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海洋生物功能性脂類的研究進展

2017-02-03 07:11:22董詩婷陳弘培趙慧陳珍金劉斌曾峰
農產品加工 2017年13期
關鍵詞:研究

董詩婷,陳弘培,趙慧,陳珍金,劉斌,3,曾峰

海洋生物功能性脂類的研究進展

董詩婷1,2,陳弘培1,2,趙慧1,2,陳珍金1,2,*劉斌1,2,3,*曾峰1,2

(1.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農林大學海洋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2;3.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

隨著人類對海洋的探究越來越深入,海洋中蘊藏的對人類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質或功能性成分逐漸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從海洋細菌、真菌、微藻、魚類、貝類、大型海洋動物中分離提取的海洋功能性脂類,因其來源廣泛、功能多樣、具有巨大的生產與科學應用價值,已經成為當今的研究熱點。通過綜述海洋功能性脂類的來源、提取分離方法與功能特性,對其發展前景進行展望。

海洋生物功能性脂類;多不飽和脂肪酸;制備;功能

功能性脂類主要分為2類[1]:一類是ω-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ω-3PUFA),從碳鏈的甲基端開始,第1個不飽和雙鍵位于第3位碳原子上。主要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ecosahexaenoic acid,DHA);另一類是ω-6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即第1個不飽和雙鍵位于第6位碳原子上,主要有亞油酸(Linoleic acid,LA)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等。其中,亞油酸和α-亞麻酸在體內無法合成,只能從外界攝取,又稱必需脂肪酸。ω-3和ω-6系列PUFAs在許多方面互相制約,協同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近100多年來,功能性脂類從首次被命名到發現與抗血栓等心血管疾病形成有關,再到證實EPA和DHA等長鏈PUFAs可促進大腦及視力發育等作用[2],大大促進了生物活性脂類研究的發展,逐漸成為功能性食品等領域的研究熱點。

海洋是生命起始的地方,同時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屏障,是覆蓋于地球表面的“藍色領土”,占地球總面積的70%左右。海洋由于其獨有的生物多樣性和高度復雜的地理環境,孕育出豐富多樣的生物種類,僅當下記錄在冊的海洋生物種類就多達40萬種[3]。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海洋中發現了近1萬種海洋天然物質,而且在這些天然物質中,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有200多種[4]。據了解,海洋生物活性物質主要涉及微量元素、海洋藥物、海洋生物毒素、生理活性物質和生物功能材料等5類[5]。

海洋中蘊含的生物活性物質,如抗菌肽、心血管活性肽、抗氧化因子、抗腫瘤因子、DHA、EPA等化合物,是未來開發食品、藥品、動物飼料、化工材料的巨大寶庫。其中,海洋生物脂類被發現具有特有的功能特性,因為海洋環境的特殊性,導致海洋生物脂類的化學結構、作用機理、功能特性等方面與陸地生物脂類具有顯著的差異,從海洋生物中獲得天然脂類,是未來的重點研究方向。

1 海洋生物功能性脂類的來源

從海洋細菌、真菌、微藻、各種魚類,以及大型海洋動物中分離提取海洋功能性脂類,具有巨大的生產與科學應用價值。就目前的技術而言,海洋功能性脂類主要集中于魚類、藻類、貝類這3類海洋生物。功能性脂類主要包括脂肪酸、磷脂、固醇和甘油酯等,如今海洋功能性脂類由于自身特有的生理功能,如抗腫瘤、降血脂、增強智力、預防改善代謝綜合征等,而備受人們關注。

