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潔,林芳宇
(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江西南昌 330031)
茶文化在古箏藝術表演中的闡述
陳 潔,林芳宇
(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江西南昌 330031)
中國人飲用茶的歷史已有五千多年,中國茶文化誕生于南北朝時期,在唐宋時期發揚光大,至今已經形成了一種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系統性文化。中國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寫下了關于茶的詩詞歌賦。從古至今,在茶藝表演和飲茶過程中,音樂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飲好茶必有樂”已經成為了茶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古箏最早誕生于戰國時期的秦國,至今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箏是一種聲音非常優美的樂器,在古代就被廣泛的應用,而時至今日,古箏不但沒有衰落,反而在不斷地發揚光大。在古代,古箏表演是一種非常高雅的藝術,經常出現在飲茶和宴會中,在今天其應用更加廣泛,本文主要對茶文化在古箏藝術表演中的闡述進行研究。
茶文化;古箏;古箏表演
茶文化主要象征了一種品德上的高雅和純潔,熱愛茶文化的人往往追求自己的道德品質的高尚,希望可以通過飲茶品茶來陶冶自己的情操。古箏藝術同樣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它作為一種音樂藝術,是茶文化的優秀載體。
1.1 古箏簡述
古箏發源于2500多年前的秦國,是中國傳統的民族樂器,通過彈撥來進行演奏。演奏時聲音非常動人,演奏技法多樣,一架古箏可以演奏出很多悅耳的音樂。古時古箏演奏有很多記載,非常多的歷史文化名人都演奏過古箏。在近幾十年來,很多現代古箏藝術家創作非常多的新型古箏曲和古箏演奏技法,古箏技藝被推上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古箏成為了最被歡迎的民族樂器之一,也涌現了大批的古箏演奏家,他們帶著古箏走遍了世界各地,古箏也因此被世界所接受和喜愛。
1.2 古箏表演中蘊藏的文化內涵
自古以來古箏表演就是一項雅俗共賞的藝術,在中國漫長的古箏歷史中,既有名人雅士彈奏的知名樂曲,也有很多平民百姓自娛自樂的箏曲。古箏一直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它既適合于盛宴的演奏助興,又適用于人們在生活中演奏陶冶情操。中國古代有一個著名的“高山流水”的典故,就是和古箏有著重要關系的:傳說秦朝時有一位著名的琴師伯牙有一次在深山中獨自彈奏古箏曲《高山流水》,有一位樵夫鐘子期靜靜地在遠處聆聽,伯牙很好奇的問他能否聽懂自己彈奏的內容,結果子期果真聽得懂箏曲中的含義,伯牙不禁大為驚嘆,兩人結為知己。至此以后伯牙每年都來到這里給子期彈箏,可是后來子期去世了,伯牙在祭奠過老友之后,傷心地摔了自己的古箏,從此再也不彈。在這個典故中我們可以看到,古箏藝術是一項雅俗共賞的藝術,在古箏表演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演奏者高雅的情操,并且體會到古箏曲中傳遞的美好品質和美好愿景。
2.1 茶文化的起源
茶文化在南北朝時期有了萌芽,在唐宋時期隨著詩詞等文學藝術的發展,茶文化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社會上誕生了很多茶樓,在各種文人墨客的聚會上也開始廣泛的飲用茶葉,茶藝表演也成為了一種獨立的綜合性藝術表演形式,人們也會在彼此的饋贈禮物中大量使用茶葉。茶文化不僅僅是飲茶,它還包括了茶葉種植、茶葉沖泡、茶道觀賞、吟詩作對等一系列的文化內涵,人們也把品茶看作是追求內心寧靜平和的重要途徑,用茶來表達自己內心的高雅寧靜,用茶代表自己的淡泊名利和無欲無求。
2.2 茶文化與音樂文化的融合
隨著人們對茶文化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茶文化的闡釋也越來越系統。從茶葉的種植到茶葉的飲用都有了很多具體詳細的處理方式和要求,在飲茶時也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音樂元素。在很多史料記載中,人們在飲茶時都會有音樂伴奏。自古以來人們就把音樂視作一種高雅的藝術,音樂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還能夠幫助人們樹立高尚的道德品質。茶文化同樣也是一種追求內心寧靜,培養人們高尚情懷的文化形式。所以茶文化和音樂文化的有機融合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在唐宋以后,人們欣賞茶道表演時往往會用音樂助興,將音樂引入茶道也極大的提升了茶文化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品位,非常有利于茶文化的發揚光大。
