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銅山鄉農業服務中心 王新建
淺談池塘養魚的特點及意義
泌陽縣銅山鄉農業服務中心 王新建
養殖的魚類大部分為植物食性魚類,食物鏈都很短或較短,所以餌料來源較廣,較易獲得,成本較低。
(一)利用各種養殖魚類的不同食性和棲息習性,進行密養混養,充分發揮餌料、肥料和水體生產潛力。
(二)以肥料、草類、農產品加工后的剩余物配合餌料養魚,完全不使用或極少使用昂貴的餌料(如魚粉、家禽內臟等)。
(三)進行農業(包括經濟作物、蔬菜、糧食作物)、畜牧業(家畜家禽)、農產品加工和養魚的綜合經營,既能將農業及其產品加工后的剩余物(餅渣、糠、麩子、廢水等)以及禽畜糞便為養魚生產提供大量的餌料和肥料,又能利用塘泥作農作物或牧草的優質肥料;利用養魚積累的資金發展機械化,為農牧業提供再生產的資金,促進農牧業的發展。這種綜合經營方式是地盡其力、物盡其用、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較好方式,能以最低廉的代價,獲得較多的產品。
(四)養魚生產所需的魚苗魚種,主要由人工繁殖方法解決,做到根據生產需要生產苗種,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小。
(五)根據各種養殖魚類的生物學特點,進行飼養管理,工作較細致。在年生長期180~300 d的情況下,生產較好的池塘凈產魚為500~1000 kg/667 m2。
因為海洋經濟魚類的資源潛力已有限,而且開發的成本較高,而發展養殖業則有很大潛力,且投資較小。因此,近年來水產養殖業包括池塘養魚有較快的發展,這對于補充海洋捕撈的不足將有重要意義,特別是我國淡水魚產量居于世界首位,而池塘養魚業產量又占我國淡水漁業產量的一半以上,更是如此。
(一)發展池塘養魚不僅對改善市場供應、滿足人們需要、增加出口有著重要作用,而且是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使廣大農民迅速富裕起來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池塘養魚能改善生產布局,為人們就近提供大量鮮活的富含蛋白質的魚食品。我國主要池塘養殖魚類蛋白質平均含量為17.5%,高于豬肉、牛肉和蛋品,并且味美、膽固醇低、容易消化,很受人們的喜愛。
(三)養殖魚類餌料轉換率也高于其他溫血飼養動物,可以用較少的餌料向人們提供更多的動物蛋白質。
(四)魚產品出口換匯率也高,工農業產品創匯1美元平均換匯成本2.4元,而出口活塘魚,只需0.7~0.8元成本便可換1美元。
“治生之道有五、水畜第一”。池塘養魚收益大、見效快、生產較穩妥可靠,能迅速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