2 海洋生物功能性脂類的制備

2.1 提取方法

從魚類、藻類或貝類中獲得油脂的制備工藝主要包括傳統制備工藝,如壓榨法、溶劑法、蒸煮法、淡堿水解法,以及現代制備工藝,如酶解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等。隨著海洋生物脂類提取技術的發展,傳統制備工藝提取率低、提取品質差,而現代制備工藝中的酶解法由于其高效簡便而廣受關注與使用。在選擇提取方法時,應考慮提取率高低、工藝控制難易程度、操作條件是否會破壞油脂的某些性質功能等方面,根據提取對象選擇合適的制備工藝。目前,我國常用的海洋生物油脂提取方法主要是淡堿水解法和酶解法。淡堿水解法是水產品加工較為常見的一種方法,其稀堿液水解脂肪組織中的蛋白質,破壞蛋白質與油脂的結合,使生物油脂得到的釋放分離。此法具有提取率高、生產成本低、脂肪酸含量少等優點。傳統的稀堿水解法是用NaOH和NaCl,雖工藝已經相當成熟,但提取過程中產生的鈉鹽含量高,不能進一步利用,易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6]。蔡彬新等人[7]在傳統淡堿水解法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利用鉀鹽提取魚油,在對提取品質無較大影響的同時,魚油提取率達到83.03%,并解決了傳統方法的廢棄物污染問題,可充分利用廢液與魚產品加工的下腳料,增加附加效益。現代制備工藝中,酶解法是利用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從而專一并高效地破壞海洋生物組織中蛋白質與脂肪的結合關系,使油脂得到釋放。劉國艷等人[8]利用單因素試驗和響應面試驗,優化了小黃魚內臟魚油的提取條件,以提取率為指標。結果表明,在料液比1∶5,堿性蛋白酶添加量1 100 U/g,酶解溫度50℃,酶解時間2.5 h的條件下,魚油的提取率為72.21%。張雨倩等人[9]采用復合蛋白酶對海洋微藻藻油進行提取,確定最佳工藝參數為料液比1∶25,加酶量2%,提取溫度45℃,酶解時間2 h,在此條件下藻油提取率為17.1%。由于使用的原材料和不同蛋白酶的酶切位點不一致,造成試驗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酶解法因作用條件溫和、提取率高且品質好,同時蛋白酶水解后的水解液含有大量短肽和氨基酸,可以充分利用,是水產原料中較好的提取方法[10]。酶解法和淡堿水解法的提取原理基本相同,但就提取率而言,酶解法略高于淡堿水解法,但油脂品質低于淡堿水解法,且酶解法的成本較高[11]。總的來說,這2種方法較于物理提取法出油率高、工藝條件溫和、提取的生物油脂品質好,在水產品油脂提取方面具有較大的使用率和發揮空間。

2.2 分離純化

脂肪酸是脂肪的主要組成成分,目前主要是從富含脂肪的魚肉和魚肝中提取油脂,并從油脂中獲得DHA和EPA等脂肪酸。

從海洋動植物中富集純化脂類的方法主要有尿素包合法、低溫結晶法、分子蒸餾法、硝酸銀絡合法、超臨界CO2萃取法、脂肪酶濃縮法[12],其中尿素包合法和超臨界CO2萃取法因操作簡單、純化程度高而廣泛使用。

尿素包合法是根據脂肪酸的不飽和程度和碳鏈長度的不同進行分離,尿素與生物油中的飽和脂肪酸和低度不飽和脂肪酸形成包合物后可以去除,從而使α-亞麻酸、DHA與EPA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提取出來。杜起光等人[13]運用尿素包合法對魚油中的DHA和EPA進行富集,得出最佳純化工藝為脲脂比2.5∶1,反應溫度55℃,結晶溫度0℃,結晶時間1 h。陳新新等人[14]應用了尿素包合法和KNO3溶液絡合萃取相結合的方法,對紫蘇油中的α-亞麻酸進行分離純化,使得α-亞麻酸純度達到99.08%,回收率為39.24%。劉書成等人[15]以精制蛇鯔魚油為原料,采用KOH-CH3CH2OH溶液進行皂化制備混合型脂肪酸,并以DHA和EPA的含量為指標研究尿素包合富集DHA和EPA的工藝過程,確定優化最適條件,并在該條件下進行一次性包合后,液相產物中DHA和EPA總含量從原料魚油的17.90%提高到69.74%。尿素包合法操作方便、所需設備儀器簡單、成本低、反應條件溫和,能在常溫下進行抽濾,并能生成穩定結晶,保留功能性脂類的生理活性,因而被廣泛應用。

