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偉,王斌,鄭曉吉
關于改革傳統線下教學改革的思考
史學偉,王斌,*鄭曉吉
(石河子大學食品學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就傳統線下教育的現狀來看,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隨著科技和信息不斷的發展,傳統線下教育模式是否能繼續在教育界領跑成為當下教育界關心的問題。
線下教育;弊端;改革
線下教學是貫穿中華千年文明史的傳統式教學方法,在這一教育模式下,雖說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繼承和發揚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但是與時俱進是我國當下面臨的時代性問題[1-2]。進入21世紀,信息的多樣性和接受渠道的豐富性,使得傳統的教育模式顯得十分尷尬,這樣既不利于知識的傳授而且教條的傳統教育不利于師生間的交流,這樣勢必會使得信息知識在師生間傳播受阻,有違教育的初衷。
1.1 傳統線下教育的主要內容形式
自從有了人類文明,就有了信息的傳遞,在這個傳遞的過程中,先知的一方為師,被傳授的一方為徒,這個形式是今天教育的先驅,人們在幾千年文明中不斷地沿襲著這一規則,從未有人打破,所謂“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也正是這個意思。所以,自古以來我國教育的方式就是三尺講臺和一塊黑板,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所謂師生互動就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所以每個學生多少都會帶有教師的影子;傳統的作業和考試都有標準答案,而這個標準也往往禁錮了學生的思維。
1.2 傳統線下教育的弊端
傳統線下教育模式本身就是矛盾的,古語有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是希望學生能比教師在知識領域更有建樹。可是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只是簡單的“你聽我講”,學生很難真正有自己的見解,如果想法過于奇特就會被視為異類,從學生心理的角度上講,他們是不愿意脫離群體的,所以即使有想法也會被自己否定,從心理上就會認為與教師不一樣的想法就是錯的,而不去通過實踐去檢驗,或許真理就這樣被埋沒了[3-4]。在筆者看來,傳統的考試也是限制學生思想的利器,標準答案只有1個,從哲學角度講這本身就是錯的,凡事都只有相對。
自從實施了義務教育,更多的學生走進了課堂,教師的教學任務加重,對于“統一”的要求更高,并漸漸地用校服統一了著裝,用馬尾辮和小平頭統一了發型,用時間表統一了作息,甚至連學生對于學習的欲望都被統一了,這就催生出了“填鴨式”教學的模式。對于那些被“填鴨”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在浪費時間,這有悖于教育的初衷,這種教學模式可以統一一切物質上的東西,而精神層面是很難被統一的,尤其是處在這樣一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一切可以被接收的信息都會改變人們的思想。
(1)轉變觀念,接受挑戰。傳統的師生關系是改革的第一步,教師不能再將自己置于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要時時注意與學生交流互動。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對他們的教育方式不能再是一味地約束,約束越多反而會產生負面影響,不如試著交流,有交流才能更好地融合。不把教育的框架置于教師與學生之間,而是只有最簡單的教與學;教師也有知識上的盲區,要敢于接受學生的挑戰,并且要通過交流促進師生的共同進步。
(2)因材施教,博采眾長。自從網絡逐漸滲透進千家萬戶,在很多人眼里,網絡成了毒害這一代人的武器[5]。然而,事實往往具有兩面性,在許多學生身上的確可以看到網絡游戲的影子,但是同時他們對于計算機的熟悉程度大大超過許多教師,或許教師平時用的許多數據分析軟件是學生所不熟悉的,但是對于電腦的硬件和程序,教師確實了解地不夠,如果將學生對于計算機的這種興趣加以引導,那么事情也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都不一樣,教師的確是教書育人的,但是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教師的目的不僅僅是將學生“教會”,更重要的是要將學生“教好”,那么學生以后的方向選擇第一依據自然是興趣愛好,作為教師也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取得成就。
(3)模式創新,緊跟發展。有許多課程的授課方式過于陳舊,使得學生感到枯燥,進而失去學習的興趣;作為教師不能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教師的引導。例如,傳統的微生物教學就是理論和實驗的簡單結合,在課程安排上往往會忽略理論課和實驗課的時間間隔,學生的專業課學習非常多,如果不及時復習,繁雜的知識點就會被混淆甚至忘記,那么在上實驗課時,如果教師不加以回顧就會使學生在做實驗時感到云里霧里、不知所措,如果將理論課搬進實驗室,在學習理論的時候還可以一邊聽、一邊動手摸索,自然會使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且思考問題,而在實驗中那些注意事項又是最難記憶的,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加深印象。少開一門課程,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一種減負。
教學要以學生的原始才能為基礎。通過對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習主體的科學、客觀分析確定教學模式,而不是以教師的主觀判斷或經驗為基礎來確定教學模式。以往教學模式,教師只是在不折不扣地慣徹執行教學大綱,教師更多研究的是如何傳授好教材的知識內容,無形中教師自己演變成了教科書的“傳聲筒”。因此,教師的個性教學創造性很難體現,這也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如何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才是當下教學改革的重點。
[1]馮露,亢一瀾,王志勇,等.基于問題學習的探究式教學改革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76-180.
[2]秦煒煒.翻轉學習:課堂教學改革的新范式[J].電化教育研究,2013(8):84-90.
[3]姚利民,段文彧.高校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13(8):60-64.
[4]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2.
[5]王鑒,王明娣.大學課堂教學改革問題:生活世界理論的視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77-83.◇
ReflectionsonReformingtheTeachingReformundertheTraditionalLine
SHIXuewei,WANGBin,*ZHENGXiaoji
(FoodCollegeofShihezi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832000,China)
With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information,itisaquestionofwhetherthetraditionaloffline educationmodelcancontinuetoleadintheeducationfield,whichisofgreatconcerntothecurrenteducationalcircles.
offlineeducation;malpractice;reform
G640
A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7.04.049
1671-9646(2017)04b-0075-02
2017-02-12
史學偉(1980—),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食品科學生物技術。
*通訊作者:鄭曉吉(1982—),男,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食品科學生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