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湖北工程學院,湖北孝感 432000)
融入茶文化的中國傳統設計元素對古典家具藝術形態的影響
李君
(湖北工程學院,湖北孝感 432000)
茶文化數千年經久不衰,有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在幾千年的傳承和發揚過程中,茶文化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走遍大江南北,總能找到一些熟悉的茶文化元素。古典家具作為人們展示文化的一種重要手段,其中或多或少地嵌入了一些茶文化元素,特別是茶文化強調的和諧統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及宗法倫理等思想都在現在的古典家具藝術形態中找到影子。古典家具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從形態的變化上體現了我國數千年的文化變遷,也體現了中國人精神內涵和審美元素的變化。本文筆者主要參考了湖北農村堂屋建筑內部裝飾變遷,希望以小見大,探究傳統的茶文化元素對于古典家具的藝術形態影響。
茶文化;中國傳統;設計元素;古典家具;藝術形態
傳統的茶文化元素的和諧統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及宗法倫理等思想一直都影響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茶文化的和諧統一思想讓古典家具在形態上偏向于勻稱、協調,茶文化的人與自然共生思想讓古典家具形態能夠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茶文化的宗法倫理思想讓古典家具形態上體現了等級、秩序。這些影響是細微的,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明顯,同時這種影響也是復雜的,正如古典家具形態體現的等級、秩序觀念,并不單單是傳統茶文化設計元素作用的結果。中國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統一體,因為茶文化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種載體,文化在根源上的共性不僅影響茶葉也影響古典家具自身的藝術形態,因此,中國傳統茶文化元素對于古典家具藝術形態的影響是依賴于文化本身的傳播和影響力實現的,這種影響結果的體現就是傳統茶文化元素和古典家具藝術形態存在文化元素上的共性。
中國的傳統茶文化強調和諧統一,無論是茶館還是茶具的設計,我們都能看到這種和諧統一的設計元素的存在,而茶道精神核心也在于和諧。這種文化的共性起源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雜合體,儒家所強調入世哲學和道家強調的出世哲學的統一體,無論是入世還是出世都是追求自我的和諧和價值實現。在這種思想的引領下,茶文化和古典家具的藝術形態上都表現出一種勻稱、協調的共性。
就比如,在古典家具的設計上,強烈地要求對稱性。湖北農村堂屋建筑內部裝飾擁有強烈的對稱性,左右對稱、前后對稱、上下對稱。在家具的個體上,左右對稱也是必須要滿足的。同時,古典家具的設計遵循嚴格的比例關系,從整體和局部的比例,再到座椅局部長寬高比例都極其強調勻稱。而且個體必須是符合人體結構,所以協調性的起源是人,座椅的高低、大小首先要滿足人的需求,符合人的使用習慣,從而做到從局部到整體的協調。
還比如筆者曾經在湖北農村堂屋中見到的梨樹燈掛椅,這種椅子的設計非常符合人的身體結構,人完整地坐上去就感覺身體被座椅完全包圍一樣。座椅在整體上體現儒家的中庸思想,四方、中正、中行,座椅的整體重心下沉,體現出一種穩重、端莊之感。這種傳統設計元素同樣在茶具設計上也有體現。
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茶文中,道家思想影響最深,茶道精神所崇尚的和、敬、清、寂,和道家所倡導的與世無爭、清靜無為、無所不容,自然無為有相似的內涵。我們從諸多茶具的設計中可以看到這些思想的體現。而這些茶文化的設計元素也影響了古典家具的藝術形態,這是因為,在和諧統一思想引領下,茶具作為家居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必然在局部會影響到整體。誠如,一個家庭已經擁有了一些強烈呈現了茶文化的茶具,那么為了追求家居裝飾的整體協調性,伴隨著新的家具引入,就必然要考慮原來家具的藝術形態,與之保持統一性,而這種整體性的家具藝術形態逐漸被傳承下來之后,就變成一種獨立的古典家具藝術形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茶文化所體現的傳統設計元素是一種強勢元素,因為茶文化本身具有一套完整的價值體系,這種價值體系具有更加廣泛的社會認同性,那么在一個整體性的家居裝飾中,茶具就表現出一種具有引領性的家具,這種引領性就讓茶文化的設計元素去影響其它家具的藝術形態。
因此,茶文化所倡導的“天人合一”思想必然也在古典家具的藝術形態上有重要的體現。筆者曾經研究的湖北農村堂屋建筑內部裝飾變化,有一種越來越簡單的趨勢,這些家具在形態上逐步地去除掉那些華而不實、多余的裝飾,整體的藝術形態越來越簡練,在很大程度上越來越傾向于保持家具的原生態感。就比如,圈椅在藝術形體的演變過程中,逐步去除掉了早期需要上有色油漆的流程,人們越來越追求家具木材的原生態保留,但是,也會充滿創造性利用這些原生態,就好比,椅子的靠背和扶手曲度都是由木材本身的曲度來控制的,特別是扶手的曲度設計盡可能地保持木材的本身彎曲度,所以扶手讓人看起來非常的自然、圓潤、協調和優雅。還比如,椅子的紋理,紋理就是木材的年輪,古典家具設計者會根據紋理的形態進行協調,讓整個紋理看起來流暢且自然,而不是像早期,會用有色漆蓋過這些紋理。
