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尤英,李富彥
(重慶市江津區德感街道辦事處農業中心, 重慶 402284)
大棚草莓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初探
龔尤英,李富彥
(重慶市江津區德感街道辦事處農業中心, 重慶 402284)
草莓以其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糖酸度適中,特別是維生素C和礦物質含量較高,是人們補充維生素的重要途徑的重要果品。大棚草莓以其管理技術操作方便,果品供應市場周期可隨市場調節、產量高且收益非常可觀,已成為都市近效發展觀光農業和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增加收入的一條有效途徑。
草莓;栽培技術
近年來,隨著重慶城區近效觀光采摘農業的興起,大棚種植草莓以其種植周期短,見效快,冬春草莓果品上市時正值各種時令果品上市淡季,果品價格較高,春節期間能達100~120元/公斤。筆者總結出一套適宜重慶地區的大棚草莓種植技術,以供種植戶參考。
大棚草莓選址應擇交通便利、通風向陽、能排能灌,地勢高燥、土層深厚、疏松通氣良好的沙質土或壤質土,土壤酸堿度調整至6.5~7.5之間草莓均能正常生長。
1.2.1 土壤消毒 大棚草莓地塊結合深翻進行土壤消毒處理,可選用用綠享一號加80%敵百蟲晶體兌水500~1000倍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灑,防治蠐螬、螻蛄、地老虎等害蟲;同時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兌水700~1000倍液進行潑灑進行土 消毒處理,減少土病蟲害發生。
1.2.2 施足基肥 種植地結合深翻土地,每畝可施用腐熟的有機肥5000~6000公斤,含氮、磷、鉀各15%的硫酸鉀型復合肥50~70公斤,基肥施入充分拌勻以便盡快培肥、培熟土壤。
1.2.3 起壟扣棚 重慶地區9月上旬,對大棚草莓種植地塊進行南北向起壟,壟寬(連溝)60~80厘米,高20~30厘米,寬30~40厘米, 6米寬標準大棚可做6壟。兩壟中間隔20厘米,做人行道,也兼作澆排水溝,每壟選用規格為0.008毫米×2米黑色地膜覆蓋。11月中旬前后,根據氣溫變化情況,白天氣溫低于20℃時適時扣塑料大棚。
重慶慶地區大棚草莓品種應選擇休眠期短,開花結果早、坐果率高、耐陰、耐高濕,高抗灰霉病的草莓品種。需在春節前后上市的可選擇紅顏(牛奶草莓)、豐香、清香、日新一號等早熟品種;如需在五一前后上市的可選擇達斯萊克特、明晶等中熟品種。
2.2.1 配制營養土 育苗前先進行營養土的配制,選擇新菜田園土,避免使用多年種植蔬菜的菜園土。園土以沙壤土為宜,土質酸性偏高的地區,可在園土中加入適量的石灰,起到既中和酸又增加土壤鈣質的作用。土質較黏重的地區,園土中可加入一定量的石谷子砂或河沙,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一般采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與土按3∶7的比例配制,同時加入適量氮、磷、鉀肥與土充分拌勻,也可將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或50%代森銨與土一起拌勻后裝缽。
2.2.2 植苗 春節前后上市的大棚草莓可于8月上中旬,選擇草莓匍匐莖上前期生長健壯小苗,移植到塑料缽中進行育苗,草莓移植后需覆蓋遮陽網進行降溫處理。
為爭取提早上市,草莓移栽大棚的時間應在9月中下旬。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莖粗而短、中柄短、新根多,4~6年正常開葉的種苗,在陰天或晴天下午進行移栽。定植前澆足底墑水,把壟面沉實找平。草莓苗要隨起苗隨移栽,每壟栽2行,中間間作大蒜,株距15~20厘米,每畝栽9000~11000株。草莓幼苗呈弓背形,定植時幼苗弓背統一朝向壟外,定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為宜。邊栽邊澆穩苗水,全田栽完再澆透定植水。以后每天傍晚澆小水,連澆3天,后隔日澆水,直至成活。成活后,在高壟上覆蓋幅寬90厘米的黑色地膜,一膜蓋雙行。蓋黑色地膜有3種作用:一是保墑,二是可降低空氣濕度,三是可防治雜草。栽植后注意及時澆定植水。
草莓植株不耐熱,較耐寒,生長適溫17~18℃,低于2℃,高于25℃停止生長。草莓果實發育的適溫為18~25℃。棚內溫度白天控制在25~28℃,夜間控制在10℃左右,當棚內溫度高于30℃時需要及時通風降溫,當低于5℃要注意保溫。濕度撐握開花前控制在80%以下,開花期至果實膨大期控制在60%左右為宜。為防止高溫高濕引發病蟲害發生利用晴天中午前后進行通風掙扎,降低溫濕度。3、4月氣溫明顯回升,棚內溫度高于30℃時需要拆除大棚兩邊的圍膜,加大通風量,起到降溫降濕作用,從而達到延長果實的采摘期。
草莓整個生長過程中要求充足的水分,開花期土壤水分可稍少些,在開花及漿果生長初期,分別灌水1次,若天旱應5~7天灌1次。結合灌水草莓生長期應及時增施磷鉀肥和常噴施葉面肥,定植后以追施肥以氮為主;冬季來臨前施一次磷、鉀肥;早春重施一次氮、磷、鉀,促進開花結果。葉面肥應選擇開花前、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使用0.3%~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液進行葉面噴施,補充果實生長所需養分,提高漿果質量。
3.3.1 人工補光和赤霉素處理 日落至晚上10點前開燈,每小時可開10分鐘即可,可節約用電。赤霉素處理每公斤兌水5~10毫克,每株噴3~5毫升,以促進坐果。
3.3.2 花期放蜂 一個大棚放置一個蜂箱,放蜂期間嚴禁使用農藥,以提高大棚草莓的坐果率。
草莓植苗至開現蕾期間,一般保留5~6片全葉及一芽,其余過多老葉及子芽、腋芽應及時摘除;花果期應摘除變黃老葉、病葉、殘葉和匍匐莖,除去小分枝及弱小果、畸形果,減少營養消耗,有利于草莓生長和漿果發育。對草莓一個花序只保留7~9個健康果,其余全部疏除,以增大單果重,提高果實品質。
本地區大棚種植草莓常見病蟲害有蚜蟲、葉螨、灰霉病、白粉病及芽枯病等。對大棚草莓病蟲害防治要以農業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原則。農業預治一是選用高抗病蟲品種、培育脫毒壯苗。二是水旱輪作、草莓與大蒜間作和及時摘除病葉、老葉。三是使用粘蟲板、燈光誘殺等結合預防措施。藥劑防治時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并嚴格控制農藥用量和安全間隔期。對蚜蟲、紅蜘蛛可噴10%吡蟲啉4000~6000倍、2000~2500倍螨死凈。灰霉病在高溫高濕以及草莓生長旺盛期最易發生,可用1.5%霉止150~300倍液或50%速克靈800倍防治效果較好。
大棚草莓果實的采收應撐握果面70%以上呈紅色時方可采收。采摘時最好選擇上午8~9時或下午3~5時。一般不摘露水果和曬熱果,以免腐爛變質。采收時,要輕拿輕放,不要損傷花萼,同時應分級盛放并包裝。
龔尤英(1972-),女,大專,農藝師,從事農技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