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秀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
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調研分析*
——以臺職院經貿學院為例
潘秀秀**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是大學生職業素養提升的重要載體,也是高校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對臺職院經貿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的調研,分析和思考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為了更有針對性的圍繞專業文化探討高職校園文化的特色性建設,本文通過調研臺州職業技術學院二級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提出校園文化建設途徑的相關對策。此次調研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在廣泛收集相關意見的基礎上,采取抽樣調查的方式,針對經貿學院在校師生、畢業生進行調研。下發調查問卷400份,收回312份有效卷,其中團學干部(包括班委)104份,普通同學208份。
本次調研報告從校園文化主干活動的項目內容、學生參與情況、專業教師參與校園文化活動情況、校園文化活動融合專業行業文化情況、工作激勵機制等五個方面,分析和思考臺職院經貿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
(一)專業文化系列活動——商文化系列活動
面向群體:二級學院學生
具體活動內容包括:營銷大賽、模擬廣交會、商文化研討會、商旅杯辯論賽等。
活動目的:商文化活動,旨在培養廣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團隊合作、創新意識,提高組織策劃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自我管理能力和可遷移能力,真正實現服務學生需求、服務教學需要、服務社會需要,從而豐富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
(二)社會志愿服務系列紅色系列活動
面向群體:入黨積極分子、黨員、廣大青年志愿者
具體活動內容包括:紅色公益服務活動:農民工小學、福利院等志愿服務基地志愿活動、暑期三下鄉活動等。
活動目的:以黨建促團建,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和優秀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同時有利于增強學生服務意識、提升學生服務能力,增強學生的政治修養,為黨總支、團總支隊伍的建設儲備一批優秀的思想上進的學生力量。
在問卷調查中,針對不同的對象,圍繞“印象比較深刻的活動”、“更感興趣的活動”和“對自身職業素養的提高幫助”展開。
一問:“學校、二級學院組織開展的哪些校園文化活動是您印象比較深刻的?”普通同學和學生干部一致印象深刻的前五項為:十佳歌手、模擬廣交會和商場實戰、迎新晚會、英語情景劇、辯論賽。
分析:在眾多校園文化活動中,經貿學院學生普遍最喜歡的是娛樂型較強的個人比賽活動。同時,學生關注度普遍較高的是商文化系列活動中參與面最廣的兩項活動。這說明了二級學院在專業文化建設方面比較重視。
二問:您對哪些活動更感興趣?(多選題)分別為A文藝類(如迎新晚會)、B專業技術類(如模擬廣交會、營銷大賽)、C行業文化類(如與專業相關的講座)、D社會實踐類(如支教志愿服務、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
針對以上的選擇,普通同學和學生干部對活動的興趣呈現有所不同。普通同學中,76.9%選A,23.1%選B,34.6%選D;學生干部:80.7%選A,61.5%%選B,53.8%選D。
分析:學生干部對專業技術類活動感興趣遠遠大于普通同學。所以加強前期宣傳和倡導是很重要的。設置問卷這兩題的出發點是探討這樣一個問題:即經貿學院開展的校園文化活動是否是既符合學生的興趣點,又對學生專業學習有幫助。結果還是比較一致的。
三問:您覺得參加校園文化活動對自身素質的提高有多大幫助?分別為A幫助大,有助于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B幫助一般,有利于人際交往;C純粹消遣時間;D沒有幫助。
在調查中,普通同學中,44.2%選B,30.7%選A,11.5%選C;學生干部中,69.2%選B,21.1%選A,25.0%選C。可見,學生干部對校園文化活動對自身素質提高的認可度要大于普通學生。分析其原因,是因為學生干部大多具體負責和參與,自身職業素養成長機會比較多。
總體來講,在商文化系列活動中,專業教師的參與面是最廣的,主要集中在歷屆的模擬廣交會和營銷大賽的活動中。前期的培訓由專業教師分兩講來培訓,全體專業教師、企業實踐專家兼職教師、優秀校友等前來擔當評委。在社會志愿服務系列紅色系列活動方面,黨員教師帶領學生參加各類志愿服務、微公益活動的反響是比較好的,一定程度上使得活動的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融合專業文化、行業文化方面,側重于專業技能的商文化活動可以說是我們所推崇的。該專業文化活動以學生職業素養提升作為目標定位,本著圍繞如何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的高素質技能型經貿人才開展的。就如其中的模擬廣交會和商場實戰為較多專業教師認可,符合本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需要。
(一)組織開展工作成體系,但仍需要不斷與時俱進。因為兩大系列活動分工明確,組織部門能按部就班,有序的開展前期的策劃,宣傳發動,和后期的組織協調跟進、總結匯報。當然每年活動主題是不同的,活動的形式和載體在不斷創新和突破,但唯一不變的是活動中主要學生干部非常清楚下階段的工作任務,因此目標導向活動開展有利于推動團隊的工作成效。
(二)激勵機制的不斷跟進,但有待于關注激勵主體的廣泛性。對學生干部個人而言,可以給予享有同等條件下的優先權。對于班集體而言,對于活動參與度高,組織宣傳成效顯著的班級,在每年的優秀班級體等推薦中給予優先推薦權。
(三)全員社團化建設卓有成效。校團委大力推進全校學生校園社團化管理,推動每一位學生積極參加校園社團活動。社團成員活動采用活動積分認定,納入必修學分。社團活動內容廣泛,涵蓋了思想政治、文體、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創新創業、技能培訓六個方面內容,豐富和活躍了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 浙江省高職院校黨建研究會2016年課題“以大學生職業素養提升為導向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6B24);浙江省教科規劃課題“基于大學生職業素養提升視閾下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路徑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7SCG162)。
G
A
1006-0049-(2017)09-0058-01
** 作者簡介:潘秀秀(1983-),女,浙江臺州人,臺州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