超臨界CO2萃取(Supercritical CO2extraction)的分離原理是利用超臨界流體的溶劑化特性與不同組分,在超臨界流體中的溶解能力或分配系數的差異進行溶質組分分離。在提取魚油中DHA和EPA的工藝中,由于CO2是安全無毒的惰性氣體以及具有適宜的臨界溫度和壓力等優點,故常用作流體,當壓力達到臨界值時(1 000-2 000 psi),大多氣體有良好的溶解性。崔偉斌[16]基于超臨界CO2萃取法,結合色譜法,以乙酯化魚油為原料探索了DHA和EPA的分離純化工藝,結果表明萃取溫度梯度40~90℃,萃取和色譜分離壓力14 MPa,CO2流速100 mL/min,以硅膠為色譜柱填料,色譜分離溫度40℃,分離純化的效果最好。馬媛等人[17]研究了用超臨界CO2萃取法從扇貝內臟中提取脂質,通過正交試驗確定最佳條件,并與索氏提取法相比較,結果證明超臨界CO2萃取法的提取時間更短,而且可以避免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所以更適合不飽和脂肪酸的提取。超臨界流體CO2萃取技術可同時進行萃取和分離,可有效分離差別較大的長鏈脂肪酸和短鏈脂肪酸,并且操作條件簡單溫和、無溶劑殘留,但由于其操作設備昂貴,無法進行廣泛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現有的富集純化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工業化生產的需要,因此根據分離的需要,通常將2種或2種以上的方法聯合使用,以此提高功能性脂類產品的純度和回收率,提高經濟效益。

3 海洋生物功能性脂類的功能

3.1 抑制腫瘤

目前已有諸多研究證實,海洋功能性脂類在治療腫瘤方面有一定的效果。根據長期的流行病學研究揭示愛斯基摩人的癌癥發病率很低,這與當地人常年捕食海洋產品有關,而海洋產品中被發現含有大量的DHA等多不飽和脂肪酸[18]。一份針對9萬多名日本受試者的研究也顯示,大量食用魚類或含有ω-3PUFAs的產品均可降低人類肝臟細胞癌變的概率[19]。也就是說,海洋活性脂類與抑制腫瘤的發生密切相關。從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能影響腫瘤細胞的生長、增殖、分化和凋亡,其抑制腫瘤的機制是通過激活Caspase蛋白酶、致線粒體膜損傷、調控惡病質因子的表達等方面參與腫瘤細胞的增殖分化過程。早期研究表明,提取河豚魚肝臟的脂質成分作為臨床藥物,對腫瘤患者可起到鎮痛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轉移。在代謝水平上,王占有等人[20]使用不同濃度的DHA和EPA處理腫瘤細胞時發現,ω-3PUFAs可明顯抑制人肝癌細胞HepG2的增殖率與存活率,呈一定的劑量依賴性。作為脂質過氧化的天然底物,DHA和EPA過氧化產生的脂質過氧化物及自由基能控制縮短染色體的端粒,有效加速腫瘤細胞的凋亡。在基因水平上,ω-3PUFAs可抑制腫瘤侵襲基因IGF-1和IGF-2的表達[21],以此降低腫瘤細胞的增殖率。Esev P O等人[22]在研究中表明,DHA和EPA可顯著抑制前列腺癌細胞的增殖,增加促凋亡蛋白基因的表達。在免疫方面,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ω-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影響胃癌治療的作用機制可知,ω-3PUFAs可通過降低致炎因子1L-1β和IL-6的表達,降低腫瘤細胞的表達[23]。

此外,從海洋生物中提取的甾醇化合物也具有抑制腫瘤的活性,從海鞘中分離出的5,8-環二氧甾醇,經細胞毒性試驗表明可抑制乳腺癌細胞(MCF-7)的增殖[24]。諸多研究表明,海洋生物細胞膜和原生質中存在的磷脂具有抗腫瘤功能[25]。海洋功能性脂類,無論從生物代謝水平、基因水平還是免疫調節水平,都參與了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凋亡等過程,若將海洋功能性脂類聯合化療藥物,可達到化療增敏作用。可見,海洋功能性脂類對開發抗腫瘤藥物、進一步探索腫瘤致病機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繼續在臨床上得到驗證與突破,并對最為安全有效的攝入量進行研究,加以充分利用是當今科學界應該聚焦的重點。

