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平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襄陽 441000
?
淺談高職云課堂建設的相關對策
劉 平*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襄陽 441000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在高職院校中云課堂建設得到進一步的深入,全面的計算機技術加強中職院校的云課堂建設,這也日趨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建設中一個至關重要的部分。本文圍繞著云課堂的定義,云課堂的優勢以及云課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述與分析,旨在全面的加強高職的教學中云課堂建設的發展,從而有效的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成果。
高職教育;云課堂建設;優勢分析;問題與對策
在科學技術以及計算機不斷得到發展的大時代背景下,云計算的具體應用有效的推動了我國信息技術的全面使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從而更進一步的將計算機技術與相應的數據資源進行充分的結合與運用,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1]。在這種環境下,國家相應的機構與部門研發出云課堂并有效的在高職院校中得以應用,全面的彌補了傳統教學中時空以及資源的限制,實現了課堂學習的實時性,甚至實現了課堂的共享,推進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
以計算機互聯網為基準,全面的結合云計算技術并有效的與現代的信息化教學進行充分的融合,以此來實現高效課堂的方式就是云課堂。在云課堂的具體開展過程中,能夠科學的使得學生與老師進行互動,在課堂學習中能及時將所學知識進行反饋,是一個能全面滿足學生學習與老師教學需求的互聯網教學課堂。老師可以通過一定的移動平臺與客戶端,登陸之后實現跨時間、跨區域的實時教學,為學生合理的進行分組學習。學生同時也可以利用智能手機或者電腦,實現云課堂客戶端的安裝,在登陸之后能夠進入老師開設的課堂,加入到學習的過程中[2]。在云課堂的具體教學中,老師與學生可以進行互動學習,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對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課上學習互動以及學習資源的貢獻方面產生了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并且云課堂還能有效的實現課外學習。
一般情況下,云課堂的展開是利用智能手機以及電腦實現教學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結合了翻轉課堂以及微課堂的教學方式,使用計算機客戶端進行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云課堂的教學平臺向學生分享各種學習資源與資料,在課上老師還可以通過使用小組討論以及調查問卷等多種方式,實現學生之間以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課程內容討論。
(一)能夠有效的整合教學資源
云課堂的教學平臺就好比是國家的一個資料信息庫,老師通過各種途徑將學生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整合,全面的保證學科知識的完整性及科學性,再將整合過后的知識及時的上傳于教學平臺中,并及時的對知識內容進行不斷的完善與更新,從而為學生的具體學習提供便利[3]。學生在云課堂中學習課程知識時,通過平臺的登陸加入學習的行列,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夠進行永久性的學習,能及時的得到課程學習內容的最新資源,使得學生實現終身學習。
(二)能夠增強課堂學習的互動
在高職教學的云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實現討論學習的目的,讓不同組別的學生對產生的不同問題進行探討解決。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在課堂中合理的設置問題,在課程結束之后布置一些任務,對問題回答比較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并且及時的與學生在課堂中討論課程學習中出現的具體問題,一方面能夠有效增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另一方面能夠較好的提升高職教育的課堂質量。
(三)能夠推進開發移動互聯網教材
通常在教學中使用的移動互聯網的教材是使用數字排版技術進行的,在教材內容中通過插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與視頻,全面的為學生提供情境學習、視聽學習以及自我評價的功能,并且還能有效的為學生提供標注、筆記等相關的學習功能[4]。以及及時有效的提供一些特定的云端服務功能,比如為學生提供一些筆記分享、社交學習以及云端的資源共享等。
(一)云課堂在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一些特定信息的安全環境的實際影響,云課堂在開展過程中要極大的對移動學習系統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與創新,不僅能夠有效的實現移動的在線學習,還能使得學習的信息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除此之外,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環境中,云課堂的開展需要在大數據的運行中進行,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不同學習數據,而這些數據有效的組成了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學習資源,能夠對學生的實際學習產生促進作用。
(二)云課堂開展過程中問題的解決措施
在高職院校中應用云課堂時要及時的融合新的教學模式,全面的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進行明確,并且重視學習中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強調學生加強對學習環境的設計過程,全面有效的利用各種不同的學習資源實現教學目的。老師對云課堂具體的運行規律以及特點特征進行充分的了解與把握,才能發揮云課堂的教學工作。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較,云課堂在高職院校中的有效展開,充分的集中了不同的教學資源,才能積極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及時的建立健全相應的鼓勵機制,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況科學的進行教學評價,并給予一定的鼓勵與表揚[5]。
總而言之,在這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環境下,有效的為高職院校的教學進程提供了強有利的保障,在高職教育中開展了云課堂的教學方式,進一步的提高了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本文主要論述了云課堂的定義,云課堂的優勢以及云課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全面加強高職教學中云課堂建設的發展,從而有效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成果。
[1]劉美娟.云課堂環境下APT教學模型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付宇航,趙曉藝,安璇璇,劉夢婷.云課堂環境下本科教學現狀分析——以華中師范大學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5,05:32-33.
[3]張維,李姣姣,舒江波,張昭理.云課堂教育大數據交互式可視化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12:1-4.
[4]劉冬梅,趙呈領,周玲.“云課堂”教育應用的案例分析與發展對策——以華中師范大學為例[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3:5-7.
[5]汪萬寬,譚雪梅.探索云課堂的教學設計——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數字化教學設計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5:73-75.
劉平(1974-),男,湖北天門人,碩士,襄陽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化工與環境資源。
G
A
1006-0049-(2017)14-01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