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君
(佛山市第三中學,廣東 佛山 528000)
音樂教師的課堂語言
王 君
(佛山市第三中學,廣東 佛山 528000)
語言是思維的反映,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所運用的主要手段。音樂是一門美的藝術,而音樂教師作為美的傳播者,美的使者,她的一言一行都得美。音樂教師良好的語言表達給學生以藝術的享受和美的啟迪,真正使語言美與音樂美達到和諧的統一。
音樂課堂;口頭語言;體態語言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教師通過好的語言表達,為學生營造起良好的學習、教育環境。首先,音樂教師在上音樂課時使用標準流利的普通話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學生演唱歌曲時,老師應做到普通話發音標準,咬字清晰、字正腔圓,盡可能給學生帶來一種美的聽覺感受。學生一旦覺得老師的范唱非常動聽,自然而然也就會喜歡模仿老師的發音,并會用美的聲音去演唱。如果老師用帶有濃濃地方口音的普通話來演繹歌曲,就算再美麗的嗓音都就不能準確詮釋歌曲和樂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也不能給學生帶來美的聽覺感受,更體現不了美育的功能。特別在我們廣東地區,人人都習慣講粵語,廣東話口音比較濃重,我們就更加要注意教學語言的規范化,多練習標準的普通話,上課過程中不是特殊需要就不能夾雜地方語言。曾經聽過一些老師的課,很明顯的對比就是:普通話發音準確、清晰、規范的老師往往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學生們流露出來的是對教師的崇拜,并且會認真、有興趣地進行模仿,上課效果很好;反之,老師不規范的發音常常會引起學生們捂嘴偷笑,這樣不僅會使學生分散注意力,而且會讓自己精心備下的課受到很大的影響,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
音樂教師在傳授音樂知識時,除了語言標準外,語氣、神態外還應該根據教學環節、教學內容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整節課老師都是用同一種音調授課,即使你的嗓子很響亮,但顯得很生硬、缺乏生動感,感染不了學生,也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拉得很遠。特別是藝術學科,我覺得老師更加應該善于運用自身的嗓音條件,通過豐富、恰當的語言的表達,使老師和學生溶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我在上課時,在傳授樂理知識時用肯定的語氣語言;分析樂曲、引導學生進行聯想時親切、柔和的語言……在《梁祝》這節課上,我設計了一段有關梁祝故事的詩詞朗誦,在音樂伴奏下,我飽含深情地朗誦這段詩詞,抑揚頓挫的音調使學生完全沉浸在這段悲凄的愛情傳說中,優美使這節課的主題得到進一步的深化。使學生對《梁祝》這部作品的理解也更加深入,這樣他們對接下來欣賞和分析樂曲的各個段落就容易多了。
好的教師語言不僅需要老師擁有標準的發音、優美的嗓音條件,還應該表現在靈活處理課堂細節的語言上。比如音樂課堂教學中,常會有突發出現的不和諧“音符”,打亂老師原本的教學流程。記得有一次,在上《愛的旋律》這堂課的試教過程當中,當我介紹到邁克杰克遜時,有個同學馬上尖叫起來,說“他是變態的!”當時全班都炸開了,學生們唧唧喳喳討論個不停,課堂上紀律變得很糟糕。這時我有些發火了,但冷靜下來轉念一想:其實學生沒有錯啊,他只是片面地極端地評價了一個人,老師要及時做好引導就可以了。所以我順口一接,有些俏皮地說:“看來這個同學對邁克杰克遜很熟悉啊,老師還知道一個有關與他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聽啊?”這樣,同學們就變得很好奇,馬上靜了下來。這時我趁機把邁克在音樂上的主要貢獻和積極參與救援災區、創編主題曲的故事講給他們聽,對他的不好傳聞一帶而過,并引導學生客觀評價一個人,把學生的思緒又帶到了“愛”的主題上。這種不慍不火、冷靜溫和的教學語言使這個課堂小插曲順利“收尾”。如果我當時大發雷霆,大聲叱呵這位學生的話,可能課堂就會變得更亂、不可收拾,學生也不會服氣。后來在欣賞邁克舞蹈片段的時候,那位同學也很有興趣得跟著扭動身體,我趁機讓他上來表演了一段他喜歡的街舞,獲得同學們熱烈的掌聲,我也及時得鼓勵了他,以后也沒有再在課堂上隨便搗亂了。通過這件事情,我覺得對于課堂上對于學生的言行,老師應該善于分析學生心理,針對性及時引導,并通過鼓勵、贊賞的語言,最終使他們的個性得以張揚、音樂潛能得以開發,也讓我們的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可見,教師在課堂上,無論是教學語言還是教育語言的表達都是非常重要的。
眾所周知,教師的語言不單指授課時說話的發音、表情等,而且還包括肢體語言的表達。特別在音樂教學當中,手勢語言更是不可缺少的。比如在指揮學生演唱的時候;用手勢動作來模仿表演某種形象的時候;律動示范的時候等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手勢語言不能過于單調、生硬和呆板,應該注意手勢和內容數量上的適合度及動作的優美、協調、多變,充分發揮手勢的一種動感美。我覺得,每個音樂教師無論你是主修哪個專業的,都應該多些進行一下形體訓練,盡量使自己的動作變得更加舒展、優美,這樣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使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我在上《愛的旋律》這節課,當欣賞到《愛的奉獻》這首歌曲時,我先為他們用手語來表演了該曲歌詞的意思,流暢、優美的動作一下子引起了學生們的興趣,他們非常興奮地、積極踴躍地進行了模仿表演,課堂氣氛一下子達到了高潮,本環節也成了這節課的亮點。為了能作出熟練優美的手勢,在準備這節課前我特地去啟聰學校請教了專業的手語老師,一遍遍模仿練習、一遍遍對比和美化,才達到這種效果。另外,老師們甚至可以在某些課上設計進行一些舞蹈動作的表演,比如介紹少數民族歌曲的時候,可以直接跳一段該民族的舞蹈片斷進行導入,也可以在拓展環節讓學生參與律動,更能讓學生興奮起來,增強課堂效果。所以老師們不要去找任何借口來忽略手勢語言語言,只要勤練習,多動起來,你的音樂課就會更加吸引學生,更加受到學生們的歡迎!
總之,教師良好的語言表達,無論是口頭語言還是形體語言,將會像音樂作品的美一樣,給學生以藝術的享受和美的啟迪,真正使語言美與音樂美達到和諧的統一!
G6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