3.2 降低血脂

高血脂癥,即血漿中的總膽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超出正常濃度,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濃度過低,繼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血栓等癥候的一種疾病,已經成為當今世界高致死率的主要疾病。一般情況下,LDL與極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超出人體正常水平時,極易造成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誘發血脈硬化以及血栓[26]。而海洋活性脂類(如ω-3PUFAs)可以有效防止上述情況的發生,尤其是EPA等物質可抑制內源性甘油三酯和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清TC,TG,LDL和VLDL等致動脈硬化因子的含量,減少動脈內膜的厚度,故攝入適量的PUFAs(如EPA等)物質能有效降低血脂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27]。DHA以及EPA還可以促進卵磷脂-膽固醇酞基轉移酶的產生,提高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和抑制肝內皮細胞脂酶的活性,改善血液循環,稀釋血液黏度,抑制膽固醇的積累,能夠有效緩解甚至治療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

除了PUFAs,磷脂和甾醇類物質同樣具有調節血脂濃度、防止冠心病及腦血栓的發生等功能。許艷萍等人[28]以大黃魚魚卵為受試對象,建立高血脂癥小鼠模型,證實喂養飼料中磷脂含量越高的試驗組,小鼠血清中的TC,TG和LDL-C水平下降越顯著,而有效提高了HDL-C水平,說明大黃魚魚卵磷脂對高血脂癥有顯著抑制效果。另外,從褐藻中提取出巖藻甾醇及其同系物馬尾藻甾醇和異巖藻甾醇均能夠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29]。

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降血脂作用已經基本得到認可,將海洋生物的活性成分添加到食品或藥物中,可大大預防心血管疾病,是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繼續探索海洋功能性脂類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機制勢在必行。

3.3 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世界性高發疾病,目前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病、腫瘤之后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慢性疾病,其發病機理是人體因缺乏胰島素或胰島素抵抗的因素。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統計,2013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3.82億人,估計到2035年將有5.92億人患糖尿病,T2DM占總病例90%以上[30]。

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是服用西藥和注射胰島素,但價格昂貴、副作用大,因此開發具有高效低毒的降糖天然海洋藥物是國內外學者關注的重點。脂肪酸在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利弊與否尚無定論,但多不飽和脂肪酸被多項試驗證實,能夠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多不飽和脂肪酸能夠抑制內源性脂質以及脂蛋白的合成,而且人體細胞內的促炎因子信號途徑與胰島素信號通路之間存在交叉,可以抑制胰島素信號途徑[31],以此達到降血糖的效果。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和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已推薦糖尿病患者增加ω-3PUFAs在飲食中的比例[32]。DHA和EPA可以改變細胞膜脂肪酸的組成,從而影響細胞膜的流動性及其他的性質,促進細胞代謝的修復,因而對防治糖尿病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此外,有研究結果顯示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能夠顯著上調糖尿病小鼠肝臟中PI3K/PKB信號通路的基因表達,通過抑制GSK-3βmRNA表達,促進肝糖原的合成,以此有效抑制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發生,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代謝平衡[33]。另外,共軛亞油酸被發現能提高干細胞中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恢復葡萄糖耐受性,從而對糖尿病具有防治作用[34]。

3.4 增強智力

DHA是人體生長與大腦發育必不可少的物質,被稱為“腦黃金”。Van De Lagemaat M等人[35]對早產嬰兒進行對照試驗,結果顯示與喂以含0.2%DHA,0.4%AA的普通奶粉和純母乳喂養的新生早產兒相比,服用含0.4%DHA和0.4%AA配方奶粉的早產嬰兒體內紅細胞中DHA含量明顯較高,而紅細胞DHA含量不僅是人體長高和體重增加的“促進劑”,而且能夠增強嬰幼兒的敏銳性。DHA是神經系統細胞生長和維持的主要成分,在人體大腦皮層中含量高達20%,細胞膜磷脂吸附DHA后,增強了細胞膜可塑性,導致神經遞質的傳遞性和神經細胞的活力大大提高,因而大腦的記憶力和智力增強,所以DHA對嬰幼兒智力的發育、記憶的形成至關重要。此外,有關研究已證實DHA可維持腦功能、延緩腦老化、能夠改善大腦供能狀況,因此對萎縮死亡的腦細胞具有顯著修復作用[36],從而幫助治療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老年人。

