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現玲,張媛媛
(重慶文理學院林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重慶永川 402160)
茶元素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結合點分析
葛現玲,張媛媛
(重慶文理學院林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重慶永川 402160)
自古至今,茶是中國傳統文化及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當代觀光茶園、茶文化主題公園、茶館、茶文化博物館等園林場所環境的重要載體元素。本文以園林景觀中茶元素的應用為研究對象,重點探討茶元素與園林景觀的結合思路及方法,以期對與茶相關的園林景觀設計有所幫助。
茶元素;園林景觀;結合
茶是我國傳統文化及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當今社會,茶及茶文化滲透到了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興盛,與茶相關的園林景觀也如雨后春筍。各類涉茶景觀環境的設計應將茶文化作為重要元素,深入挖掘其內涵,豐富其表現形式。如何將茶文化與涉茶環境進行充分合理的對接,理清茶文化與茶景觀的關系,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園林景觀中的茶元素,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其物質方面是指茶的種植、培育、采摘、烤制、銷售等具有技術含量的科學技術內容;其精神方面是指茶的品種、品嘗、禮儀、民俗,以及有關飲茶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等人文科學內容[1]。
茶元素在景觀中的運用主要以文化的形式呈現,如茶詩詞、茶藝、茶道、茶畫、茶禮俗、茶史、茶器等等[2]。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與茶相關的詩詞頗多,展示了茶給人們帶來的精神感受及生活哲理[3]。茶藝與茶道是烹飲茶的技藝及在其過程中個體所獲得的心理享受[4]。茶畫,是以茶為主題,以二維圖象的形式展現各種與茶相關的人類活動場景。茶禮俗是茶文化在人們生活中形成的行為規范及風俗習慣,其中以茶為主題的茶俗由于地域、時代、民族的不同,呈現了不同的形式與特色。茶史是與茶相關的歷史典故、歷史名人等。茶器是與茶相關的器具。
2.1 文化價值
隨著我國經濟的興盛,茶文化發展迅猛。與茶相關的活動場所大力建設,在物質、審美、精神等方面極大的滿足了人們的生活要求。通過各種茶事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各地文化交流和溝通,弘揚了茶文化精神及茶文化知識的傳播。茶元素在景觀場所中的運用,滿足了人們對環境的審美和文化的要求。
2.2 經濟價值
茶文化的興盛帶來了茶葉經濟的發展,茶葉的生產加工、銷售以及與茶相關的觀光旅游活動等具有非常明顯的經濟效應。觀光茶園、茶館等旅游休閑活動場所的出現,對旅游經濟產生了非常大的正面影響,更加凸顯了茶元素的經濟價值。
2.3 生態價值
我國茶園面積廣闊,茶樹是經濟、生態兩用林,茶園生態系統是在自然資源的基礎上,經過人們的改造、利用而形成的人工生態系統。茶樹作為茶園景觀設計的主要植物,與其他植物一樣具有吸收CO2和釋放O2的生態功能,同時具有調控氣溫、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態功能[5]。
伴隨茶產業的興盛,與茶相關的景觀環境建設如火如荼,如觀光生態茶園、茶文化主題公園、茶博物館、茶館及旅游景區的環境景觀設計緊緊圍繞茶文化主題[2],結合當地的民俗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茶主題空間。在發展茶主題旅游的同時,讓人們充分了解中國茶文化。
據上述,茶主題園林景觀的建設不僅需滿足大眾休閑、旅游觀光的要求,同時也應充分表現茶文化的歷史底蘊,促進茶文化傳播。
4.1 與地域文化結合,充分體現茶文化
任何景觀設計都應以主題文化為精神支撐,沒有文化內涵的景觀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在進行與茶相關的景觀設計時,應緊緊圍繞茶文化主題,結合當地的民俗風情進行景觀體現。各地區各民族經過歷史的積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俗,其可以作為設計素材為設計師所用。
