛盾、社會發展規律等進行充分的反映,進而有效對其當代特征進行彰顯。
資本主義社會隨著科技革命的發生,需要積極的變化開始出現,也并未像預言一樣在19世紀滅亡,然而,這并不能否認馬克思主義對其內在本質的正確認識。
(二)理論體系得以不斷完善
對于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上發展的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兩者間是葉與根的關系,如果沒有了根的存在,則更妄論說葉的存在了。因此,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則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理論都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中國,我黨始終堅持了實事求是的路線,并且堅持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將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基本理論,并且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造性運用,從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得以逐步形成。
(三)推動思想文化的有效融合
我國民族能夠不斷前進、不斷發展,就是因為我們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這是我們共同發展的理論基石;并且,不同區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都能夠高度認同馬克思主義,則在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下,不同的思想文化能夠實現積極的融合,能夠實現思想認識的高度統一。同時馬克思主義具有的正確引導性,能夠為黨員共產主義的進一步堅定提供指導,在這種積極引導下,以黨員為代表的全體人民將會不斷努力,對于發展中的問題也能夠及時解決,進而扎實穩健的推動社會主義的建設與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由于不同的國家、民族其經歷的歷史變革、具有的文化背景都是不同的,這就導致其發展現狀也是存在差異的,然而由于其發展前進都是依照馬克思主義揭示的社會發展規律進行的,則它們會遇到類似的機遇。由于馬克思主義具有更加廣闊的分析視角,進而對于人類的共同發展問題,以及時代問題進行充分的觀察、思考,進而能夠對當前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更好的解決,這對于解決社會發展中的新問題以及保障多元文化的積極傳承等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能夠穩健推進的重要理論保障。
[1]高健.打開馬克思主義研究新視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起點》評析[J].中國出版,2016(16).
[2]李玉潔.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研究的新認識[J].中國市場,2016(32).
[3]賈鳳姿.堅定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信維護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尊[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5).
鄒璐(1990-),女,漢族,四川瀘州人,西南石油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A
A
1006-0049-(2017)06-01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