3.1 茶文化中古箏演奏的特點
古箏演奏往往是采用獨奏的形式,而在展示茶文化時更是如此,古箏演奏者往往是穿著茶服,彈奏著一些高雅清幽的音樂,配合優雅的茶藝表演,使得觀賞者充分感受到茶藝的美好與寧靜。古箏藝術不但是一種聽覺藝術,也是一種視覺藝術。一個成功的古箏演奏者,他的演奏不但充滿了嫻熟的技術,還應該充滿了充沛的感情,使得聽眾隨著他的演奏產生感情上的共鳴,而不僅僅是在聽音樂。人們通過他的古箏演奏能夠感受到茶文化和古箏文化的美好,不知不覺地受到熏陶,被茶文化和古箏文化所打動,不自覺地接近這些優秀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文化道德修養。
3.2 茶文化在古箏表演中的闡述
茶文化的精神內涵主要是寧靜、淡泊、真實和傳承。茶道在表演過程中要保持著寧靜,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看者在內心上都保持著一種寧靜的狀態,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茶道表演和觀賞中。而古箏藝術在表演時同樣處于非常寧靜的狀態,古箏彈奏的樂曲就是非常空靈寧靜的,聆聽者的心靈很容易隨著箏曲的演奏變得寧靜起來,走入古箏的世界,整個身心都得到了極大放松,暫時忘掉生活中的一切不快樂,精神得到了慰藉。茶文化要求人們淡泊明志,不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一些利益的追逐上,從而避免在這個世界中迷失了自我。古箏表演藝術也在傳遞著一種淡泊的精神狀態,我們從古箏曲《高山流水》中就能夠很明顯的感受到那種淡泊,天地之間只有山、水和知己,除此之外的那些物質追求都只是一時之需,只有精神上的收獲才能真正屬于自己。茶文化要求人們在與人相處中力求真實,在做人做事時同樣要坦蕩真實,就如同茶水一樣,一眼就可以被人看到底,做人也要如此。在古箏表演中我們同樣可以感受到那種茶文化的真實,古箏表演容不得一點作假,演奏者一定要有深厚的功底才能夠彈奏出優美的箏曲,而如果沒有經過刻苦的訓練很難做到這一點。
茶文化經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發揚光大,形成了中國特有的茶文化,這是茶文化的一種傳承,更是中國人精神的一種傳承。中國人勤勞勇敢,面對任何困難都不屈服,我們透過中國茶文化就能看到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古箏擁有著比茶文化更加悠久的歷史,古箏藝術表演經歷了兩千多年的發展,無數中國人為古箏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通過古箏創作和表演傳遞著自己內心的渴望,展現著中國人精神世界的美好。茶文化與古箏文化同樣在傳承著中國民族的傳統文化,也在傳揚著中國人的美好品質。在古箏表演中傳遞的茶文化,這也是對茶文化的一種闡述,古箏表演現在已經融入了茶文化之中,成為茶道表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過古箏表演可以更好地陶冶人們的情操并且傳遞茶文化。
茶文化和古箏表演文化在中國有著同樣悠久的歷史,而在發展過程中兩者不斷融合,古箏表演已經成文茶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透過古箏藝術表演我們能看到茶文化的深刻內涵。古箏表演是茶文化最好的載體之一,在未來我們應該不斷發揚茶文化和古箏表演藝術,使得二者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1]卓敏,吳曉蓉.茶藝表演作品編創的理論與實踐剖析----以2010年廣東省冠軍茶藝《江茶言德》為例[J].農業考古,2012(5):113-117.
[2]葉志霞.淺談茶藝表演中的背景音樂田[J]福建茶葉,2015(2)50-51.
[3]朱海燕,王秀萍,米文龍論“千兩茶”茶藝表演環境的設計[J].福建茶葉,2011(2)54-56.
陳 潔(1975-),女,江西南城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學。
林芳宇(1996-),女,江蘇連云港人,本科生,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