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艷
(綏中縣萬家鎮動物衛生監督所,遼寧 綏中 125208)
規模化牧場奶牛乳房炎的防治研究
郭宏艷
(綏中縣萬家鎮動物衛生監督所,遼寧 綏中 125208)
奶秀乳房炎屬于較為常見的奶牛疾病之一,該疾病會導致生產出的乳品質量以及產奶量大幅度下降,提升奶牛的養殖成本,對養殖場的經濟效益產生較大的影響。本文主要對規模化牧場奶牛乳房炎的防治進行分析。
奶牛出現乳房炎的主要原因為奶牛乳頭被外界病原體侵入,導致其乳腺受到感染,而病原體直接作用于乳腺,導致奶牛的乳腺停止工作。一般情況下,奶牛乳腺炎被分為隱性乳房炎以及臨床乳房炎。其中隱性乳房炎的發病概率較高,占據乳房炎的60%左右。
隱性乳房炎:通常出現乳房炎奶牛的乳房以及生產出的乳汁均會出現明顯的癥狀,其生產出的乳汁含有奶塊以及絮狀物、pH值達到7以上、電導值明顯增加以及氯化鈉含量提升至0.14%以上。而乳汁需要通過試驗才能夠將pH值變化等檢出。
臨床乳房炎:該種類型乳房炎可通過肉眼發現異常,奶牛的乳房輕微發熱,因為乳房出現痛感,拒絕哺乳以及擠乳,乳汁產量較少、乳汁內出現奶塊以及絮狀物、味道與顏色異于平常、奶牛精神狀態不佳以及體溫升高等。
規模化牧場奶牛乳房炎控制的基本原則為牛群整體健康原則,其一,就是需要保證牛群身體健康,乳房健康,使用的擠奶設備干凈健康,牛群居住環境健康,科學管理,用藥健康、正確等。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引發乳腺炎,導致牧場生產的牛奶遭拒收,甚至是奶牛因為疾病而慘遭淘汰。通常奶牛的保健方法有營養控制法、免疫保健法、藥物控制法以及環境控制法等。
引發規模化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為擠奶機的損害、生物致病以及藥浴液濃度等。牛群精華技術:全面消除乳腺出現金黃葡萄球菌奶牛以及人畜共患病牛。在牛奶產量過剩以及牛奶價格不好期間,是實施牛群進化的最佳時期,牧場管理人員必須清楚牛奶體細胞以及牛體帶菌均不能得到控制。因此,需要在此時期對支原體、副結核、凈化布菌以及乳腺攜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牛群傳染病進行處理。擠奶機維修:對擠奶機的使用頻率、奶襯以及真空壓進行維護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定期對乳頭進行評估,如奶杯使用的次數達到2500次,應及時進行更換,降低對乳頭機械的損害,并且還需要對擠奶機的各個零部件進行校對更換。藥浴液使用:由于藥浴液的濃度對乳頭粘膜有腐蝕作用,因此,必須正確使用藥浴液。加強乳頭保護:反之乳頭的皮膚以及粘膜受到凍傷,做好防寒工作。
阻斷牧場環境傳播病菌:牧場運動場衛生、擠奶機衛生、產房衛生、臥床衛生以及產房衛生等均是阻斷牧場環境
傳播病菌的主要環節,為牛群提供干凈、整潔、通風、干燥以及舒適的生活環境具有一定的重要性。阻斷擠奶過程病菌傳播:擠奶標準化是防止出現乳腺炎的主要步驟。乳腺炎病牛乳頭上的微生物主要是通過擠奶員的手部、使用的毛巾、奶杯、藥浴杯等產生間接感染。因此,擠奶員必須戴上口罩、手套,每只牛使用一條毛巾,擠奶員需要進行手部消毒,還需要對擠奶杯消毒。在前藥浴應該選擇膚潔康,后藥浴應該選擇潤膚康,并且還需要對于藥浴杯做好消毒工作。

提升奶牛特異性免疫技術:在奶牛的干奶后期,需要對奶牛進行免疫注射期管理,做好免疫注射以及奶牛的產后保健工作。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在奶牛分娩前3周以及分娩后1周為奶牛注射乳房炎疫苗,以提升奶牛的抵抗力。提升奶牛的非特異免疫力:提升奶牛非特異免疫力的方法就是平衡奶牛的營養、科學進行飼養。為奶牛提供優質的混合飼料,以提升奶牛的免疫力。與此同時,在奶牛的干奶期以及圍產前期,需要嚴格進行相應的管理。提升奶牛乳腺局部抵抗力:干奶技術,在奶牛進入干奶期時,工作人員就需要對奶牛進行乳房炎檢測,一旦發現奶牛患有乳腺炎,則立即對其進行治療,在治愈之后,需要為奶牛注射干奶針,在奶牛注射干奶針后,隔離飼養14天,如果奶牛出現干奶失敗區域進行繼續治療,直至完全恢復。乳頭藥浴,在奶牛分娩前3天,為奶牛乳頭進行藥浴。在奶牛的飲食中加入中草藥,即加入蒲公英散等藥物,以提升奶牛乳頭的抵抗力。免疫營養劑,為奶牛使用干擾素、蜂膠、左旋咪唑、黃芪多糖以及淫羊藿等,以提升奶牛的免疫力。
規模化牧場乳房炎的唯一撲滅方法為殺牛、剝皮術。此處所指的殺牛,是針對長期患上乳腺炎,久治不愈的奶牛。首先需要將病牛隔離,如在對病牛進行中藥治療2次之后,并未治愈,并且出現精神不振、體溫升高以及無進食欲望的現象,讓其下擠奶臺,實施先擠健康牛,再擠病牛政策。剝皮術主要是指對乳腺炎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地毯式管理。提升對環境的消毒力度、每天對擠奶臺以及采食臺進行消毒、定期對擠奶機進行維護等。
綜上所述,牧場工作人員必須重視消毒工作,定期對擠奶機進行維護,注意奶牛的身體狀況,提升自身的防病意識,以降低奶牛患上乳腺炎的概率,提升牧場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