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瓊藝 朱宏東 贠 蕓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河南 鞏義 451200
淺析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
許瓊藝*朱宏東*贠 蕓*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河南 鞏義 451200
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一些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高校學生管理并不是以“學生管理為中心”出發去踐行以人為本的管理,本文主要分析在高校管理中存在的某些問題,比如不以學生為主體、管理教條化、管理疏離化等問題,提出以人為本的管理途徑,并說明以人為本的管理優勢。
以人為本;學生管理;高校
在傳統意義上來說高校學生管理為保障高校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能夠方便簡單,能夠用制度管理學生,使教學效果最大化。隨著人文社會的到來,人們對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普遍認可,高校學生管理正在逐步的向以人為本靠近,逐漸改進和完善傳統高校學生管理中的不足,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理念正在慢慢形成。然而,改革的屏障總是會出現在改革的道路上,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理念和傳統的高校教師工作方法與新型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進行強烈碰撞,導致高校學生管理具體實施中,總有一些受傳統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的影響不符合以人為本要求的現象。
(一)學校管理為方便將管理主體和課題本末倒置
從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思想出發,高校學生管理應以學生為中心,各個方面圍繞學生展開,但是具體實施并非如此。從傳統高校學生管理理念出發高校學生管理者往往將學生看成制度下應該守規矩的被管理者,管理人員以監管者自居。在這種高校學生管理理念和體制下,管理者是主體,處于主動地位;學生是客體,處于被動地位。這種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相互對立的關系,沒有把管理作為服務于人的一種手段,沒有圍繞調動大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來開展工作,這必然導致學生管理中的命令主義,學生成為沒有獨立、沒有自主、缺乏創造性的管理對象,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得到落實,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很難得到有效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也不能真正得以實現,這與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是相悖的。
(二)學校管理制度教條化
在傳統高校學生管理理念中,多數高校管理者習慣將學生看待成高校學生管理理念和制度下的被管理者,學生往往是被監管和服從的對象。高校學生往往被高校學生管理的管理者們用“必需做到”、“不能做”等軍令式態度和管理制度來被迫做某些事情。這種制度下,高校學生沒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以及不能學習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的能力。這樣與高校學生教育中所提到的提高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實現價值的理念相違背。在這種高效管理制度下,高校學生能做到的只能是不違背學校管理制度,對于自我管理和自我價值實現無暇考慮。高校學生自我的個性和自主能力受到大大的抑制,民主管理意識和自我管理意識越發淡薄,嚴重影響個性的充分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成為人格健全、具有創新思維的全面發展的人。
(三)學校管理關系導致學生與學校疏離化
高校學生管理者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既是知識、能力與品德等的授受關系,更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關系,管理活動應始終伴隨著情感交流,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可以彌補管理中某些不完善的方面。然而在實際學生管理中,由于管理者和學生處于一種不平等的地位,在管理過程中過分突出管理者的主導作用,不尊重學生,將本應為引導性的說服教育變為命令的傳達與執行,忽視了大學生受教育的能動性和主動性。
(一)理解以人為本的中心思想是高校學生管理改革的前提
高校學生管理的改革是以以人為本作為中心思想的,高校學生管理者必須理解和認同以人為本的理念。將傳統高校學生管理轉變成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校管理者改革的第一步。不能按照傳統的高效管理模式,對所有學生都是用一種人才模式去培養,抑制學生個性的發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必須要有因材施教的思想和態度。
(二)樹立科學的管理觀
在傳統高效管理理念中,管理從嚴的思想并不是一定對的,這樣雖然方便管理,但是對于高校學生的個性和人性來說并不是最好的。從以人為本的中心思想出發,使管理有張有弛,寬嚴有度,賞罰分明,這樣才有說服力,既從人性方面來說充分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個人尊嚴、心理需求與個性特征,又從管理制度方面能夠更好地要求學生自我約束從心里服從管理;同時作為高校學生管理者,能夠與學生換位思考,將自身置于學生的角度,做到真正理解學生,理解學生的思想和訴求。作為高校學生管理者除了管理學生外,必須要做到切實關心學生,從教育方面來說答疑解惑、傳授知識這是必須的,同時還需根據學生的要求因材施教,從生活方面來說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生活狀態等等。
(三)確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基本管理理念
高校學生管理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高校學生是高校管理的主體,也是高校管理的中心,學校管理的出發點以學生為本,盡一切可能傳授學生知識,解決學生學習生活的一切困難,將每個學生用他們適合的方式培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高校學生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成為貫穿于學校管理各個方面與環節的中心和樞紐。高校學生管理是以人為對象,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進行對人的管理和培養的科學管理模式,理應堅持以人為本。高校學生管理的理念就是以人為本,將其貫穿到高校學生管理的各個方面,堅持以人文本的中心思想,從各個方面不斷推進高校學生管理的改進和完善,促進高校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是當今高校學生管理的大勢所趨。
[1]楊嵐嵐.淺談“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理念[J].教育與職業,2012,2(2):34-35.
[2]董庸昌.淺析“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理念[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16,7(2):85-86.
[3]林正游.試論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理念[J].福州師范學報,2004,6(3):21-26.
許瓊藝(1989-),女,河南洛陽人,碩士,鄭州成功財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社會工作實務;朱宏東(1983-),男,山東濰坊人,本科,鄭州成功財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學生管理;贠蕓(1987-),女,河南鄭州人,碩士,鄭州成功財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臨床心理咨詢與治療。
G
A
1006-0049-(2017)06-02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