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明
(伊犁師范學院藝術分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835000)
普通高校流行音樂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索
趙 明
(伊犁師范學院藝術分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835000)
世界經濟如同一道急速而過的閃電,發展速度之快速讓人捉摸不定。如此一來,音樂的發展速度和前景相較于以往也有所改變。在現實生活中,流行音樂用最通俗,最簡易的表達方式,讓人的情感傾瀉而出。普通高校對流行音樂人才的培養方面,依然存在著隱患問題。
普通高校;流行音樂;人才培養;創新探索
從2005年湖南衛視播出的“快樂女聲”到如今的“我是歌手”,“蒙面歌王”等音樂節目,流行音樂以最受觀眾喜愛的形式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范圍,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呼聲和吶喊。鑒于此,普通高校將流行音樂從一門普普通通的選修課,演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學科。
“目前高校聲樂教育中,流行唱法并未得到廣泛應用。”[1]普通高校在培養流行音樂的過程中,若是缺乏科學性以及實用性,將嚴重影響學生音樂專業化的發展和專業化水平,拉低學生的學習質量。基礎課程設置為必修科目和選修科目,必修科目有,樂理知識,視唱訓練,還有中西方的音樂史,以及計算機音樂技術和中西方民族音樂等,這些必修科目的學分均設定在兩分。關于歌曲寫作與改編課程,音樂戲劇排練課程,合唱與指揮課程,均被視為選修科目,分值同樣是二分。專業主干課程多為必修科目,具體課程有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西方音樂史與名作,樂理知識1和2,聲樂練習1和2,曲式與作品分析,畢業論文設計寫作等,以上幾門學科的分值,依然穩固在二分。最后是選修課程的設置,聲樂伴奏1.2.3,音樂戲曲排練1.2,還有歌劇音樂史和漢語語言等十幾種選修課程。
從上面的課程設置可以看出,學習流行音樂專業的學生課程設置方面缺少專業性,相比之下,也體現不出針對性。課程設置的種類比較繁冗,很多課程對學生專業提升流行音樂專業素質方面,并沒有實際上的幫助。流行音樂的課程設置中一旦缺乏了實用性質,學生就會很難使用在日后的工作上,故而針對普通高等院校的改革是刻不容緩的時期。
培養流行音樂人才的首要環節就是招生,普通高校在招生的過程中,往往是通過演唱環節一錘定音,單方面注重學生專業水平素養,很容易忽略其他方面的考察。例如,形象氣質考察或者音樂能力方面的測試等。因為我國的很多普通高等音樂院校并沒有設置嚴格化的專業訓練,學生因此在演唱方面出現紕漏是在所難免的。故而高等院校在選拔音樂人才的方面,應該綜合學生的各方面表現,選拔出真正具有音樂天賦的專業性人才。
普通高等院校在培養流行音樂人才的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還有師資力量不足,正因為當前很多院校沒有為學生配備專業的流行音樂導師,選取的教師多為執教教師,這類教師缺乏具體的舞臺經驗。
人才培養的具體課程設置大約分為十七種類型,除了視唱練耳課程設置為144學時,音樂美學,創新思維,視覺體現這三門課程設置為36學時,其他課程均設置為72學時。
以上學時的課程均作為一部分參考性課程,其中必修課程是就是要求學生必須接受必修訓練的,導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學生的課時情況延遲與否。至于限選課程,導師需要根據專業性的需要進行重新組合。以創作型的流行歌手為例,在培養這類人才的過程中,有必要多選取一些跟歌曲寫作方面有關系的課程。若是培養表演形歌手,選取的課程需要跟流行舞蹈等方面結合。
有句俗語說得好,“千金易得,知己難求”。普通高校若要成為學生的“知己”,參考如下幾點是必要選擇。
音樂能力考察:在流行音樂人才選拔的過程中,測試考生的音調形象和節奏形象是關鍵。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對考生音樂感受能力的測試。比如讓考生提前準備幾首歌曲,測試環節先讓考官隨意抽取一首歌曲,待考生演唱完畢后,再讓其自選一首進行演唱,通過兩首歌曲的演唱,考官綜合考生在演唱環節的各方面表現,進行評分環節。“社會實踐是流行音樂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社會實踐所學習到的知識,是課堂教學無法給予的。”[2]
氣質形象測試;歷史的車輪已經深刻表明,在流行音樂的發展中,廣大觀眾朋友不但對聽覺藝術的要求頗高,視覺藝術也使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故而對流行音樂人才的氣質形象要求也在上升。跟空乘人員和籃球運動員的選拔相仿,流行音樂人才不僅要求外在美過關,對人的內在修養也需要嚴格把關。例如,舉止談吐等方面。
知識面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積累是日后發展的一個跳板,對考生的知識面進行考察,是為了讓考生深刻理解到,求知的路途上并不是單一的,唯有自身的文化修養得到填充,未來的道路才會走得平平穩穩,躲避風雨的侵襲。
普通高校想要培養流行音樂人才,需要制定完善,完備,完美的教育制度。對當前存在的教育模式進行創新,根據教學中存在的系列問題,進行嚴格有效的整合,正所謂“名師出高徒”,普通高等院校還應該加強對導師的素養提升,盡可能聘用舞臺經驗豐富業內人士為學生授課。
[1]孟冬琪.高校聲樂教學引進流行唱法的研究與實踐[J].當代音樂,2016(24):24-25.
[2]張羅簫,呂一鳴.普通高校流行音樂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當代音樂,2016(21):19-21,23.
[3]郭宇.高等院校音樂劇人才培養(本科)課程設置與實施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4]陸厚廷.我國高校流行音樂專業教育現狀調查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5]謝及.流行音樂人才培養的若干問題[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1(02):155-158.
J60
A
趙明,男,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講師,伊犁師范學院藝術分院。
伊犁師范學院2014年度一般課題:新疆高校流行音樂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4YSYB13)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