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利
(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河北邢臺 054000)
從茶文化傳播探析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策略
侯文利
(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河北邢臺 054000)
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與儒釋道文化以及民族傳統文化形式不斷地融合,最終構筑博大精深且包羅萬象的茶道精神,對整個民族的性格特征、道德修養、日常行為方式等都產生極大的影響。公共圖書館具有豐富文獻藏品、開展社會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休閑文化時代,如何更好地發展圖書館契合大眾的休閑文化的需求,成為很多學者研究的重點,本文嘗試從茶文化傳播角度探析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在促進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同時帶動茶文化的傳承。
茶文化傳播;公共圖書館;發展策略
中國不僅種茶、飲茶歷史悠久,而且在幾千年文明發展中,將茶飲品上升為一種文化與藝術形態,并對韓國、日本、英國等茶文化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v觀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其在魏晉時期積蓄力量,與儒釋道文化以及民族傳統文化形式不斷地融合,在唐朝初步形成,又在之后的發展中完善,最終構筑博大精深且包羅萬象的茶道精神。茶文化思想和茶道精神,滲透到中國人的骨髓中,對整個民族的性格特征、道德修養、日常行為方式等都產生極大的影響。
圖書館作為傳播知識、傳承文化的重要場所,利于提升大眾的價值取向與道德修養,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文意識的提升,各個省市越來越重視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筆者認為茶文化思想與圖書館的功能與責任具有相似的目標,因此,本文從茶文化傳播角度來分析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策略問題,旨在為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何為茶文化呢?其將茶作為載體來傳播各種文化,不僅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而且蘊藏著我國不同時期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整體上匯聚成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茶文化形成、發展與完善,一方面汲取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成果,人們進一步認識了茶,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受到儒釋道等哲學、美學思想的影響,將茶從物質文化上升為精神文化,使得人們通過飲茶來修身養性、培養審美情趣,完善人生價值取向。[1]茶文化豐富的內涵對社會生活有著重要作用,首先其以德為中心,強調人的群體價值,提倡尊敬友愛、無私奉獻、寬容誠信等道德品質,重視修身養德,重德行而輕利益,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中,有助于平衡人們的心態、解決精神困惑,增強文化底蘊。其次,茶文化幫助人們應對人生各種挑戰,當代社會生活壓力之大、競爭之激烈,人際關系之復雜,給人們精神生活造成極大的負擔,接觸、學習茶文化可以幫助人們放松身心,調整心態,以便更好地應對人生挑戰。第三,茶文化有利于新農村建設。經濟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會風氣不能污濁,道德不能淪喪和丑惡,茶文化傳播,可促進社會進步、新農村和諧發展。第四,茶文化提升人們生活品質,尤其是豐富人們的文化精神。我們知道茶文化包含著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心態文化四個層次,[2]每一種層次都包含著豐富的知識性、趣味性,人們在通過烹茶、賞茶、茶藝表演中豐富精神生活。第五,茶文化促進開放,推動國際文化交流。我國茶葉全世界聞名,從古代開始就遠銷海內外,在當今市場經濟文化中,可以通過開展茶文化節,擴大茶葉的知名度,茶文化具有歷史性、民族性、時代性、地區性與國際性五個屬性,這些屬性匯聚成豐富的知識,成為人類文明的共同精神財富,其也成為影響世界其他民族茶文化的重要因素。
茶文化已成為中國民族傳統文化重要內容,在當代茶文化傳播具有重要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是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基礎。那么如何進行有效地傳播呢?筆者認為其可以與公共圖書館相結合,將茶文化傳播與圖書館發展結合起來,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發揮公共圖書館在促進經濟社會的文化、科學發展等方面社會功能。
將茶文化與圖書館融合,是茶文化傳播的方式之一,有助于茶文化在社會大眾中傳承,也利用圖書館發揮社會功能作用,因此,如何使得公共圖書館更好地發揮其應有作用,更好地服務讀者,是當前公共圖書館發展重要課題。
