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飛輝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4
?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路徑研究
夏飛輝*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4
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對高職院校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對校園文化的關注和強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校的發展,引發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求和國家的發展。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和困境,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滿足大學生群體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更為強勁持久的精神動力,高職院校應該積極進行校園文化建設,采取多種方法,克服問題,讓高職院校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基地。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路徑研究
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讓大學生群體在信息獲取方面變得非常的方便,這有好的一面,讓大學生群體的物質生活變得便利,精神生活也變的豐富,但是同樣也有不好的一面,在這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各種信息如洪流般涌來,可謂泥沙俱下,各種各樣的新聞報道中充斥如低俗的現象,給社會造成了很不好的負而影響。本該是非常嚴肅的新聞報道,特別是時政新聞報道,也變的不那么可信,甚至使受眾認為媒體是在“作秀”,政府的公信力大大減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引導,大學生的價值觀很容易受到影響,所呈現出來的狀態也會有悖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因此,加強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關于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不同學者在研究的時候有不同的定義,在筆者的概念里,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第一,高職院校校園精神文化:指在社會文化大背景下,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校園人在辦學進程中共同形成的群體精神總和,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核心、靈魂與活力源泉。精神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在道德、理想、追求目標和價值取向上推動校園人的靈魂構建,為營造良好的教化與育人環境指引了發展方向。第二,高職院校校園物質文化:指在社會文化大背景下,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校園人在辦學進程中共同形成的物質財富總和。其中包括校園建筑、校園景觀、校園雕塑、校園綠化、硬件設施、科技產品等物質載體早已成為校園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人在生活與學習中的物質保障,能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第三,高職院校校園制度文化:指在社會文化大背景下,以教師與學生為主體的校園人在辦學進程中要遵守的規章制度總和。其中包括學校的管理辦法、組織機構、規章制度等,是規范校園精神文化和行為習慣的中介載體。第四,高職院校校園行為文化:指在社會文化大背景下,以教師與學生為主體的校園人在長期辦學進程中所表現出的行為方式總和。不同文化主體所展現出來的行為方式不同,高職院校校園行為文化的主體是教師群體和學生群體為主。教師群體的行為文化可以分為學術行為文化和教學行為文化,學生群體的行為文化主要表現在學業行為文化和活動行為文化上。
(一)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認識不足
目前高職院校對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存在認識上的不足,這種認識上的不足是多方面的不足,首先,沒有充分認識到建設校園文化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的重要性,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存在放任不管的情況,沒有關注到正向引導以及豐富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對良好校園文化形成的重要意義。其次,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主體和內容認識不足。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但是大多數的高職院校認為校園文化的建設完全等同于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沒有對校園文化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導致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建設長期處在較為低的層次狀態,不利于其更高層次的發展。最后,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發展過程和發展方向認識不足。很多高職院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時候,往往會進入到急于求成,千篇一律的誤區之中,高職院校盲目擴建,以更高更新更為寬敞的教學樓和校園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而忽視了精神文化的發展。
(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趨向功利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一切以實用為先成為了人們行為的重要準則,個體的行為都受到實用主義的支配。在實用主義進入到高職院校之后,它一方面讓教師和學生能夠更為關注自身所學以及后續的實際轉化,鼓勵進取精神的培養;另一方面逐漸向功利主義的方向發展,讓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變成極為關注利益的文化,完全以是否有利于自身作為評判的唯一標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極為關注文憑。在學校中,學習變得不是那么重要,學到了具體的技能,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質并不是學生所關注的事情,拿到最后的文憑才是,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在學習時并不用心,在考試時才突擊解決的情況頻頻發生。其次,考證蔚然成風。在學校期間,考取與自身專業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原本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很多學生為了在求職的時候有一個漂亮的簡歷,不得不去考取很多不相關的資格證書,其實盲目考證并不能為學生帶來絕對正向的回饋,所以這種單純功利主義的行為,并不值得提倡。
(三)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重心不明確
在當前社會,高職院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較為疏忽,重心并不明確,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忽視了對學生的人文素養方面的培養,導致校園文化的功能沒有辦法很好的體現出來,在學生群體中出現了很多不良文化泛濫的情況,比如說社會功德意識缺乏,戀愛觀浮躁,考試作弊,老鄉會抱團等情況,高職院校并沒有對這些不良文化起到抵御的作用,這些不良文化在高職院校中呈現出愈發泛濫的局面。其次,沒有凸現出來學校個體的文化特色。現在高職院校偏重于專業知識方面的教授,在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方面都較為同質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容易出現缺乏個性和特色的校園文化,不能真正的讓校園文化發揮作用。
(一)提升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式,搞好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對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推動高職院校自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努力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加強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領導。高職院校領導要提高重視程度,在機構和人員經費方面給予充分的支持,培養一批具有較高道德素質和教育管理能力的教師隊伍,讓教師成為校園文化的引導者,充分發揮教師對青年學生的影響力,除此之外,還要進行統一的規劃,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將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到學校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讓它與學校各個發展階段接軌,這樣才能讓校園文化建設有能夠依托的基礎。
(二)加強校風和學風建設
校風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構建充滿生機的校園文化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對學生的正向發展起到極大的引導和促進的作用。想要加強校風建設,需要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在廣泛發動,積極探討的基礎上增進學生會校風的認同和理解,增進大家的主人翁意識。除此之外,還要加強新生入學教育,新生入學階段是對學校的了解欲望最為強盛的階段,讓新生在第一時間接受校風教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后期不良風氣的侵蝕,增強他們自主的約束能力。除了校風建設,學風建設也很重要,積極對大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的引導,能夠讓學生熱愛自己所學的專業,從而增強學習的熱情。在此基礎上,輔以學習方法的指導,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三)積極傳播人文精神
加強馬克思主義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職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設置是對學生傳播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徑,也是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保障,如果沒有思想政治課程的設置,素質教育的推進將會受到影響。但是就目前的狀況來說,馬克思主義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并沒有發揮其應當發揮的作用,教學的時效性受到了挑戰,所以要繼續深化兩課教學改革,科學合理設置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同時,加強教學實踐,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深化,通過各種途徑增強兩課對大學生的吸引力,使兩課課堂成為高職院校傳播人文知識,培養人文精神的重要陣地。
[1]羅強.校園文化建設和高職院校精神培育[J].中國教育學刊,2015(11):242-243.
[2]常艷芳.存在與責任——雅思貝爾斯高等教育思想研究[J].社會科學戰線,2015(6):246-254.
[3]李爽.美國大學招生中的政策平等問題研究——以加利福尼亞大學為例[J].當代教育科學,2015(5):51-53.
[4]沈健.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J].江蘇高教,2015(2):6-8.
[5]柏路.新時期美國高職院校道德教育的校園文化途徑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版),2014(2):141-145.
[6]茅海燕.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路徑探析[J].高教管理,2014(6):53-55.
夏飛輝(1987-),女,湖南株洲人,研究生,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藝術學。
G
A
1006-0049-(2017)09-01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