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 李惠文
《新食品安全法》解讀
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 李惠文
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
河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辦
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委辦公室
《新食品安全法》共十章、154條,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食品安全法》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第十二次會議兩次審議,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新法修改力度大,在八大方面的制度構建進行了修改,并明確建立最嚴格全過程監管制度。
對《食品安全法》的修改,主要出于3個需要,分別為以法律形式固定監管體制改革成果、完善監管機制的需要、完善監管制度,解決當前食品安全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的需要以及建立最嚴厲的懲處制度、發揮重點治亂威懾作用的需要。
本次新法修改力度非常大,從原來的104條增加50條,變成154條。新法中對八個方面的制度構建進行了修改:
(一)完善統一食品安全監督機構
終結了“九龍治水”的食品安全分段監管模式,從法律上明確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統一監管。
(二)明確建立最嚴格的全過程監管制度
新法對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和食用農產品銷售等環節,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監管以及網絡食品交易等新興業態等進行了細化和完善。
(三)進一步強調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和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更加突出預防為主,風險防范
新法進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風險評估制度,增設了責任約談、風險分級管理等重點制度。
(四)建立最嚴格的標準
新法明確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參與食品安全標準制定工作,加強了標準制定與標準執行的銜接。
(五)對特殊食品實行嚴格監管
新法明確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產品配方實行注冊制度。
(六)加強對農藥的管理
新法明確規定,鼓勵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特別強調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瓜果、蔬菜、茶葉、中草藥材等國家規定的農作物。
(七)加強風險評估管理
新法明確規定通過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或者接到舉報發現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等情形,必須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
(八)建立最嚴格的法律責任制度
新法從民事和刑事等方面強化了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
修訂草案第三次審議稿第十一條中的第二條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動劇毒、高毒農藥替代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加快淘汰劇毒、高毒農藥。有些常委會組成人員、代表提出,農藥使用對食品安全關系重大,應當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強化對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的監管,逐步擴大禁止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的農作物范圍。
2016年3月29日,青島12人食用西瓜中毒,其中1名孕婦因此引產。經當地有關部門初步調查,患者購買食用的西瓜為高毒農藥“涕滅威”超標,相關西瓜系海南萬寧出產的冰糖黑美人西瓜,共1.5萬kg,主要流向即墨、膠州、城陽。但海南省萬寧市表示,經過地毯式排查,未發現違規使用農藥情況。
很多家庭在吃水果、做菜時,為了防止農藥殘留,會采用果蔬清潔劑洗、用臭氧水泡等方法,希望減少農藥對人體的傷害。新的食品法通過后,這種擔心將可大大降低。
三審稿指出,國家鼓勵和支持實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動劇毒、高毒農藥替代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加快淘汰劇毒、高毒農藥。同時增加規定,即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
《新食品安全法》將劇毒、高毒農藥的農作物進行了擴大,“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修改為“禁止將劇毒、高毒農藥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等國家規定的農作物”。
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全程質量控制,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嬰幼兒食品安全問題成為食品安全領域的焦點。《新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實施從原材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對出廠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實施逐批檢驗,保證食品安全。
《新食品安全法》特別強調: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產品配方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注冊時,應當提交配方研發報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學性、安全性的材料;不得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同一企業不得用統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
國家食品藥品管理總局根據國務院的規定發布公告,規定禁止以委托、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這個規定是根據2013年以前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以及我們國家當時的食品安全,尤其是嬰幼兒奶粉行業現狀作出的。經過各相關監管執法部門的共同努力,該項規定對規范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經營,提高嬰幼兒乳粉的質量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也達到明顯的效果。
《新食品安全法》明確了不得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主要考慮采用分裝方式嬰幼兒配方乳粉存在著很大安全隱患,最主要的問題是這種分裝容易引起二次污染,特別是容易讓一些不發分子在二次分裝過程中,造成非法添加、以次充好。
如今網購已成為外國居民日常消費的主要方式之一。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網絡零售交易額達到1.85萬億元,其中網絡食品交易324億元,保健食品約40億元。但之前,針對網絡食品購物的監管還是空白。
《新食品安全法》將網購食品納入監管范圍,并明確規定,網購食品交易第三方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消費者通過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購買食品,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入網經營者或者食品生產者要求賠償。
新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網食品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由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賠償。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入網食品經營者或者食品生產者追償。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表示,《新食品安全法》在互聯網食品交易三項義務,從而使互聯網食品交易中的食品安全、消費權益保護問題能夠落實責任的承擔者,確保互聯網食品交易安全,同時也保證消費者在互聯網食品交易所產生的交易糾紛能夠切實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