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理平
湖南軟件職業(yè)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0
詞匯文化內涵初探
曾理平*
湖南軟件職業(yè)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0
詞匯是語言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詞匯的文化內涵是影響語言交際的一個重要因素。詞匯特定的內涵是由其所在的文化環(huán)境決定的,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但會隨著外圍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同樣,相同意義的詞語在不同語言中,意義也是不一樣的。語言是文化的產物,是文化的承載體,了解詞匯的文化內涵對詞匯的理解、記憶和正確使用有很大幫助作用。
詞匯;文化環(huán)境;文化內涵
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是文化的產物也是載體,語言反映文化并且為文化服務。同時,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助于促進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這是因為文化滲透到語言和交際的各個層面。詞匯是語言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是語言中最活躍最基本的單位,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特性。因此,詞匯是文化最為敏感和最為直接的反映。社會文化的影響是詞匯內涵意義產生的重要因素,因此詞匯學習不能脫離語境,脫離文化。
前蘇聯(lián)學者對詞的意義成分進行了較詳細的理論概括,詞之所以能表義是因為詞由詞位(詞的外部形式)和義位(詞的內容意義)兩部分組成。義位由概念義素與非概念義素組成,其中概念義素構成事物或現(xiàn)象的概念;非概念義素構成詞匯的背景,所以又稱背景義素。這里的背景義素決定詞匯的文化內涵。詞匯特定的內涵是由其所在的文化環(huán)境決定的,且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但可能隨著外圍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
本土文化環(huán)境中的文化內涵是相對穩(wěn)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文化環(huán)境依附于政治經濟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一旦本土的社會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尤其是政治經濟發(fā)生變革,就會直接影響本土文化環(huán)境。在戰(zhàn)爭年代,“同志”這一稱呼十分流行。早年它是革命隊伍內部的稱呼,后發(fā)展成為對社會各階層的通稱。改革開放前它幾乎成為了各行業(yè)、各階層的稱謂的統(tǒng)稱;改革開放以后,“同志”的稱呼由過去的興盛走向衰亡。而今由于港臺文化的影響,“同志”一詞演變成了同性戀者之間的特定稱謂了,它已經成為人們,尤其是年輕人避諱的稱呼了。
表達意義相近的詞匯在不同文化環(huán)境中,其內涵是不一樣的。
英文的“greenhat”與漢語的綠帽子,在概念義素上是完全相等的,但背景義素中的民族文化義素卻不一樣。在英文中,“greenhat”僅指任何綠色的帽子。忽略“greenhat”在中國文化環(huán)境中特定的文化內涵就會造成很尷尬的結果。
英文的“white”與中文的“白色”指的是同一種顏色。白色在我國文化環(huán)境中基本是用來表示悲傷的顏色,花圈上的白花,白燭,喪服等等。而在英文文化環(huán)境中,白色表達莊重、純潔的氣氛。婚禮的禮服都是白色的。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結婚時也穿白色婚紗,但在大多數(shù)場合,新娘還是穿著紅色的服裝。因為在我國文化環(huán)境中,紅色才是喜慶、團圓和熱鬧的代名詞氣氛。
禁忌語和委婉語是一個民族的詞匯文化內涵最清晰、最直接地反映。
禁忌存在于各種文化中,它指的是力圖避諱的某些行為、事物或關系,表達這些方面內容的語言就是禁忌語。禁忌語涉及的主要是和死亡、疾病等有關。如在古代避諱國家君主、或者宗族長輩的姓名。
(一)宗教領域中的禁忌語。如God,devil,heaven,hell,Jesus,damn 等只有在嚴肅的講話中才使用。
(二)表明種族歧視的詞語。一些表明種族歧視的詞語是英語禁忌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nigger是侮辱性色彩強烈的完全禁忌語。Negro(黑人)帶有輕蔑性。
(三)帶有咒罵性質的詞語也是英語禁忌語。這類詞多由四個英文字母組成,如:shit(狗屎,噴糞,胡扯),hell(混蛋),damn(該死的),fuck(他媽的)。
有忌諱就必然有委婉。其實,委婉語只不過是所謂詞匯禁忌的一種經過培育、雕琢的形式。
(一)凡是人們忌諱的事物基本上都有相應的委婉說法。死亡的委婉說法有很多,如:to pass away,to be,to be gone等。有些疾病、殘疾的委婉說法有:C(指cancer),mentally handicapped(retarded)等。有關年齡、胖瘦的委婉說法有:senior citizens(the old),overweighted(fat)等。失業(yè)是令人不快的事,也有委婉說法。工人失業(yè)成了“l(fā)ayoff”(待業(yè)),unwaged,between jobs等。
(二)為消除性別歧視,近年來,表面上帶有偏見的詞被指出,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沒有性別差異的詞。如chairman變成了chair,chairperson,businessman變成了businessperson,draftsman變成了draftsperson等。
(三)為消除種族歧視,現(xiàn)在人們稱黑人為blacks或colored people。
總之,通過了解詞匯的文化內涵可以學習詞匯產生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詞匯適用的語境,從而加對詞匯的理解,避免出現(xiàn)在不合適的語言環(huán)境使用該詞的尷尬情景。文字是人類文化交流的工具,又是人類文化的載體。一個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素質固定由某一種文字形式來體現(xiàn),這種文字就成為了該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進步,一些詞匯原來固有的文化內涵開始松動,甚至上文提及的用詞禁忌也在慢慢消失,人們對外來文化也表現(xiàn)出日益寬容的態(tài)度。深入了解詞匯的文化內涵將更有效地促進交際。
[1]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2]高一虹.語言文化差異的認識與超越[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3]顧嘉祖,陸升.語言與文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4]汪榕培.英語詞匯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5]金誠超.詞匯的文化內涵[J].安徽:巢湖學院學報,2005(5).
曾理平,男,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
H
A
1006-0049-(2017)06-01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