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露
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
運用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指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宋雨露*
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推動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作為被實踐檢驗過的一整套方法理論體系,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起著指導和制約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為指導,具體運用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社會系統研究方法、社會矛盾研究方法、社會主體研究方法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指導
在當今中國社會,大到國家意識形態領域指導思想的確立運行、小到個人對社會科學的研究,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作為最基本的方法,正確把握好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指導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指導作用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貫穿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各個領域,本質上屬于哲學范疇。思想政治教育學又是一門典型的人文社會學科,所以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就是一種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1]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指導作用,還必須把握好以下兩點:
1.不能將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當作是“萬能的教條”
恩格斯說:“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雖然可以指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但我們并不能把它當作教條,在研究過程中將其生搬硬套。
2.同時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原則
在確保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指導地位的同時,我們也必須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原則。因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實驗工具和科學依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為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豐富與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制約作用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不僅在整體上指導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還制約、支配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過程的各個階段和各個環節。
1.制約著研究對象、主體和內容的角度
遵循的方法論不同,研究者分析研究對象的角度和價值判斷標準也就不同。所以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關注的焦點與研究的范疇也是不同的。
2.制約著研究方法、手段和工具的運用
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在一定程度上還制約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工具的選擇和運用。比較研究、分析綜合、歸納演繹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3.制約著研究目的、態度和意義的選擇
馬克思主義方法論還制約著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途徑、研究步驟、研究態度、研究目的與意義等因素。不同的研究者,采用的社會科學方法論不同,那么研究態度、步驟等很有可能大相徑庭。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是科學的方法論,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社會系統研究方法、社會矛盾研究方法、社會主體研究方法等。[2]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激勵人們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過程中,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指導作用,對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一)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
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是檢驗認識的唯一標準,物質決定意識。社會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所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對象一定要結合具體情況,因時因地做靈活變通。我們的研究依據不能僅僅只是書本和文獻,更應該親身實地考察調研,實實在在地掌握好第一手資料。目前我們大多采用課堂理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老師教得累,學生也聽得辛苦,結果最后收效甚微。所以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寓于實踐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例如參觀訪問、學習英雄模范人物、社會調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等。
(二)社會系統研究方法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由各個要素與過程相互聯系而形成。我們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過程中,不僅要把握好整體,還要注意整體內部的各個要素之間的聯系,不能把它們割裂開來。例如我們要分析微觀環境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就必須整合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區環境、同輩群體環境等要素,來進行系統地分析。[3]它們分別有什么影響,它們彼此之間又有什么聯系,只有這樣綜合起來,最后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而不能簡單的掌握一個環境要素的影響,就把它看作是整個微觀環境的影響。
(三)社會矛盾研究方法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具有兩面性,矛盾雙方不僅相互斗爭,而且相互統一。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一分為二的看問題,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森林,更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給某種事物定性、貼上標簽。雖然目前我們的社會中存在著種種不良因素,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但是依然要看到主流是好的,還是應該對我們國家的發展充滿信心,對思想政治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對待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更是如此,雖然他身上有很多缺點,但是我們依然要善于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然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高他的思想道德素質。
(四)社會主體研究方法
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所以無論設置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還是制定培養方案,都是切實考慮到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現狀及發展要求。不能僅憑自己的估計,制定出高于或低于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發展能力的目標,這樣對于他們的身心發展是很不利的,可能永遠也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我們要始終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角度,研究他們的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特殊矛盾,借助符合他們要求的載體,運用可行性強的教育藝術,來切切實實地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
[1]王廣科.學習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意義[J].商界論壇,2012.
[2]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編寫組.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宋雨露(1992-),女,山西長治人,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
G
A
1006-0049-(2017)09-01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