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經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海洋與漁業局協調,威海金頤陽藥業有限公司與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達成科企合作協議,共同就海參肽保健品的開發及產業化進行研究,主要以海參體壁和加工副產物海參花、海參腸為主要資源,以構建不同組織來源的海參多肽提取工藝為手段,制備不同分子量的海參肽純品,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開發功能型海參肽保健酒和海參肽口服液,設計海參肽保健酒年產量200噸、海參肽口服液60噸。該項目所開發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可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產業化生產,滿足現代人對健康產品的需求,將有力地推動海洋生物產品開發,培育壯大新型海洋經濟產業。
(文登政府網)
中國地質調查局正在開展的我國重點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中,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與上海大學合作,首次利用無人艇在海南三亞灣海岸帶進行綜合地質調查。
根據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需求,上海大學無人艇工程研究院項目團隊利用“精海3號”和“精海虹號”無人艇,攜帶了多波束測深系統、側掃聲吶、淺地層剖面儀、單波束測深儀、ADCP、CTD、水下攝像機等調查設備,在三亞灣東瑁洲島的東部和北部復雜淺水區,共進行了60多條測線調查,獲得大量地質調查數據和影像資料,調查效率顯著提升。
(新華社)
由寧波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寧波大學等單位擔綱的“擬穴青蟹選育與規模化繁育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被列為市科技局重點攻關項目,探索運用新技術破解青蟹規模化人工育苗這一新課題。項目負責人金中文研究員說,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科研團隊先后攻克了種蟹人工培育、工廠化苗種生產等環節的多項技術難題。今年在鄞州區咸祥鎮的合作試驗基地,科研團隊采取室外池塘與室內育苗池相結合的育苗技術工藝,成功培育出Ⅲ-Ⅳ稚蟹秋苗72萬只、大眼幼體144萬只,首次在國內實現青蟹秋苗人工繁育“零突破”。
(寧波日報)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道,一個國際研究團隊仔細分析NASA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的觀測數據后發現,火星南部艾瑞達尼亞海(Eridania)存在大約37億年前形成的大量海底熱液沉積物,或為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提供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