茶具在早期屬于禮器,也會參與到祭祀,禮器所代表的尊卑有序、等級分明在后期的茶文化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古典家具所體現的等級和秩序觀念直到今天依然盛行,雖然現代社會強調人人平等,但是,長幼尊卑觀念依然普遍存在。就比如,中國傳統設計元素,等級的高低最重要體現就是尺寸的大或者小,皇帝所居住的正殿一定是當時社會最大的,大門的長寬高一定也是尺寸最大的。在家具中,體現等級的也是其尺寸大小,例如,擺在客廳中心或者重要位置的椅子會大一號。特別是宋朝以后流行的太師椅,這種椅子只有在達官貴人家中才有,而且只能是主人或者貴賓才能使用,普通客人使用都是圈椅或者凳子。當然,不僅在尺寸上,在家具的材質和做工上也會體現等級。一般那些稀有的木材才能制作高等級的家具,這些家具的使用也一定是達官顯貴。在古代,宮廷官宦人家使用的家具多是硬木材質,普通人家多使用的多是柴木材質。高等級的家具在制作工藝上也會更加精巧,更加講究,這主要體現在座椅后面的屏風上,一些名家書畫作品,能工巧匠雕刻的屏風可以充分體現主人的尊貴身份。
此外,在宋明理學比較盛行的時候,強調君子之道,君子要行得穩,做得正。這種社會秩序就體現在這個時期的座椅藝術形態上,此時的座椅一般必須方方正正,座椅的靠背和座面一定是呈現九十度,而且座椅的靠背很高,一般人坐上去頭部是不會漏出座椅靠背的,這樣人坐上去才能挺胸抬頭,體現君子之道。當然,這種設計是不符合人體結構學的,所以,現代的家居設計大多數都摒棄了這些傳統,座椅的靠背要適當地彎曲才能讓人坐上去盡可能地放松。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看到傳統茶文化的設計元素對于古典家具藝術形態有諸多影響。主要體現在茶文化的和諧統一思想對古典家具形態勻稱、協調的影響,茶文化的人與自然共生思想影響下古典家具形態“天人合一”思想踐行,以及茶文化的宗法倫理思想影響下古典家具形態所體現等級、秩序。當然,在本質上,傳統茶文化設計元素對古典家具藝術形態影響是通過普世性的思想起作用的,首先傳統的儒家、道家、釋家、法家、明清理學等思想會去影響茶文化,而茶文化的所體現的茶具等具有強勢的設計元素引領作用,這些茶文化所體現的設計元素也會作用于非茶具的古典家具,以至于整個古典家具的藝術表現出了和茶文化相似的元素屬性。不過讓人擔憂的是,筆者在研究湖北農村堂屋建筑內部裝飾變化時候,也發現一些傳統的設計元素在家具藝術形態上有些式微,現代化的東西過多的被嵌入到了家具設計中。筆者這樣的擔憂并不是從家具表面形態上說的,而且看到一些家具違背了基本的價值觀趨勢,正如筆者在文中講的,古典家具的藝術形態從整體上是化繁為簡,越來越簡單,逐步地回歸到家具本身的使用功能上的,古典家具會逐漸摒棄那些華而不實,不具備使用價值和違背人性的東西。但是我們看到,現在的家具藝術形態在走回裝飾品的老路,過多地強調家具的擺設元素,而讓實用性越來越邊緣化,這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一種資源的極大浪費。
[1]陳勃侖,李賽,陳軒.淺談中國傳統元素對現代設計藝術的影響[J].大眾文藝,2015,(08):109.
[2]徐易.探討中國傳統元素對首飾設計的影響 [J].現代裝飾 (理論),2015,(01):140-141.
[3]章建春,吳金燕.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對現代服裝設計的啟示[J].美術教育研究,2013,(23):90-91.
[4]馬建英.淺析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影響 [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2):175-176.
[5]王瑩.國際海報招貼中的“東風西漸”——談中國傳統元素對西方海報設計應用的影響[J].美與時代(上),2011,(04):94-96.
[6]賈艷偉.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對當代設計的影響 [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9,(09):127-129.
[7]張蘭,徐望霓,祝愛玉.中國傳統妝飾元素對當代首飾設計的影響[J].浙江工藝美術,2009,(01):12-16.
[8]陳賀亮,徐曉玲.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對包裝設計的影響[J].中國包裝,2008,(04):26-27.
[9]宋瑞波,鄭蕾.中國傳統藝術元素對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的影響[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03):77-78.
[10]解輝,張曉麗.淺析中國傳統民族元素對現代動漫設計的影響[J].藝術教育,2016,(01):139.
課題項目: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湖北農村堂屋建筑裝飾變遷研究,課題編號:16Q243
李 君(1985-),女,湖北石首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