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敏 許艷華 劉冬曄
1.宣化科技職業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100;2.河北經貿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
美術教育服務于我省張家口貧困地區青少年心理救助途徑探析*
馮曉敏1**許艷華1**劉冬曄2*
1.宣化科技職業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100;2.河北經貿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青少年的發展與成長是一個國家、民族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所在。長期以來,我國無論是小到家庭、學校,大到社會、政府都十分注重青少年的教育,這對于確保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是十分關鍵的。然而,因種種原因,我國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存在不均衡現象,這些不均衡使得很多貧困地區政府對教育事業的投入不足,教育事業發展水平存在短板,與此同時,這些不均衡使得大量的貧困地區的青壯年勞動力流出,大量的“留守青少年”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長期以來關注的熱點。張家口處于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本文意在通過探索美術教育服務于我省張家口貧困地區青少年心理救助的有效路徑,促進貧困地區青少年健康的成長成才。
美術教育;張家口;貧困地區;青少年;心理救助
張家口處于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滯后。一方面,這就使得當地政府對于教育事業的投入相對薄弱,教育事業發展水平一般;另一方面,張家口處于京津冀區域,周邊城市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區域內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向這些相對發達富裕地區情況較為嚴重,這就使得張家口貧困地區內青少年家庭教育更為薄弱,甚至缺失。青少年時期正處于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形成健全人格,養成興趣,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關鍵時期,必要的心理教育與心理援助是不可或缺的。因種種原因,張家口貧困地區內青少年的教育與成長環境存在很多天然短板,這些天然短板對于該區域內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如何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創造條件,改變這一現狀,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歷史使命。
美術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講,是一種興趣、一種技能,讓青少年對事物充滿好奇,抱有希望,又能掌握一技之長。同時,美術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講,也是一種途徑、一種方式,貧困地區青少年美術教育相關從業人員通過美術走近青少年,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關切,幫助他們宣泄情緒,表達情感,塑造健全人格,進而促進他們健康的成長成才。可以說,美術教育在貧困地區青少年的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美術教育對于貧困地區青少年既是一門藝術教育課,也是一種心理救助的途徑和方式。既然美術教育能夠對于貧困地區青少年起到上述兩個方面的作用,那么我們如何在現有條件基礎之上,創造條件將這樣的想法與理念付諸于實際行動當中,讓這樣的想法與理念落地。
(一)張家口市各級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門加大相關政策支持力度
張家口市各級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門應在美術教師編制設置、優質美術教師引進、美術教師師資力量培養、骨干美術教師培訓、特崗教師計劃等給予相關政策傾斜和資金扶持。唯有如此,張家口貧困地區青少年美術教育工作才能夠有組織保障和必要的物質前提。唯有如此,才能夠確保美術教育工作成為張家口貧困地區青少年心理救助的現實路徑。
(二)學校和美術教師要將心理救助融入到美術教育當中
確保美術教育工作成為張家口貧困地區青少年心理救助的現實路徑,學校與教師應該具體落實哪些工作呢?首先,學校應該在努力提高美術教師專業業務能力的同時,加強美術教師在青少年心理救助方面相關理論與能力的訓練。其次,加強美術教師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教育,提高美術教師師德水平,讓美術教師主動將美術教育與青少年的心理救助有機結合。最后,引導美術教師深入到張家口貧困地區的青少年孩子當中,走進他們的生活和家庭,成為他們的朋友,傾聽他們的心聲和關切,讓美術教師有能力、有意愿、有愛心去幫助張家口貧困地區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當然,這既需要學校的引導,同時,還需要張家口市各級政府與教育主管部門相關政策措施的強有力的保障。美術教師要設身處地的幫助學生發現美術興趣、發展美術興趣、培養美術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善于表達、學會交流、懂得關愛、宣泄情緒,并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美術教師在開展美術教育的同時,要及時敏銳的發現和掌握學生身心發展動態,及時給予有必要的心理援助,幫助貧困地區青少年走出心理困境,盡可能的彌補不同程度的家庭教育的缺失。
(三)家長要發現、引導、鼓勵青少年的美術興趣
前面已經提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成才,學校教育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張家口貧困地區青少年的家長要盡可能的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另一方面,張家口貧困地區青少年的家長要全力配合好美術教師對于孩子的心理救助工作。要積極主動的認知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存在的困惑,對孩子的心理訴求和心理問題不能漠不關心,更不能受傳統思想束縛捂著掖著。要及時的與美術教師溝通聯系,做好美術教師對于青少年心理救助的相關保障和配合。
(四)動員相關社會力量參與青少年心理救助
青少年的成長需要一個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更需要各種社會力量的關心和關愛,相較之于物質,青少年更希望生活在一個溫馨、和諧、有愛的“童話世界”里。張家口市各級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門應引導各種公益性的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到張家口貧困地區青少年心理救助這一崇高的社會活動當中,尤其是那些和美術相關、具備美術專長的機構和個人。
[1]王名.走向公民社會——我國社會組織發展的歷史及趨勢[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3).
[2]文軍.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的角色困境及其出路[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2(1).
* 美術教育服務于我省貧困地區青少年心理救助模式研究(課題號HB16-YB026)。
J
A
1006-0049-(2017)09-0063-01
** 作者簡介:馮曉敏(1982-),女,河北懷安人,碩士,宣化科技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美術教育、動漫設計;許艷華(1976-),女,河北萬全人,本科,宣化科技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美術教育;劉冬曄(1981-),女,河北石家莊人,碩士,河北經貿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