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瑞
黃淮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
基于中華美學精神開展藝術美學教學分析*
張 瑞**
黃淮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隨著北京文藝座談會的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中華美學精神”這一充分新意的命題,在全球化經濟發展趨勢中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另一方面藝術美學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具有完整的知識體系和價值體系,能夠觸及生命藝術的最根本的地方。因而基于中華美學精神展開藝術美學教學具有時代性、創新性特點。本文主要從中華美學的精神內涵入手,探究如何在中華美學精神中展開當代藝術美學教學活動。旨在推動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播和進一步發展。
中華美學精神;內涵;藝術美學;教學
中華美學精神的本質在于追求真、善、美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同時要求這三者能夠起到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成為中華美學核心價值。而在藝術美學教學活動中,要求能夠實現展開對中華美學精神的本質內涵教學,利用中華美學精神中藝術美學的發展脈絡,從中華審美中推動藝術美學教學活動,體現中國藝術的長久性和美學性。
(一)中華美學精神的內涵
中華美學精神是指中華民族在傳統優秀文化中實現對外來美學文化的再創造,所以中華美學精神可以理解為獨立、自由的和諧精神,也是一種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衍生出來的具有顯著民族精神和民族靈魂的精神本質。與此同時,中華美學精神的內涵在于其同西方美學精神相比,中華美學精神更加強調天人合一、和諧包容等理念思想。即擁有達則兼濟天下,窮者獨善其身的精神思想。綜合以上,關于中華美學精神的本質內涵的探索,中華美學精神的深刻和廣泛都能夠指導藝術美學教學活動的發展。
(二)藝術美學的內涵
藝術美學是哲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美學價值思想是構建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基礎之上的,其內涵特點在于它強調美和藝術的絕對性。認為在藝術的領域內,我們可以實現美和追求美,當前我國的藝術美學在學校教育中主要以美術、音樂、哲學等形式進行教育培訓,美術是其中最為直接的表現形式。
(一)基于中華美學精神展開藝術美學價值教學
中華美學精神所具有的包容、和諧的審美價值指導藝術美學教學活動實現同多種美學價值相適應的發展趨勢。第一,藝術美學教學以真善美為價值導向。在展開文學藝術的教學活動中,以美術作品這一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如高中美術教學為代表,第一課時的內容為“培養審美的眼睛”,教師在這一課時的教學活動中就要求學生能夠擁有真善美的價值導向,看到事物真實、美好、善良的一面,在繪畫中體現出這些審美特征。第二,藝術美學教學活動要求強調以中國美學精神為主要的審美價值。藝術美學教學活動的主旨在于實現中國美學精神。如高中美術教學活動,同樣以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教學活動的主旨,如第三課時“華夏意匠——建筑藝術”教學活動中,教師都會通過宣傳中國建筑內涵——空靈,即中國建筑美學的獨特精神內涵。因而學生在展開建筑藝術的學習中,以對稱性、和諧性等精神內涵作為表現的方式。第三,藝術美學教學活動強調中國哲學價值觀。中國哲學是一種生命哲學,強調天人合一,運用生命來概括天地萬物的本性,以詩意的目光看待藝術美學發展。比如,中國的山水畫中會通過深山、瀑布、古木等自然意象來表達創作者追求自然,不愿同塵世同流合污的心情。而在當前的藝術美學教學活動中,往往通過傳統畫作的藝術賞析,來表現出藝術美學中的天人合一的審美價值觀點。因而可以說,基于中華美學精神展開的藝術美學教學活動,實現了藝術美學教學活動的審美價值的完善和發展。
(二)基于中華美學精神展開藝術美學教學方式的創新
近幾年來,隨著教學活動的改革發展,教學方式實現了創新化發展。對于藝術美學的教學同樣如此,在中華美學基礎上的藝術美學教學方式更是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第一,基于中華美學精神藝術美學教學活動實現了現代和傳統相融合的發展,主要體現在,當前的藝術教學內容的創新,即利用中華傳統美學作為教學的對象和教學的內容,豐富了教學方法。如,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利用中國傳統藝術作品作為臨摹和創新的內容;第二,基于中華美學精神藝術美學教學活動實現了教學方法的創新,西方的傳統美學教學活動主要是進行西方美學價值學習,學習西方藝術技巧,但是在基于中華美學精神展開的藝術美學教學活動,往往會實現傳統藝術作品同西方藝術作品的有機融合,從美學價值到創作內容、創作技巧等多方面實現再創造。如,當前高中藝術創作中,利用國畫和油畫的創作方式實現了高中美術創作中色彩的多樣化發展。總之,中華美學精神中展開的藝術美學教學實現了價值觀、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多方面的創新,對于我國的藝術美學教學活動具有更加明顯的意義。
綜上所述,中華美學中真、善、美的精神內涵對于開展藝術美學教學活動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和輔助作用。當前藝術美學不僅僅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到其中的藝術審美價值,還要求能夠具有真善美的核心精神內涵。而利用中華美學精神展開的藝術美學教學使學生養成傳統的審美價值,能夠對以生命為本體的最高真實的精神執行貫徹的更為具體。當前,基于中華美學精神中的藝術美學教學活動實現了審美價值、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多個方面的創新發展。
[1]吳衍發.論中華美學精神在藝術美學教學中的滲透[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4:34-39.
[2]仲呈祥.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J].藝術百家,2014,06:1-2+7.
[3]張晶.試論中華美學精神的基本特質[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3:3-10.
[4]彭立勛.中華美學精神與傳統美學的創造性轉化[J].藝術百家,2015,03:19-23+170.
* 河南省教育廳2016年度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項目“河南省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16-JSJYLX-067)階段性成果。
J
A
1006-0049-(2017)09-0053-01
** 作者簡介:張瑞,女,漢族,河南駐馬店人,碩士,黃淮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