將地域文化與茶文化進行結合應用于園林景觀中,并將當地的民俗風情在涉茶景觀中體現出來,有助于形成獨具特色的茶景觀環境。在涉茶景觀設計過程中可充分運用茶馬古道歷史、民俗茶藝等地域文化人文等營造了茶文化氛圍濃厚的景觀[6]。如茶資源豐富的云南,茶文化歷史悠久,飲茶民俗多樣,有傣族的竹筒茶、藏族的酥油茶、佤族的鐵板燒茶、白族的三道茶等等,均在景觀設計中進行了情景體現。
4.2 結合景觀要素,提煉運用茶文化符號
通過茶文化符號在涉茶景觀設計上的運用,點綴景觀空間,傳達茶文化精神。茶文化在景觀要素中的應用主要通過茶符號的解構與重構來完成。
4.2.1 景觀建筑與茶文化符號融合
景觀建筑是涉茶環境中的重要設計要素,具有使用、點景的功能。涉茶環境中的景觀建筑應與茶文化相呼應,營造如傳統茶舍、茶棚等突顯茶文化的建筑形象。并將當地具有明顯特色的建筑風格、文化符號與紋飾運用在建筑上,如將門窗做成茶壺口的圓形等,還可以與茶詩詞、茶書畫結合。如福建天福茶博物院的牌坊大門設計,運用了楹聯的形式,結合歷史名人道出茶的歷史,使人們在使用過程中更好地體會茶文化精髓。
4.2.2 設施小品突顯茶文化符號
景觀環境中的設施小品主要包括:廊架、涼棚、景墻、雕塑、座椅、垃圾桶、燈具、標識牌等。
在涉茶環境中,可以利用雕塑、景墻、桌凳等展示與茶文化相關的歷史名人、事件、典故和詩詞;將與茶相關的重要歷史人物事件、茶葉的制作工藝、與茶相關的場景片段、茶器具作為雕塑的素材,來展示茶文化;以景墻浮雕的形式展示與茶相關的文化等;也可以將茶器具直接作為景觀小品點綴于景觀空間;或將茶器具通過抽象、夸張、簡化等手法,形成具有獨特造型的景觀燈或將茶壺改造成桌凳及垃圾桶等方式,在美化景觀環境的同時,體現茶文化。
4.2.3 園路鋪裝融入茶文化符號
進行涉茶環境鋪裝設計時,可以引入與茶有關的紋飾、圖案以及符號,來營造富有趣味和想象力的茶空間。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茶葉試驗基地景觀規劃設計中運用地雕的形式展示了茶藝表演場景、茶詩詞等,獲得良好的視覺體驗。中國茶道講究古樸自然,重在意蘊,因此在鋪裝選材上盡量選擇具有古典樸素特征的材料,如用磚、鵝卵石、瓦片營造的花街鋪地,與茶文化景觀的氛圍契合,體現茶文化內涵。
4.2.4 植物配置體現茶文化精神
涉茶環境中的植物配置,應在考慮植物特性的同時,營造符合茶文化的意境。如根據與茶相關的詩詞歌賦中對飲茶環境的描述,選擇相應的植物種類,營造出“靜”、“和”、“敬”、“清”的茶文化意境;還可將花壇設計塑造成茶器具的式樣,營造茶氛圍。
4.3 結合茶事活動,創造體驗式茶景觀
參與茶事活動,是樂趣也是精神享受。在該過程中,人們可以釋放壓力,獲得身心的放松。涉茶環境中,茶事活動主要包括采茶、制茶、品茶的過程,通過該過程,人們不僅可以體會茶事勞作的滋味,也可以達到陶冶情操和修身養性的目的。茶事活動中,通過茶藝表演也可以更進一步了解茶文化。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以茶文化為主題進行涉茶景觀設計,需要充分挖掘茶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內涵,結合多種表現方法,將茶元素與涉茶景觀緊密結合起來,達到傳承中國茶文化的目的。
[1]康乃.中國茶文化趣談[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6.
[2]何志丹.茶文化的符號學解讀及其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D].湖南農業大學,2009.
[3]王玲.中國茶文化[M].北京:中國書店.1998.
[4]童啟慶.習茶[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1996.
[5]周艷,駱云中等茶園生態系統服務功能[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99-102.
[6]周婷,邵宛芳.淺析茶文化在生態茶園景觀中的表達與營造——以西雙版納大渡崗鄉云寶生態茶園景區設計為例[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5,9(2): 10-14.
第一作者:葛現玲(1984-),女,山東菏澤人,碩士,二級風景園林師,研究方向:園林設計。
張媛媛(1981-),女,重慶人,大學本科,講師,園林工程師,研究方向:園林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