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我國首部水產品質量安全地方性法規出臺
6月2日,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廣東省水產品質量安全條例》(下稱《條例》),這是《食品安全法》出臺后我國第一部水產品質量安全地方性法規,使我省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步入法治化軌道。
《條例》共分七章五十三條,分別從水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責任和主體責任,水產品生產管理制度,水產品經營管理制度,監督檢查機制,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了詳細的規定。《條例》的出臺,是廣東適應本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需要,發揚先行先試精神的又一次積極探索,也是廣東貫徹落實中央食品安全“四個最嚴”的最好行動,使廣東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有法可依。
(本刊記者 孔一穎)
全國放魚日,廣東放生魚蝦苗近1.2億尾
6月6日上午,第三屆全國“放魚日”暨第十屆廣東“休漁放生節”主題活動在廣州海印公園舉行?;顒又黝}為“增殖水生生物、促進綠色發展”,通過人工增殖放流補充珠江水域魚類資源,活動現場放生青、草、鰱、鳙、鯪魚魚苗等共60多萬尾,對于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和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據統計,當天,廣州、珠海、東莞、中山、湛江、汕頭、茂名等19個地市同時舉行放生活動,全省共計放生魚蝦苗總數近1.2億尾,種類包括草魚、鰱魚、鳙魚、黑鯛魚、黃鰭鯛、黃顙魚、斑節對蝦等十多個品種。
(本刊記者 方瓊玟 金亞平)
中山檢驗檢疫局助力轄區活魚進入北美市場
近日,經廣東中山檢驗檢疫局檢疫合格,中山一批重310公斤的鮮活筍殼魚經廣州空運至加拿大,現已成功投放當地消費市場。這是中山鮮活水產品首次進入北美市場。
中山利用自身政策和職能優勢幫扶企業做大做強,通過支持企業引進優質水產資源中轉出口,提升了產品出口附加值。據裕盛隆達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經理李海波介紹,該公司出口的筍殼魚在國內市場銷售價格約為55元/斤,出口價則達到200元/斤,利潤可觀。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
我國首個水產品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落戶廣東湛江
6月18日,國家質檢總局標法中心、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湛江市政府、湛江市水產進出口企業協會四方共同簽署了中國WTO/TBT-SPS國家通報咨詢中心湛江水產品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協議,并宣布該基地正式揭牌成立。這標志著國內首個水產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正式落戶湛江。
據介紹,目前湛江有出口備案養殖場167家,面積27.76萬畝,出口水產品企業33家,年出口量逾10萬噸,產業規模位于全國前列。在湛江建立水產品技貿措施研究評議基地,對于提升湛江乃至全國出口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高國外技貿措施應對能力,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具有重要作用。
(湛江日報)
今年廣東乳源縣發展稻田養魚上萬畝
稻魚養魚具有“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優勢,既能有效保障稻魚產量和質量,又能極大地促進農漁民增收。2017年,“推進稻田綜合種養”被寫入中央一號文,十三五期間,農業部也將大力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發展。今年,廣東乳源縣把稻田養魚作為全縣深入推進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工作,并劃撥了25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購買禾花魚苗分發給農戶進行稻田養殖。目前,該縣大橋鎮單造稻田養魚已發展至8000畝,加上乳城、一六和游溪等鎮的雙造稻魚,今年全縣稻田養魚面積達上萬畝。
(本刊特約記者 陳石娟)
珠海斗門25億元打造高端水產冷鏈物流
6月26日,廣東珠海市斗門白蕉現代農業示范園的招商項目簽約儀式在珠海度假村舉行,5家企業共將投資25億元打造高端水產品物流。
據悉,白蕉現代農業示范園,是珠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白蕉臨江生態農業科技城的一個園中園,重點打造水產物流板塊,共分四期建設。參加此次簽約儀式的有強競農業、國通之山、誠豐優品等五家水產加工、倉儲和冷鏈物流企業,項目總投資25億元人民幣,將集中新建36萬平方米的各類水產品深加工廠房,近十萬噸各種低溫和超低溫冷庫,進口幾百臺各種世界最先進的冷藏運輸車,所有項目將在一年時間建成投產。白蕉現代農業示范園除第一期簽約外,第二期30萬平方米的十幾個項目正在洽談中,預計明年初簽約。
(珠江晚報)
2017中國國際水產博覽會暨海鮮食材采購大會開幕
6月18日,2017中國國際水產博覽會暨中國海鮮食材采購大會在湛江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展會吸引了歐盟、美國、厄瓜多爾、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印度、伊朗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30多個?。ㄊ?、區)的200多家參展商、3000多家采購商及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餐飲界人士前來參會。
2017中國國際水產博覽會暨中國海鮮食材采購大會以“水產,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以“助力中國水產走向世界,讓世界共享中國水產”為宗旨,關注中國水產品質量與安全,搶抓國家推進“一帶一路“的戰略機遇,擴大湛江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為國內外水產品、海鮮食材及漁業設備生產商搭建一個全產業鏈一站式的交流平臺,致力打造全球第四大國際性專業水產展。水博會室內外總展覽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有500多個國際標準展位,參展范圍包括各類水產品,養殖技術與設備,水產飼料及藥品,飼料機械設備,加工、保鮮技術及設備,包裝材料、設備及工藝,環保、殺菌技術設備等相關設備。
(湛江日報)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技術推廣總站獲“安徽漁博會”最佳組織獎
6月16~18日,中國漁業協會在安徽合肥舉辦“2017年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會”。廣東省海洋與漁業技術推廣總站精心準備,將廣東“十二五”期間推廣的“斑節對蝦新品種”、“抗風浪網箱集約化養殖”、“鯛科魚類種質資源利用”、“草魚高效健康養殖技術”等一大批成果進行了展示,并積極宣傳發動,組織湛江恒興集團、湛江粵海飼料公司、茂名金陽有限公司、廣州華大銳護公司、廣州海豹光電科技公司等一批優秀企業參展,充分展示了廣東現代漁業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為此,廣東省海洋與漁業技術推廣總站獲得大會最佳組織獎,并得到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通報表揚。
(姜志勇)
南農大為8個國家漁業專業碩士生舉行畢業典禮
6月25日,由商務部主辦、南京農業大學承辦的“2015-2017年漁業專業碩士項目”畢業典禮在無錫漁業學院暨淡水中心南區國際會議廳隆重舉行。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埃塞俄比亞、喀麥隆、馬拉維、南非、南蘇丹、烏干達、圭亞那等8個國家的20名碩士畢業生將在世界上不同的的地方繼續為漁業產業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據悉,經過專業課程的學習、實踐訓練和畢業論文設計與答辯,20名留學生均順利獲得了南京農業大學的專業學位證書和商務部印制的證書。該項目是由商務部資助的首期高端援外學歷學位教育項目,項目為期2年,旨在培養來自發展中國家政府部門的漁業高端精英人才。
(明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