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麗 劉文俊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江西 南昌 330100
?
高校外語教學方法改革的建議措施探析
羅小麗*劉文俊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江西 南昌 330100
隨著經濟的全球一體化,國際進出口貿易也不斷發展,社會更加需要外語人才。但是,作為人才培養搖籃的高校群體,我國高校外語教學普遍存在“啞巴外語”的現象。所以,高校外語教學方法勢必要進行改革。本文主要闡述高校外語教學的現狀及其必要性,并根據當前的現狀對外語教學方法的改革提出建議,促進高校國際化外語人才的培養。
高校外語;教學方法;改革建議;措施
(一)教學方式死板單一,沒有新意
在中國傳統的教育思想的引領下,現在許多高校課堂仍是以教師為課堂的中心,教學方式單一枯燥,特別是外語這門課程,需要師生互動交流,才能促進課堂效率。教師一味的灌輸給學生知識,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只會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特別是高校上課一般都以大課為主,上課人數有時多達150人,教師不能很好地照顧到每個同學的聽課程度,只能依靠PPT等多媒體教學,常常出現教師講教師的,學生玩學生的,聽課效率低下。并且教師對外語教學的理念理解有所偏差,只是把外語當成普通的知識講解,違反了學習第二種語言的規律,造成浪費時間卻事倍功半。
(二)外語教學不注重綜合應用
在高校外語教學的大綱上非常清楚的注明了,高校外語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功能,使學生具有一定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還具備聽、說、譯的能力。而部分高校只是單一的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四級、六級考試中,聽力往往是大部分學生的弱點。高校外語也變成了“外語”,學生的口語沒有得到很好地訓練,在以后的工作中運用的也越來越少,導致學生不敢張口說外語,或者只說“中式外語”。對于一些專業外語的學生情況略好,但是,非外語專業的學生,只是應付四、六級,大量的刷題,考完就忘,對今后的學習工作起不到任何積極意義。
(一)加強外語教學的改革,培養優秀的外語人才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迅猛,國際化戰略也逐步向前,越來越多的國家愿意同我們合作,所以,社會急需國家化外語人才。外語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所以,就需要高校畢業生具備一定的外語表達和書寫的能力。
(二)高校外語改革也是高校自身的改革需求。當今社會需要具有表達能力的外語人才,而不是“啞巴外語”,單純的提高閱讀做題能力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如果再不對傳統的外語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那么高校的學生將面臨淘汰的危險,而高校也不得不面臨著這種危險帶來的影響生源的嚴重后果。
(一)改變高校對外語教學理念的誤解
教育的改革首先應該是體制的改革,改變了高校對外語教學的方式,增加外語教學學時,提升外語教學在其他學院的地位。實行小班上課的管理模式,并進行分班考試,畢竟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課堂上就沒有相對的教學標準,導致部分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所以,進行分班考試,分為A、B、C班,不同的班級教學速度有所不同,教學內容視實際情況教學大綱定。加強與留學生學院的互動,增加學生接觸國際友人的機會,鍛煉其口語能力,并加入外教課程,使學生感受純正的外語表達方法。
(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改變教學模式
教育改革的另一方面是教師隊伍的改革,改變教師教學模式,摒棄填鴨式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增加課堂與學生的交流能力。增加課堂小游戲環節,節選國外名著,進行角色扮演,鍛煉學生敢于張口說英語,提高口語能力,活躍課堂氣氛。教師不應僅局限于課本教學,也應該鼓勵學生多讀國外名著,鍛煉其英語寫作的能力,全面的培養復合型英語人才。同時高校應多組織學習交流活動,提高教師自身的外語水平;高校時常組織教師去觀摩其他學校的教學方式,取長補短;或者組織教師出國學習深造,更新教師的知識儲備,加強高校的師資力量才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三)提高學生的素質修養,改變外語的地位
教育的改革同樣也是對學生的改革,學生是教育的主要部分,教育改革的目標就是培養符合21世紀社會需要的人才。當今社會需要的外語人才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扎實的理論知識,廣泛的知識體系,相應的專業素養,較高的能力和素質。在相對優秀的高校里,學生的基本功相差不大,所以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面對問題的能力。社會固然需要知識水平較高的人才,但是不需要心理存在問題的“人才”。真正的人才是在順風時不焦躁,在逆境時不氣餒,敢于面對學習和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困難。同時,學校應加強學生的心理建設,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特別是寢室之間,學會搞好人際關系,愉快的進行校園生活。高校應致力于為社會培養專業過硬,心理素質過硬的復合人才。而對于學生本身也應該拒絕做溫室的花朵,敢于面對風雨的,才是走到最后的。
(四)改變教學內容,與時俱進
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的潮流選取適合的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利用多媒體教學,播放當下流行美劇,使學生感受英語環境。舉辦模擬聯合國活動,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更新教學內容,從學生感興趣的角度出發,使英語教學不再無聊。與此同時,減少外語基礎課的學時,將學生高中和大學外語知識進行連接。目前,隨著外語教學越來越受重視,許多地區從初高中開始就緊抓外語知識的學習,所以許多學生在高中時就已經接觸了大學教學大綱的外語知識。如果不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會造成這些學生對課程厭倦。因此,調整大學外語教學的內容和課時,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率,除此之外,應該增設應用外語課程,例如,工業英語、貿易英語、英語寫作、外語電影解析等豐富外語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選擇。
高校外語改革的道路困難重重,高校改革必須全面發力,不做面子工程,從高校教育體制、教師教學模式、學生素質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和提高,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外語人才。
[1]于洪斌.基于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大學外語教學模式的探索[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0(1).
[2]鄒心勝.大學外語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13.
羅小麗(1985-),女,江西南昌人,本科,江西應用科技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日語。
H
A
1006-0049-(2017)14-02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