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物角度對比分析《雷雨》與《俄狄浦斯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楊天姣
海南師范大學,海南 海口 571158
?
無法逃避的命運之魔
——從人物角度對比分析《雷雨》與《俄狄浦斯王》
楊天姣*
海南師范大學,海南 海口 571158
作為“命運悲劇”的典范,中國現代戲劇的成熟之作曹禺的《雷雨》與古希臘悲劇經典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劇中人物的命運遭際也有極大的關聯性。本文將從人物形象入手,對比分析《雷雨》和《俄狄浦斯王》。
《雷雨》;《俄狄浦斯王》;人物形象;對比分析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而作為中國現代悲劇經典,《雷雨》就受到《俄狄浦斯王》的影響,仔細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兩部戲劇中的人物存在著極大的關聯性。曹禺將《俄狄浦斯王》中趨于類型化的人物形象經過一定變形后運用到《雷雨》中,并且在此基礎上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內涵,使自己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更加豐富。本文試圖從人物形象的角度來對比分析兩部悲劇。
(一)反抗命運——俄狄浦斯、魯侍萍的出走與回歸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典型的“命運悲劇”,悲劇主人公俄狄浦斯的一生都在和命運做斗爭。為了避免神諭弒父娶母的悲劇命運,俄狄浦斯剛出生即被扔到野外,成年的俄狄浦斯又放棄王位,離家出走。而在《雷雨》中幾乎所有的人物都在命運的大浪中掙扎,魯侍萍為了逃避這不幸的命運而遠離周家三十年。
在這兩部戲劇中,俄狄浦斯和魯侍萍都是通過“逃離”的形式,也即所謂的“出走”的方式來反抗命運。俄狄浦斯一出生就被送出忒拜城,這是他以被動出走的方式反抗“弒父娶母”的神諭;魯侍萍則是在與周家少爺發生關系并生下兩子后趕出周公館,自殺未遂的情況下選擇遠走他鄉,她以這種出走的方式來回避命運的安排。可以說,不論是俄狄浦斯還是魯侍萍,他們都有反抗命運的意識,然而命運這種東西豈是渺小的人類所能回避的?盡管所謂的命運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它的蠻橫,它的強大卻總在冥冥之中操縱著人類。絕望的魯媽稱其為“不公平的命”:正是因為這命,俄狄浦斯離別故土多年,竟然又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忒拜,他還是和最害怕的厄運不期而遇了,殺死生父——當上國王——娶了生母;正是因為這命,魯媽“逃”了一大圈,“躲”了三十年,卻還是無可避免地和周家人糾纏在一起。她最擔憂女兒四鳳重蹈覆轍,可誰曾想,她的兩個親身孩子不但有了感情,甚至四鳳還有了身孕,這好像有一只無形的手硬生生地把他們拉到命運的迷宮中,這些可憐的人誰都別想逃走。我們看到,不管是俄狄浦斯還是魯侍萍,他們出走反抗命運的結果竟然是無意識地又回歸到命運的圈套中,這就不得不說是一場悲劇。
(二)“戀母情節”——俄狄浦斯、周萍的亂倫關系
俄狄浦斯“弒父娶母”,周萍和后母繁漪亂倫,這就使得兩個角色之間的相似性極其明顯。
俄狄浦斯出生三天即被遺棄,其并不知道親生父母是誰,而周萍從小被寄養鄉下,也并不能見到父母,這兩個人物無疑都是缺少父母關懷尤其是缺少母性關懷的,正是基于此,他們日后發生的亂倫關系也就不足為怪。稍有不同的是,俄狄浦斯是在毫不自知的情況下犯下“弒父娶母”這一罪行的,他的身上更多被命運操控的色彩;但周萍不同,他很清楚蘩漪是自己父親的妻子,是自己的后母,卻在極度缺乏母性關懷的境況下與蘩漪發生關系,他對這一亂倫關系的發生是自知自覺的,因而,他的這種行為多少帶著一點反抗的色彩。
但是最終,面對無情的命運,周萍和俄狄浦斯一樣盡力逃避,但命運就是一張散開的網,誰能成為漏網之魚?你越是要逃,它就越是給你設下更大的圈套,周萍因害怕承擔亂倫的罪名而有意避開繁漪,卻怎么能想到與四鳳的感情是更大的亂倫。周萍與俄狄浦斯在不自知中犯錯,在無意識中做出理智所不允許的事情,在自我掙扎中觸到了倫理的暗礁。
(三)身份錯位——伊俄卡斯忒、蘩漪的母性缺失
在兩部戲劇中有兩個母親——伊俄卡斯忒和蘩漪——的角色比較特殊,她們雖為母親,卻因亂倫關系的發生導致自己母性的缺失。故事發展到最后,伊俄卡斯忒“為丈夫生丈夫,為兒子生兒子”,走上一條既是母親又是妻子的道路;而繁漪則走向了一條她所說的“母親不是母親,情婦不是情婦”的道路。
伊俄卡斯忒就是一位典型的古希臘貴婦,相比而言,蘩漪則更像中國傳統的怨婦,蘩漪的身上自始至終都籠罩著中國傳統怨婦的陰影。在“亂倫”發生這個問題上,伊俄卡斯忒其實是無辜的,她并不知道嫁給了自己的兒子,這種亂倫關系是在無意中發生的;而蘩漪明知自己是周萍的繼母,卻主動和周萍發生亂倫。在“亂倫”發生的原因來看,伊俄卡斯忒是因為不可抗拒的神力和無法掙脫的命運捉弄;蘩漪則是有意識有預謀的明知故犯,這既是對專制的周樸園的抗衡,也是對整個強權的社會道德規則的蔑視,她的目的無非是突破現有的生存困境和令人窒息的專制家庭。伊俄卡斯忒既無意識也無目的;蘩漪則是意識清晰又目的明確,這樣看來,蘩漪的行為本身就具備了反抗的性質。對于幾千年來在中國社會中形成的戒備森嚴的倫理道德體系和威嚴的夫權,蘩漪通通給予了無視的態度。在蘩漪眼中,和繼子亂倫僅僅是她用來反抗夫權的一種方式。可以想象,傳統中國家庭中男權至上、夫權威嚴,傳統中國社會也是秩序井然、等級森嚴的,發生亂倫,那簡直是罪不容誅的。而蘩漪卻偏偏選擇了這種反抗方式,這分明是對強調倫理綱常的周樸園和整個社會最諷刺的挑釁,是她最高形式的反抗。
亂倫關系的發生必然導致兩位母親母性的缺失,這一點以蘩漪尤為突出,她本是周萍的后母卻與繼子發生亂倫,這是母性缺失的第一層表現;另一方面,她讓周沖來阻止周萍與四鳳的離開,這是她作為生母母性缺失的表現。
通過對比分析兩部戲劇中的人物形象,我們能夠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雷雨》和《俄狄浦斯王》中所表現出來的“命運悲劇”的主題。戲劇作者正是通過不同的人物形象,通過他們面對命運的“刁難”時的或反抗或逃避的行為舉止來展示作品的悲劇內涵,因而可以說,人物,正是這兩部戲劇的悲劇靈魂。
[1]且夫選編.曹禺作品精選[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
[2]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M].羅念生,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
[3]曹禺.談《雷雨》[J].人民戲劇,1979(3).
[4]錢谷融.《雷雨》人物談[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
楊天姣(1992-),女,漢族,山西大同人,海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
I0-03;I
A
1006-0049-(2017)09-01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