為探討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LD)兒童智力結構與高度不飽和脂肪酸之間的關系,有研究利用中國韋氏-兒童智力量表和逐步回歸分析DHA,EPA,AA與智商的相關性,結果顯示LD組DHA和EPA平均1 d的攝入量均低于對照組,說明LD兒童的特征與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不足有重要關系[37]。在研究ω-3和ω-6脂肪酸水平對智商高低學生體內的差異性中[38],IQ>135學生體內EPA,DHA,AA以及ω-3PUFAs水平明顯高于IQ<90的學生;而亞油酸水平以及ω-6/ω-3PUFAs比例明顯低于IQ<90的學生。上述研究均表明,功能性脂類對學生智力的發育影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魚油、藻油以及絕大多數海洋瓣鰓綱貝類中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是嬰幼兒、老年人和腦力工作者必不可少的食物。如今市面上已經先后出現了許多強化DHA的配方奶粉和保健食品,可滿足嬰兒大腦發育的需求,幫助緩解老人的記憶退化。

3.5 抗菌抗炎癥

以DHA和EPA為主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在多種炎癥疾病的治療均有不錯療效[39],其主要機理為通過競爭性抑制作用,減少AA產生的致炎因子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同時促進白三烯B5(LTB5)的合成,從而減少炎癥的產生。早期的研究證明,從小球藻中分離出的小球藻素(Chlorellin),這一脂肪酸混合物具有抗細菌和自身毒性的功能[40]。臨床醫學評估發現,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服用魚油,能夠明顯緩解關節痛的癥狀。甾醇類化合物可抑制COX-2誘導作用的表達,阻礙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誘導小鼠巨噬細胞產生炎癥介質前體,以達到抗炎效果[41]。除此之外,從貝類中提取出的β-谷固醇、菜油甾醇也具有消炎作用。Stabili等人從長松龍須菜中提取出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作為天然的抗生素來源,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2-炔基脂肪酸被證實可抑制三酰基甘油的合成,從而抑制真菌活性。

3.6 抗瘧活性

瘧疾是因感染瘧原蟲引起的一種蟲媒傳染病。該疾病具有傳染性,主要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流行,每年因瘧疾死亡的人數高達60萬人。常用的抗瘧疾藥物有:①喹啉類,包括甲氟喹、奎寧;②青蒿素類衍生物;③葉酸代謝抑制藥,如乙胺嘧啶;④抗菌藥類,如四環素。現階段治療瘧疾的可用藥物少,且不能將患者體內瘧原蟲完全徹底地清除,抗瘧藥物還在研發尋找中。海洋生物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被發現具有抗瘧活性,ω-3族和ω-6族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不飽和程度與抗瘧活性成正比,而且DHA是脂肪酸中抗瘧活性最高的一種,在20~40 μg/mL質量濃度范圍內即可讓90%以上的瘧原蟲死亡[34]。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報道稱十八碳脂肪酸具有抗瘧性,劑量在200 μg/mL時能抑制被單體瘧原蟲感染。海洋生物中的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在不傷害宿主細胞的前提下,通過消滅瘧原蟲烯酰ACP還原酶的活性從而抑制瘧原蟲。

3.7 其他功能

除了上述功能外,從海洋生物里提取的油脂中發現油酸、DHA等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肥胖小鼠的體重和臟器指數,抑制脂肪堆積,具有顯著的減肥作用[42];DHA和EPA可以有效改善人體的免疫調節功能,增強機體抵御內毒素的能力[43]。同時,充足的DHA可以有效防止視網膜血栓的產生,阻止脂質滲出,維持視網膜對光的敏感性,從而改善視力[44]。

4 展望

海洋被稱為“地球儲蓄庫”,我國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但還有很大一部分等待人們去認識與開發。因此,以魚類、藻類和貝類資源為物質基礎,以生物工程為技術手段,在食品、飼料、醫藥、化工和化妝品等行業生產出大批量具有重要價值的產品,應該成為學術界和商業界共同奮斗的目標和方向。目前,我國對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進展,但海洋功能性脂類這一方面的研究還有很大的空白,利用高新技術對海洋功能性物質尤其是海洋活性脂類的研究和開發還處于初始階段,對其高效綠色提取、功能特性、作用機制及結構與功能的構效關系等方面還有很多不明朗之處,需要進行深入的探索與實踐。

由于大多數海洋生物體內存在的功能性物質含量極其稀少,用現有的海洋生物作為開發資源是相對不容易的。因此,提高對海洋活性物質的檢測水平和技術是現階段的重要任務。當前,全世界已經開始加大力度進行海洋功能性物質的研究,我國相關部門應該健全相應的管理機制,更重要的是加大資金的投入,不斷引進具有研發意識的人才,加快海洋數據庫的建設,從而能夠不斷推動海洋生物的研究,進而為人類謀福利。

[1]李赤翎.栝蔞子功能性脂類的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0.

