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植保植檢站 劉豐舉
平頂山市2016年小麥莖基腐病發生原因及對策
平頂山市植保植檢站 劉豐舉
受厄爾尼諾氣候影響,2016年平頂山市小麥莖基腐病發生比較嚴重,發生面積2.43萬hm2。2016年5月23—27日,我們按照上級要求對該病害進行了詳細調查,并對嚴重發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2016年5月23—27日,平頂山市植保站分別在葉縣、舞鋼、魯山、寶豐、郟縣5個縣(市)調查了50個鄉鎮、398塊麥田。調查小麥品種有溫麥系列的豫麥49-198、溫麥28,漯麥系列的漯麥9號、眾麥1號等,周麥系列的周麥16、周麥18、周麥22、周麥27、周麥29、周麥30等,西農979、新麥29、蘭考198、冠麥1號、豫農416、百農207、冠麥1號、泰火麥1號、金博士461、輪選987、寶豐949、淮麥21、淮麥22等。
調查結果顯示,全市小麥莖基腐發生面積2.43萬hm2,平均病株率7.25%,最高40%(寶豐縣)。其中新麥29、蘭考198、冠麥1號、周麥30、豫農416、鄭麥3596、泰火麥1號和金博士461等品種抗病性較差;淮麥系列、西農979、豫教5號、秋樂2122、新麥30、寶科8號、百農207、偃展4110、平安8號等抗病性較好。
(一)發生面積大
全市發生面積2.43萬hm2,為歷史之最。
(二)危害程度重
全市平均病株率7.25%,最高40%(寶豐縣)。白穗率高,危害重。
(三)品種間發病程度差異顯著
新麥29、蘭考198、周麥30、豫農416等發病較重,百農207、偃展4110、平安8號等發病較輕。
(一)天氣原因
2016年 4月3日、5日、6日、15日、16日、20日、23日、24日、26日、27、28日下了11次雨,降雨量累計32.3~72.7 mm,較常年同期平均值舞鋼偏少3成,魯山偏多5成,其他縣(市)異常偏多8成左右。大霧天氣9 d,分別為4月6日、10日、12日、21日、24日、27日、28日、29日。陰雨、大霧天氣多,有利于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
(二) 品種抗性
平頂山市種植面積較大的小麥品種主要有溫麥系列、周麥系列等,其他品種數量多、面積小。主栽品種的抗病性差。
(三)防治情況
分析師建議:從目前的養殖環境來看,養羊成本是增加的,一方面,人工增加,另一方面,隨著環保部門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力度加大,要求退牧還草,從以前的散養型轉變到現在的圈養型,讓羊肉的生產成本逐年增加,間接促成了羊價的上漲。雖然現在市場行情較好,但養殖戶一定不能盲目擴養。盲目擴養會導致整羊增多,有可能會使羊肉賣不上好價格。養殖戶在養殖的過程中一定要科學養殖,在銷路、深加工上下功夫。(信息來源:央廣網)
2016年平頂山市群眾對小麥前期病蟲害防治積極性較高,對后期病害預防意識淡薄。
(四)田間管理
由于常年實施秸稈還田,旋耕面積擴大,造成土壤中菌源積累,土壤不緊實,冬前降雪時間提前,溫度偏低,凍害(死苗)情況重于常年,小麥抗逆性差,利于病害發生。
(一)農業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發病較重的地區,應選用百農207、平安8號等抗病性較好的品種。 其他地區應根據土壤肥水條件、播期、茬口安排、管理水平等, 選擇適宜的小麥品種。
3.科學施肥。有機肥和化肥合理搭配,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底肥和追肥合理分配,土壤施肥和葉面追肥有機結合,肥料分層施人,尤其是磷肥,應確保耕層內肥料均勻。
4.適期、適量播種。根據平頂山市實際情況,小麥半冬性品種最佳播種期為10月8—18日,弱春性品種最佳播種期為10月15—25日,一般高產田每667 m2基本苗為15萬~20萬,中產田每667m2為20萬~25萬。因其他原因延誤播期應適當增加播量,每晚播3d每667 m2播量增加0.5 kg,但最高基本苗要控制在30萬以內。播種深度3~5 cm,不漏播、不重播,播后要及時鎮壓。
5.合理澆水。小麥一生中需要大量水分,生產中要根據小麥需水規律及生育進程,及時補充土壤水分,使小麥能夠順利出苗,健壯生長。
6.及時清除病株殘體。將零星發病植株帶離農田,集中銷毀,減少土壤中的病菌數量。
(二)化學防治。
1.拌種或包衣。杜絕白籽下地,可用苯醚甲環唑、戊唑醇等進行種子包衣或拌種。
2.噴藥防治。在返青至拔節期,結合防治紋枯病等病蟲害進行噴藥防治,殺菌劑可用烯唑醇或戊唑醇或苯醚甲環唑+烯唑醇等均勻噴施。藥液要噴在小麥莖基部,連噴2次,間隔期7~10 d。 抽穗揚花期,結合防治赤霉病等病蟲害噴藥補治。在春季第1次噴藥時,可補充適量的鋅肥,有助于降低或減緩莖腐病的發生。水要足量,藥要適量,做到不重噴、不漏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