當前不少學者從理論與實踐層面上研究茶文化與圖書館的結合發展,如惠青,趙茜提倡在高校圖書館中開設茶藝室,突出茶文化內涵與茶道精神,定期舉辦茶文化鑒賞、茶知識講座、茶文化交流以及茶歌舞表演等活動吸引大學生的興趣。[3]鄭良光分析汕頭市圖書館茶文化閱覽室建設的成功實踐,探討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合作機制,發揮圖書館文化休閑功能的作用。[4]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全民閱讀,使其成為了當代社會的重點問題之一,2016年12月國家發布了《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將全民閱讀上升國家戰略高度,引起學者們的高度關注,在黨與國家提出全民閱讀規劃后,圍繞如何開展全民閱讀展開不同角度的研究,大部分學者都認為全民閱讀最關鍵的就是要調動社會大眾的參與積極性,茶文化與圖書館的結合是新時期的新實踐。
20世紀末,世界未來學協會副會長格雷厄姆·莫利托曾預言:2015年之后,人類將從“信息時代”的高峰而轉入“休閑時代”[5],在當代休閑產業與活動蓬勃發展,城市儼然已形成休閑文化系統,各行各業都已休閑文化作為主打,在城市休閑系統中的圖書館自然也逐漸生發出文化休閑功能,筆者認為全民閱讀開展的前提就是要發揮公共圖書館的文化休閑功能。而且從科學發展觀角度出發,圖書館的發展應該按照統籌發展,整合資源,尋求社會合作的方針進行,以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基于這兩方面內容,本文認為茶文化與圖書館結合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目標,下文將重點從茶文化傳播角度分析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
在我國公共圖書館設立茶文化閱覽室,不僅有助于茶文化的傳播,而且更利于發揮圖書館文化休閑功能。其實,當代已有少數公共圖書館設立茶文化閱覽室,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汕頭市圖書館茶文化閱覽室建設為圖書館提供一定價值參考。
圖書館茶文化閱覽室的開展,滿足了我國茶文化傳播與繼承的需求,如前所述茶文化內涵豐富,有助于提升人們的道德修養與審美情操,減輕人們精神困惑。在茶文化閱覽室分類收藏、展覽茶文化各類書籍、文獻、詩歌、美術作品,服裝設計、報紙雜志等突出了文化內涵,營造安靜、舒適個性化、趣味性的閱讀空間,讓受眾在茶香氤氳中體味茶文化中蘊藏的人生哲理、精神意境,進而培養自己更加健康、平和的行為方式,也有助于發揮公共圖書館文化休閑功能,休閑文化已成為當代城市生活的基本需求,休閑空間的營建自然成為城市文化的重點。[6]那么到底何為休閑文化呢?休閑文化就是通過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等各種場所中的一種自我感悟、體驗的過程,其中圖書館具有保存各種書籍文獻、開展社會教育等基本功能,且具有社會性與公益性特征,這些為社會大眾休閑文化的發展搭好最佳的平臺,積極引導大眾悠閑閱讀。
圖書館通過舉行茶藝講座、茶文化鑒賞、品茶論道等各種活動,積極邀請專家、學者們來講課,通過這樣的傳播使得大眾更加了解茶文化,也利于發揮公共圖書館文化休閑服務功能,讓人們在娛樂消遣中放松身心,獲得心靈自由與精神愉悅,更利于人們精神自由與愉悅中感受道德、審美的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地增加文化底蘊,如汕頭市圖書館潮汕工夫茶表演、“金秋茶韻古琴音樂會”、“新春潮汕風情茶會”這些活動為該圖書館搭建了特色的文化平臺,讓大眾在娛樂休閑中體會以茶交友,以茶待客傳統美德,在飲茶中感悟鄉情鄉誼,感悟家鄉源遠流長的茶文化內涵。
無論從茶文化傳播角度,還是從圖書館自身發展角度而言,都要注重大眾傳媒的宣傳作用,尤其在休閑文化時代,電視、報紙、互聯網、新媒體等大眾傳媒宣傳各種休閑文化信息以及活動,但長期以來茶文化傳播以及圖書館宣傳較為單一,尤其是在當代茶文化主要通過茶館載體深入大眾日常生活中,無法全方位展示茶文化深厚內涵。大眾傳媒通過信息傳遞與價值判斷告訴大眾休閑活動與產品,從心理上影響大眾的認識,比如圖書館茶藝表演活動,既是一種休閑娛樂的方式,同時也是蘊藏著深厚的人文知識,引導著大眾進行休閑消費。而且,在互聯網新媒體時代,圖書館應跟上時代的步伐,打造數字化資源,將紙質的文獻轉變成視頻、音頻等電子格式,開通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大眾新媒體傳播茶文化以及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推送相關內容,讓大眾隨時隨地都能欣賞茶文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眾飲茶的觀念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不僅重視茶葉的質量,而且更加注重飲茶環境、氛圍、茶具等文化意境。在休閑文化時代,飲茶從生活基本需求上升為一種藝術的享受、審美的陶冶,這種改變也越來越大眾化、普及化,不再是傳統社會文人雅士小眾化的生活愛好。本文從茶文化內涵以及傳播的角度分析,淳樸的風俗與現代文明結合形成和諧統一飲茶文化,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公共圖書館文化休閑功能的發揮,通過開設茶文化閱覽室、舉行茶藝講座、茶文化鑒賞、品茶論道等各種舉措,為大眾提供豐富文化休閑服務,滿足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1]裘孟榮,張星海.茶文化的社會功能及對產業經濟發展的作用[J].中國茶葉加工,2012(3):42-44.
[2]楊曉華.茶文化空間中的茶席設計研究 [D].浙江農林大學,2011.
[3]惠青,趙茜.高校圖書館開設茶藝室的意義及可行性分析[J].福建茶葉,2016(6):191-192.
[4]鄭良光.取社會合作,發揮圖書館文化休閑功能——以汕頭市圖書館茶文化閱覽室建設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1(4):149-151.
[5]求是理論網.城市經濟的文化發展路徑.[EB/OL].[2010-06-21].
[6]周淑云,趙中華.試論公共圖書館的文化休閑功能[J].黑龍江史志,2011(1):58-59.
侯文利(1977-),女,河北南宮人,本科,館員,研究方向: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