[2]孫翔宇,高貴田,段愛莉,等.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2,33(7):418-423.

[3]陳曦,陳秀霞,陳強,等.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研究簡述[J].福建農業科技,2012(2):83-86.

[4]張明輝.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研究進展[J].水產科技情報,2007,34(5):201-205.

[5]艾沙·努拉洪,再乃甫·沙力克.海洋天然藥物的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29-30.

[6]劉峰,劉春娥,王聚.正交試驗法優化大麻哈魚脂肪線中魚油的提取工藝[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7):15 061-15 063.

[7]蔡彬新,周逢芳,張蘭香,等.鉀法提取大黃魚內臟魚油工藝研究[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3(6):85-89.

[8]劉國艷,徐鑫,陳晨,等.酶法制備小黃魚內臟魚油及其脂肪酸含量的測定[J].食品科技,2011,36(6):160-162.

[9]張雨倩,張婧嫣,楊淑暖,等.海洋微藻藻油的提取工藝研究[J].食品工程,2016(1):56-58.

[10]楊小克.魷魚內臟的魚油提取工藝及綜合利用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2.

[11]涂宗財,張朋,王輝,等.草魚魚油鉀法提取及其脂肪酸組成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2012,36(4):367-372.

[12]吳瑩瑩.鱈魚魚頭中魚油的提取及EPA和DHA的分離純化技術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6.

[13]杜起光,王志祥,田龍.尿素包合法富集魚油中的EPA和DHA的工藝研究[J].化工時刊,2009,23(9):13-15.

[14]陳新新,王昌祿,李風娟,等.紫蘇油中α-亞麻酸的分離純化[J].天津科技大學學報,2012(4):17-20.

[15]劉書成,李德濤,歐冠強,等.尿素包合法富集蛇鯔魚油中EPA和DHA的研究[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08(3):61-65.

[16]崔偉斌.基于超臨界流體萃取-色譜法提純魚油中EPA和DHA[G]//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摘要集.北京: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2016:1-4.

[17]馬媛,王璐,孫玉梅,等.超臨界萃取法提取扇貝內臟脂質的研究[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6,32(9):156-159.

[18]孫靜文,莊則豪.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抗消化道腫瘤作用[J].廣東醫學,2011,32(18):2 485-2 488.

[19]Sawad N,Inoue M,Iwaski M,et al.Consumption of ω-3 fatty acids and fish reduces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Gastroenterology,2012(7):1 468-1 475.

[20]王占有,李瑞芳,劉現立,等.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人肝癌細胞HepG2增殖及SOD、MDA的影響[J].中外醫療,2009,28(21):23-24.

[21]王磊.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結腸癌治療作用機制的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3.

[22]Eser P O,Vanden Heuvel J P,Araujo J,et al.Marineand plant-derived omega-3 fatty acids differentially regulate prostate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J].Molecular and Clinical Oncology,2013(3):444-452.

[23]柳欣欣.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胃癌治療作用機制研究[D].北京:北京協和醫學院,2010.

[24]蔡路昀,年琳玉,呂艷芳,等.海洋生物活性物質主要功能特性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6(12):2-13.

[25]耿麗晶,曲興源,孫竹萍,等.海洋多不飽和脂肪酸DHA抑制腫瘤機制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3,34(22):385-391.

[26]曹萬新,孟橘,田玉霞,等.DHA的生理功能及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油脂,2011,36(3):1-4.

[27]Lopez Huertas E.Health effects of oleic acid and long chain omega-3 fatty acids(EPA and DHA)enriched milks.A review of intervention studies[J].Pharmacological Research,2009,61(3):200-207.

