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梅)
學會擇木而棲
從前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一天他吩咐身邊虔誠的弟子們去寺廟對面山上砍柴回來。眾弟子為了好好表現自己,一路跋涉趕著過去。突然一陣狂風暴雨,洪水從高山急流而下,小溪瞬間變成一道大河擋住了去路,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于是,垂頭喪氣的弟子們無功而返,惟獨一個小和尚滿懷欣悅。老和尚好奇地問道,大家都空手而歸,你有什么好高興的呢。只見小和尚靜靜地從懷中掏出一個在路邊摘回的野果,雙手恭敬地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又打不了柴,既然不能滿載而歸,也不必因大而失小。后來,這位小和尚自然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去的河。就是掉頭而回,也蘊含超然智慧。事實上,幾乎每個人都胸懷遠大理想,但能達到成功巔峰的不過少數。真正的智慧,即便得不到那棵碩果累累的大樹,如其一生碌碌無為空悲嘆,倒不如擇木而棲,摘下觸手可及真正屬于自己的那個“小果子”。
有一家知名外企,急招一名業務主管,由于待遇豐厚,一時應招如云。為展示企業實力,面試官帶著所有應聘者到公司里里外外走上一圈,然后歡迎大家逐個談談對公司的看法。有不少應聘者就規模、前景、抱負等泛泛而談,而最后被錄用的人什么也沒說,只因他在參觀洗手間時將一只正在滴水的龍頭牢牢關好了。像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有首流傳甚廣的歐洲民謠“釘子缺,蹄鐵卸,戰馬撅;戰馬撅,騎士絕;騎士絕,戰事折;戰事折,國家滅。”說的是在18世紀法俄戰爭的一場戰役,拿破侖的一名將軍去給自己的戰馬上馬掌。由于鐵匠的疏忽,馬掌少上了一個釘子,而當激烈的戰斗開始后,只因馬掌不牢固,戰馬在戰斗中跌倒,將軍的被俘導致戰役全盤的失敗。其實,無論心中夢想多大,能走多遠,決定成敗的往往是些身邊小事。
正如千軍萬馬擠過獨木橋,不如另辟蹊徑從小做起,不好高騖遠不氣餒放棄,大不了打點行裝重新出發。人生征途中,或許我們無法領略大山的風景,而學會擇木而棲未嘗不是另一種睿智。
(鄭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