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奪
(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學研究院130033)
●施肥技術●
茄子配方施肥技術
楊文奪
(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學研究院130033)
茄子生育周期較長,需肥量大,因此,基肥應盡量多施、深施。在苗期,如果地溫偏低或者土壤肥力差,可采取根外追肥的方法,改善幼苗的營養(yǎng)狀況。
土壤濕度過大、土壤溶液濃度過高時,茄子容易出現(xiàn)缺鈣癥狀,葉脈附近特別是主脈周圍失綠變黃。茄子也易出現(xiàn)缺鎂癥狀,缺鎂會妨礙葉綠素的形成,葉脈周圍尤其是主脈周圍變黃。鎂在土壤中易被雨水淋失而缺失。另外,大量施用鉀肥,也會出現(xiàn)缺鎂癥狀。
茄子是喜肥作物,土壤狀況和施肥水平對茄子的坐果率影響較大。在營養(yǎng)條件好時,落花少,營養(yǎng)不良會使短柱花增加,花器發(fā)育不良,不易坐果。此外,營養(yǎng)狀況還影響開花的位置,營養(yǎng)充足時,開花部位的枝條可展開4~5片葉;營養(yǎng)不良時,展開的葉片很少,落花增多。茄子比較耐肥,增施氮肥可獲得明顯的增產(chǎn)效果,且很少發(fā)生徒長;能耐較高濃度土壤溶液,一般不會發(fā)生肥料的濃度障礙。氮、磷、鉀同時施用比單一施磷、氮肥能分化出更多的花芽。茄子對氮、磷、鉀的吸收量,隨著生育期的延長而增加。苗期氮、磷、鉀三要素的吸收量僅為吸收總量的0.35%、0.07%、0.09%。開花初期吸收量逐漸增加,從盛果期至末果期養(yǎng)分的吸收量占全期的90%以上,其中盛果期占2/3左右。各生育期對養(yǎng)分的要求不同,生育初期的肥料主要是促進植株的營養(yǎng)生長,隨著生育期的進展,養(yǎng)分向花和果實的輸送量增加。在盛花期,氮和鉀的吸收量顯著增加,這個時期如果氮素不足,花發(fā)育不良,短柱花增多,產(chǎn)量降低。
育苗肥:茄子苗期對營養(yǎng)土質量的要求較高,只有在高質量的營養(yǎng)土上才能培養(yǎng)出節(jié)間短、莖粗壯和根系發(fā)達的壯苗。一般要求在11平方米的育苗床上,施入腐熟過篩有機肥200千克,地磷酸鈣5千克,硫酸鉀1.5千克,將床土與有機肥和化肥混勻。如果用營養(yǎng)土育苗,可在菜園土中等量地加入由4/5腐熟馬糞與1/5腐熟人糞混合而成的有機肥。如果遇到低溫或土壤供肥不足,可噴施0.3%~0.5%的尿素水溶液。
基肥:消毒的保護地按每畝5~6噸腐熟的有機肥,加30千克的過磷酸鈣,均勻地撒在土壤表面,并結合翻地均勻地耙入耕層土壤。
追肥:當“門茄”達到“瞪眼期”(花受精后子房膨大露出花萼時),果實開始迅速生長,此時進行第1次追肥,每畝施純氮4~5千克(尿素10千克左右,或硫酸銨20~25千克)。當“對茄”果實膨大時進行第2次追肥;“四面斗”開始發(fā)育時,是茄子需肥的高峰,進行第3次追肥。前3次的追肥量相同,以后的追肥量可減半,也可不施鉀肥。
根據(jù)需要,還可進行葉面施肥,可將微肥稀釋后對茄子葉面進行噴施,噴施過程中注意濃度要適宜。如0.05%~0.25%硼酸或硼砂溶液;0.02%~0.05%鉬酸銨溶液,0.05%~0.2%硫酸鋅溶液;0.01%~0.02%硫酸銅溶液;0.2%~0.5%硫酸亞鐵溶液。噴施微肥的時期一般以開花前噴施為宜,應根據(jù)生育期的長短,噴施2~4次。為減少微肥在噴施過程中的損失,利于葉片吸收,應選擇陰天或晴天的下午到傍晚時噴施,這樣可延長肥料溶液在葉片上的滯留時間,有利于提高噴施效果。微肥之間混合噴施,或與其它肥料和農(nóng)藥混噴,可節(jié)省工序,起到“一噴多效”的作用。但混用時要注意弄清肥性和藥性。各種微肥均不可與草木灰、石灰等堿性肥料混合,鋅肥不可與過磷酸鈣混噴,銅肥不可以與磷酸二氫鉀溶液混噴。在與農(nóng)藥混合噴施時,要考慮肥效、藥效的雙重效果。一般說,各種微肥都不可與堿性農(nóng)藥混噴。配制混合噴施溶液時,一般都是先把一種微肥配制成水溶液,再把其它藥按用量直接加入配制好的微肥溶液中進行溶解。
10.16627/j.cnki.cn22-1215/s.2017.09.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