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英
陜西石油普教中心涇河工業區中心學校,陜西 西安 710201
?
如何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
劉世英*
陜西石油普教中心涇河工業區中心學校,陜西 西安 710201
高效課堂一直是現代教學所追求的目標,也是一種理想狀態,隨著新課改的改革深入,如何能夠構建高效課堂更變成熱議話題。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構建高效課堂也成為更為迫切的要求。筆者根據自身的從教經驗從教學觀念、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提出相對應的策略淺談如何構建高效課堂。
初中歷史;課堂;高效;策略
歷史既是一門趣味十足、活力四射的課程,也可以是一門死氣沉沉、咬文嚼字的課程,而造成這兩者差異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課堂氛圍、課堂效果,以及教師的教學教法。一個高效的歷史課堂應該既能讓學生掌握到應該掌握的知識又能在課堂中發現樂趣并且有主動探索的精神,從而產生興趣。想要創造高效課堂,那么教師應該在這個過程中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把好課堂每一關,努力營造出高效課堂。
根據新課程標準,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應當充分發揮其地位,而教師只是引導者,傳統的教學觀念過于強調對知識的獲取,而忽略了如何獲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掌握學習方法,才是今天的教育目的。教師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也要注意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終身學習才是不斷進步的基礎。想要提高課堂效率,首先更新傳統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解決問題,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對于一些開放性教學內容可以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由接受知識到真正的發現知識,從而對歷史課這門看似枯燥無味的課程產生興趣。其次,教師還要轉變學生觀,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也是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自尊心強,較敏感,渴望表現自己,也希望能得到周圍人的肯定。教師應當主動走進學生中去,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動態,從而制定出符合實際教學情況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課堂上做到平等對待每一位同學,鼓勵每位學生的成長,對于學生提出的不同意見耐心聽取。除此之外,還要教育學生采取正確的學習觀,歷史雖然是對過去的記載,不能更改,但并不是臨考前死記硬背就能解決的事情。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大家一起解決,讓學生從被動的知識容器轉變成知識的發現者,從而促成高效課堂的構建。
初中生的認知發展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具備抽象邏輯思維以及辯證思維,對于很多事情有著自己的見解,并且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可以選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例子,方便學生快速融入課堂氛圍,緊跟節奏。教師首先需要對教材有一個細致的研究,雖然教材內容是不能更改而且是過去式的,但是現代生活中總有與教材內容相契合的連接點,從而將教學內容活化,顯得更加生動形象,擺脫枯燥教學。如現在很多學校都開設了校本課程或者是地方課程,主要是根據當地的特色文化,教師在講課時也可以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如景區、名勝古跡或者是民間傳說等,充分調動周圍能調動的一切與課文內容產生聯系,從而將那些看似遙遠的歷史拉近到學生身邊,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近在眼前,息息相關的感覺。其次,社會重大事件,或者是網絡流行信息等都可以作為上課的“引子”,如在學習臺灣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從釣魚島事件講起,既能調動學生們的熱情和積極性又能激發學習相關知識的動機,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學習抗美援朝時,可以從網絡上受追捧的朝鮮領導人表情包或者是流行語錄導入,激發學生好奇心,從而進一步講解抗美援朝事件的來龍去脈,了解我國與朝鮮的淵源。這種上課方式相比傳統的講授法或者是填鴨式教學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歷史教學,教師應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充滿趣味性的游戲。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開啟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學習歷史人物時,可以讓學生編排歷史小話劇,情景劇等將學習內容用自己的方式演繹出來,加深理解。對于一些需要記住的客觀性知識,開展歷史競賽知識,講故事等,讓學生發現隱藏在歷史中的魅力。教師豐富的文化底蘊,幽默的語言表達形式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積極刺激。歷史知識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教材,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豐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擺脫單調的知識點。與此同時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了解歷史,拓寬學生視野,讓教學過程情趣化,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隨著教學設備的不斷更新,多媒體的使用已經越來越普遍。多媒體輔助教學信息量大,而且畫面感強,容易抓住學生吸引力正是由于種種優勢,多媒體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力軍。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教師也要注意多媒體的使用,既讓學生動起來也能讓課本里面那些人物、畫面、事件動起來,從而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成為課堂的主體。比如在學習南京大屠殺時可以播放一些關于南京大屠殺的背景資料:當時的媒體報道,珍貴的影音資料、相關的影視作品等。讓學生對南京大屠殺有一個整體認知,然后再進行課文內容的講解,還原當時那段真實的歷史時事。課后可以進行知識補充,關于這件歷史時事,中日雙方對此所持的態度以及日本對韓國關于慰安婦的態度等都可以作為引申內容讓學生有所了解,讓學生明白歷史滲透在方方面面,既能在平時的生活小事中、也能在國際大事中看到它的身影。
高效歷史課堂教學的探索是一個永遠走在路上的過程。教師在這方面應該認真學習,轉變教師觀、學生觀以及學習觀,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精心設計好每堂課,讓課堂更加情趣化,貼近實際生活,教學方法靈活多變讓學生處在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為構建高效課堂不斷努力。
[1]姜煥俠.引入新理念,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才智,2016(12):173.
[2]蒙云飛.淺談如何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4(10):95.
[3]林凡.多點突破,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4(01):133-134.
[4]彭永群.如何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文學教育(中),2013(03):137.
劉世英(1974-),女,甘肅鎮原人,陜西石油普教中心涇河工業區中心學校。
G
A
1006-0049-(2017)14-01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