[28]許艷萍,鐘機,包辰,等.響應面法優化大黃魚內臟魚油提取工藝[J].食品科技,2016(4):220-225.

[29]Naveed N.Medicinal uses of red algae and blue-green algae[J].Research Journal of Pharmacy&Technology,2014,7(12):1 472-1 475.

[30]Guariguata L,Linnenkamp U,Beagley J,et al.Global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hyperglycaemia in pregnancy[J].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14(2):176-185.

[31]何天博.DHA抑制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臟炎癥改善胰島素抵抗的機制研究[D].石家莊:河北醫科大學,2013.

[32]侯連國.DHA保護Ⅱ型糖尿病心肌的分子機制研究[D].石家莊:河北醫科大學,2013.

[33]朱昱哲,王靜鳳,詹麒平,等.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促進肝臟糖原合成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3,29(7):975-980.

[34]夏亞穆,王偉,王琦.海洋多不飽和脂肪酸生物活性的研究進展[J].化學與生物工程,2008,25(12):13-16.

[35]Van De Lagemaat M,Rotteveel J,Muskiet A J,et al. Post term dietary-induced changes in DHA and AA status relate to gains in weight,length,and head circumference in preterm infants[J].Prostaglandins,Leukotrienes&Essential Fatty Acids,2011,85(6):311-316.

[36]郭玉華,李飪金.水產品中EPA和DHA的研究進展[J].肉類研究,2011,25(1):82-86.

[37]姚英民,楊明,陳紅武,等.學習困難兒童與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關系[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0,30(4):898-899,902.

[38]周婷婷,彭詠梅,王艷艷,等.不同智力水平人群ω-3PUFAs差異及膳食補充對體內脂肪酸組成的影響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1,19(2):124-127.

[39]Kew S,Mesa M D,Tricon S,et al.Effects of oilsrich ineicosapentaenoic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s on immune cell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in healthy humans[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04,79(4):674-681.

[40]王芹.微藻抗菌活性物質的分離純化[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9.

[41]楊帆.海洋動物中甾醇類化合物的研究近況[J].糧食與食品工業,2014,21(1):47-51.

[42]蔣立勤,余陳歡,余勤,等.兩種海洋副產品的脂肪酸組成及其對高脂小鼠的影響[J].食品與機械,2009,25(2):58-61.

[43]呂軍偉.DHA藻油抗氧化特性研究[D].上海:上海海洋大學,2015.

[44]劉芳.酶法催化制備富含EPA和DHA甘油三酯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16.◇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arine Functional Lipids

DONG Shiting1,2,CHEN Hongpei1,2,ZHAO Hui1,2,CHEN Zhenjin1,2,*LIU Bin1,2,3,*ZENG Feng1,2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2.Marine Research Institut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3.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JUNCAO Technology,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

Nowadays,with the more and mor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ocean,the bioactive substances or functional components contained in the ocean have

extensive attention by researchers.Marine bioactive lipids separated and extracted from the marine bacteria,fungi,microalgae,fish,shellfish and large marine animals,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because of its versatility,sources,has great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science.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sources,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methods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bioactive lipids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re also discussed.

marine functional lipids;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reparation;function

TS254.1

A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7.07.020

1671-9646(2017)07a-0059-06

2017-05-24

海藻營養與功能性食品研究與開發(閩海洋高新[2014]17號);福建農林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612014043)。

董詩婷(1996—),女,在讀本科,研究方向為海洋生物功能性脂類。

*通訊作者:劉斌(1969—),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功能性食品、分子營養學、食品生物技術。

曾峰(1984—),男,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碳水化合物化學、海洋生物活性物質、分子營養學。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少妇精品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亚洲午夜天堂| 久久成人免费| 欧美无专区|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九色视频一区| 女人18毛片久久|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www.国产福利| 国产剧情伊人| 日本午夜三级|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婷婷六月色|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国产午夜不卡| 亚洲AV无码一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欧美日韩福利| 国产黑丝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亚洲成年人片| 国产女主播一区|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91视频国产高清|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色婷婷在线影院|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91美女视频在线| 成人国产小视频|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 韩日免费小视频| 国产人人射|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996免费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黄色|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91网站国产|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91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性爱网站|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青青草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