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香菇生產技術
本欄目由山東省食用菌協會與本刊合辦
富硒香菇,因其富含人體必需的硒元素,成為食用菌的新寵。眾所周知,硒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之一,我國大約74%的地區屬于硒缺乏區,絕大多數居民的硒元素攝入量嚴重不足,導致惡性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近年來,癌癥的發病率及死亡率有升高的趨勢,迫切需要加強相關措施,提高全體居民的健康水平。
富硒香菇與普通同品種蘑菇比較,形態相同、色澤相同、口感相同,表面上根本沒有任何高貴或可貴之處,根本區別就在于內在質量—關鍵是含有符合國家標準的硒元素。現將富硒香菇的生產技術介紹如下:
木屑850千克,麥麩100千克,玉米粉50千克,復合肥2千克,豆餅粉5千克,石灰粉10千克,石膏粉5千克,輕鈣4千克,富硒香菇營養料1千克。
木屑的材質要求為硬質闊葉樹種,一般要求單獨加工為小木片,也可用普通的細碎木屑。材質以野生樹種為上,如柞木、樺木、板栗、核桃等樹種的剪枝、淘汰樹等。也可用于部分蘋果樹、梨樹等果樹品種的剪枝及淘汰樹木等。要點:配方中不得使用任何化學農藥。
可采用菇棚發菌,或培養架發菌的方式。發菌期間,對病蟲害防治應以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為主。如設立隔離區、防蟲網預防蟲害、石灰粉防治病害雜菌以及部分害蟲等,最大限度地減少化學方法的介入,尤其應杜絕傳統化學方法如甲醛熏蒸、多菌靈拌料等,以達無毒無殘、產出高品質富硒香菇食品的目的。
富硒香菇的栽培模式,以架栽和斜立棒栽培為主,不得使用覆土栽培模式。
出菇期間不得噴施任何化學藥物,保濕用水,必須符合(GB 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不得使用灣溝塘等類死水。
薄菇:盡量不開傘,堅持不噴水,菌蓋保持白面形象,具有“銅鑼邊”為最佳。
厚菇:堅持“銅鑼邊”采收,最大八分熟,不允許老化菇上市。
花菇:堅持低溫、干燥培育。
按規定抽樣,送交具有相關資質的檢測部門機構進行“含硒量”檢測。
富硒香菇的成功入市,是我國食用菌技術研究達到新高峰的標志牌,是產業上檔升級的轉折點,也是國人保健、抗病、防癌的有力保障。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富硒產業,使傳統產業迅速完成結構調整和提檔升級,滿足廣大消費者尤其貧硒地區居民的需要,也為我國人民的健康增添一道全新的營養型健康食品。
(曹德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