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艷
(新民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遼寧 新民 110300)
提高玉米肥料利用率的探討
李秀艷
(新民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遼寧 新民 110300)
試驗采用大區無重復設計,具體辦法是選擇1個代表當地土壤肥力水平的農戶地塊,先分成常規施肥和配方施肥2個大區(每個大區不少于1畝)。在2個大區中,除相應設置常規施肥和配方施肥小區外,還要劃定20~30平方米小區設置無氮、無磷和無鉀小區(小區間要有明顯的邊界分隔),除施肥外,各小區其他田間管理措施相同。
試驗時間:2016年4月25日至 10月10日;試驗地點:新民市興隆鎮蘭旗村李瑩家責任田。
試驗地形:平地;土壤類型:草甸土;土壤質地:壤質;前茬作物名稱:玉米,前茬作物產量:700公斤/畝。前茬作物施肥量(公斤/畝):N:13;P2O5:6;K2O:5。
名稱:玉米;品種:優迪919。
試驗設8個處理。處理1:常規施肥無氮;處理2:常規施肥無磷;處理3:常規施肥無鉀;處理4:常規施肥大區;處理5:配方施肥無氮;處理6:配方施肥無磷;處理7:配方施肥無鉀;處理8:配方施肥大區。

圖1 各處理布置圖
試驗采用無重復設計,小區面積30平方米,兩個大區面積分別為1畝,小區間有明顯的邊界分隔。除施肥外,各小區其他田間管理措施相同,各處理布置見圖1。

表1 前茬土壤分析結果

表2 肥料利用率施肥方案
本試驗4月28日采用人工播種,5月16日出齊苗,株行距31厘米×58厘米。播種后于5月6日施用乙阿合劑進行藥劑滅草,每畝用50%乙草胺250毫升和38%阿特拉津350毫升,加水50公斤均勻噴霧;于6月12日和6月19日投放顆粒劑防玉米螟2次;拔節期為7月9日,玉米抽雄期7月15~17日,吐絲期為7月22~25日,植株葉色均為濃綠色;于9月29日進行田間測產、采樣,10月20日進行室內考種。

表3 植株莖葉、籽粒養分含量檢測表

表4 肥料利用率玉米考種表
取樣檢測項目:植株莖葉,籽粒。
從生育期作物表現看,測土配方施肥區較常規施肥區玉米抽雄、吐絲期早1~2天,植株葉色均為濃綠色。
通過對8個處理的產量計算得知,常規施肥區、配方施肥區產量高,其次為無磷區、無鉀區、無氮區。配方施肥四個處理的產量均比常規施肥四個處理的產量高。可見,配方施肥比常規施肥具有明顯的增產增收效果。
2.3.1 百公斤產量氮素吸收量 常規無氮百公斤養分吸收量=2.472;常規全肥百公斤養分吸收量=2.40;測土無氮百公斤養分吸收量=2.712;測土全肥百公斤養分吸收量=2.842。
2.3.2 百公斤產量磷素吸收量 常規無磷百公斤養分吸收量=3.108;常規全肥百公斤養分吸收量=2.988;測土無磷百公斤養分吸收量=2.393;測土全肥百公斤養分吸收量=2.344。
2.3.3 百公斤產量鉀素吸收量 常規無鉀百公斤養分吸收量=2.216;常規全肥百公斤養分吸收量=2.308;測土無鉀百公斤養分吸收量=2.018;測土全肥百公斤養分吸收量=2.076。
2.4.1 常規施肥肥料利用率 氮素利用率=30.98%;磷素利用率=19.47%;鉀素利用率=53.33%。
2.4.2 推薦施肥肥料利用率 氮素利用率=34.88%;磷素利用率=24.65%;鉀素利用率=57.02%。
通過對8個處理的產量計算得知,常規施肥區、配方施肥區產量高,其次為無磷區、無鉀區、無氮區。配方施肥4個處理的產量均比常規施肥4個處理的產量高??梢姡浞绞┓时瘸R幨┓示哂忻黠@的增產增收效果。通過試驗可以看出,氮磷鉀肥料在作物上配合施用,缺一不可,否則會造成作物減產。分析發現,氮肥是影響產量高低的決定性因素。由試驗可得,測土配方施肥氮素的利用率比常規施肥提高3.90%,磷素的利用率比常規施肥提高5.18%,鉀素的利用率比常規施肥提高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