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業對外經濟合作中心 王超平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河南農業對外開放
河南省農業對外經濟合作中心 王超平
當前,國家正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作為古絲綢之路起點的中原大地,曾經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轉變河南農業發展方式,推動和促進河南農業“走出去”,擴大農業對外開放,促進農產品出口;增加農民就業,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拓展農業發展空間,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增強河南農業的國際競爭力,對加快河南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夯實城鄉協調發展基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在未來國際間農業合作與經貿活動中,就如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河南農業對外開放,筆者提出以下看法:
在與沿帶沿路國家的農業管理部門夯實合作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宏觀指導和統籌協調作用,利用現有的合作機制,建立高效的溝通機制,保持暢通的交流,妥善規劃未來合作方向和重點。
沿帶沿路的國家更應加強在糧食安全、氣候變化、生物質能源等國際糧農領域重大問題上的溝通與協調,形成共識,共同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建立公平合理、持續穩定的國際農產品貿易秩序,為農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有關“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國家要相互擴大市場開放,加強海關、質檢、物流、人員出入境等方面的合作,充分釋放雙方農產品貿易的發展潛力。完善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機制,加快建立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機制,合理運用技術性貿易措施,幫助出口農產品企業和產品滿足國外相關法規標準要求,突破國外技術壁壘,積極應對貿易摩擦,順利走向國際市場;建立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機構,圍繞大宗出口農產品,針對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開展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收集、匯總、分析國內外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開展風險評估,發布年度報告,督促有關方面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
發揮河南省“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區位優勢,深入研究國際貿易新模式,探索出口新渠道,助推食品農產品出口。發展自主經營外貿企業,支持其不斷壯大自身實力,主動開展境外合作,贏得出口主動權。引進國內外龍頭企業,為河南種植養殖基地搭建平臺,實現出口渠道多元化。有效鞏固東盟、日韓、港澳等傳統市場,大力開拓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快速搶占歐美高端市場,持續擴大清真食品國際市場,提高河南農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積極整合省內展會資源,加強與國際知名會展商合作,提升河南農產品展會知名度。
嚴格落實農產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建立健全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控制、追溯召回、“黑名單”、經營異常預警等制度,進一步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嚴厲打擊農產品出口中的違法行為;充分發揮農業行業協會的作用,完善出口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嚴格信用等級評定,營造守法誠信享便利、違法失信受懲戒的良好氛圍。
加快實施出口農產品品牌戰略,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創建“一縣一品”“一縣多品”,重點扶持產業集中度高、產品質量穩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產品生產區域或企業。積極發展特色產品、有機認證產品和生態原產地產品,推動出口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形成新的出口增長點;鼓勵龍頭企業開展商標國際注冊,采取收購、授權使用等形式推進品牌建設。緊跟國際市場需求變化,通過技術引進或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樹立品牌形象和質量信譽。
在農業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中,要促進投資量的增長,雙邊和多方要消除各種投資壁壘,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投資促進活動,雙方經貿促進機構要充分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為雙方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交流搭建平臺,幫助企業尋找更多的貿易和投資合作機會。
依托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和省內口岸資源,進一步發揮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和海空公鐵多式聯運優勢,加快冷鏈物流體系和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出口農產品集散能力,降低物流成本,增強河南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加快速凍食品、生鮮果蔬、肉奶制品等冷鏈物流和種苗、花卉等恒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出口農產品國際冷鏈物流網絡,實現國內外物流網絡高效銜接;積極培育河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冷鏈物流企業,構建服務農產品國際貿易、營銷網絡、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物流支撐體系,打造出口農產品物流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