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麗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正興學校,福建 漳州 363000)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問題的研究
張艷麗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正興學校,福建 漳州 363000)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要求勢在必行,社會的一切工作都需要相應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時代,只有促進自身發展,才有可能不被社會淘汰。作為社會各項工作的基礎和先鋒隊伍,中國的教育事業也在發生著改變,不斷調整,尋求最好的發展模式,努力培養社會高層次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探討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問題,是對新形勢下教學體制的一種改革,也是應對新形勢的一種措施。
新課程改革;初中音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受傳統音樂教學的束縛,目前一些初中音樂班的師生互動比較簡單,教學方法也比較原始。通常是教師問,然后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然后提取學生回答,這是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方法,而這種問題式的教學在音樂課堂上是非常普遍的,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比較常見的互動方式,但是,這種教學模式所帶來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數學生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沒有主動參與性,使得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提高,如何改變這種情況無疑對初中音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取多種互動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
中國實施的新課程改革,就是對過去不合理的教學方法或教學思想進行調整和改革,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通過新課程改革盡快解決初中音樂教學所帶來的問題并不是件容易事。 只有根據當前的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分析提出的問題的基礎上,找出適合初中音樂教學相應的解決方案,是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的根本方法
(一)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互
教師除了傳授學生課堂上的知識以外,課外知識也應該適當補充。 在音樂課上,首先教師要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開場,介紹本課的內容,當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被帶動起來,老師再按照自己的教學思路進行教學。例如,老師安排學生欣賞古典音樂或流行音樂,教師可以通過課前調查,聽取學生的意見,根據學生的意見結合課堂內容,安排相應的課堂調整。 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他們更容易接受外部事物,但也對外部事物敏感的時期,教師,一個小小的舉動可能觸及學生,所以通過加強初中音樂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教師可以使用 功能引導學生和教師互動和交流達到更好的效果。
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入音樂場景,身臨其境去領悟音樂的魅力,而不是像傳統教育那樣只教給學生音樂的基本理論。 教師應該以學生的需求標準來轉變自己的教學模式,朝著更先進的教學方向發展,積極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高尚情懷。
(二)營造音樂課堂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
教學情景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所以教學情景直接實現學生的理想狀態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提供更好的環境。 為了達到教學的目的,教師在課堂上應為學生創造一種和諧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消除學生在學習音樂過程中的焦慮心情,教師在課堂上也要主動引導學生自主發揮思想,鼓勵學生積極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只有做到深入交流,課堂氛圍才會更加活躍,學習起來就得心應手了。
例如在學習“七子之歌”時,老師把歌曲給學生聽,學生很難理解當時七個孩子所處的背景,七子多年來遠離祖國懷抱的那種艱辛,以至于澳門,香港等地回歸后,中國人內心的喜悅心情。 這時,老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上創設有關情景,通過一些歷史數據,講述有關澳門,香港統一前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侵略者的仇恨,以及人民遭受的苦難。 學生在聽老師講述歷史信息的同時一邊聽著背景音樂,自然而然地就融入故事的情節中,看到人們再受侵略者迫害的同時人們展現出的那種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學生心中的情感就一下爆激發出來。
(三)創新教學思維模式
教學風格就是教學活動特點的表現,是教師的教育思想,個性特征,教育過程中的教育技巧,協調性的綜合和定期表現。每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都有獨特的教學風格,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積累,其教學風格就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方式,然后逐漸發展成為固定,僵化的教學模式。一旦固定成型,很容易導致課堂教學方法僵化,沒有創造力,很容易讓學生養成單一,乏味的教學情感,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氛圍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例如,在讓學生欣賞古典音樂時,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他們可能對古典音樂不大了解,如果只是把音樂給他們欣賞可能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將古典音樂的故事制作成一個圖形或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在上課前預熱,然后讓他們欣賞,學生一邊欣賞一邊小組討論,這樣一方面加強了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又發展學生的主觀主動性,讓他們通過討論開闊思維方式,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善于表達自己的喜好。教師要對學生討論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引導,在此過程中,就加強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因此,在新課程下,有必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溝通的藝術性。不同的教學模式應適用于不同的音樂課程,適量的增加情感交流,因材施教,把新型的互動教學模式推廣開來。
(四)充分利用課堂導入契機
利用課堂導入教學可以有效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成功的課堂導入使得音樂課堂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 這在音樂教學中也是一樣的。 只有學生對音樂產生了興趣才會積極地參與其中。 因此,教師必須掌握課堂導入的時機,調動初中學生的熱情和學習興趣,以便實現教學的最終目標。
音樂是具有藝術性的一門課程,初中音樂課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藝術欣賞力,在作業任務繁重的初中階段,更應調整他們的課堂生活。 在音樂教室,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一方面能反映出學生的主體性,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創新意識。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對音樂的興趣,利用不同的情景重現法、小組合作法、等教學手段,實現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目標。
[1]高小亮.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藝術[J].中學教學參考,2014,No.19212:72.
[2]陳芳.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藝術淺談[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4(05):68-69.
[3]張凌杰.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問題的探討[J].才智,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