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今,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諸多城市將發展理念定位在創意城市上。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在此理念推行中起著主要的作用,其有助于創意城市的構建與發展。但是,傳統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通常沒有重視自身教學同市場的對接,不能跟上當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步伐,不能滿足其市場需求。通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從創意產業集群角度對其實踐教學模式加以分析,力圖通過實踐教學,突破瓶頸,構建培養創意人才的有效途徑,使其能夠跟上創意產業集群發展趨勢。
關鍵詞:創意產業集群;創意城市;人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在全球產業的比重逐漸上升,創意城市成為城市發展新趨勢。傳統產業不斷升級,新技術、新媒體日新月異,在此背景下,設計行業獲得良好的發展平臺與機遇,但是,藝術設計專業也需要適當做出調整,其培養出創意人才才能夠滿足當前市場需求。就創意產業集群而言,當前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一定程度上難以滿足這一產業發展的需求,兩者在銜接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如何有效對接創意產業集群發展趨勢,滿足其市場需求,成為視覺傳達設計培育創意人才的主要關注點。其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大專業實踐教學工作,以此來突破創意人才發展瓶頸。
一、創意產業集群視角下我國創意城市發展的
人才現狀
在文化創意產業以及藝術學科范疇中,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例,其屬于“平面”設計范疇,但是,現今,此專業的設計教育往往過于關注方法以及思維訓練方面。就大多數教學工作而言,在解決創新以及創意設計上,片面強調感性能力培養以及思維訓練這一方式,將其作為滿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主要途徑。這種途徑不能從根本上切實解決視覺符號文化傳播以及交流的關鍵問題。具體來說,創意產業集群視角下創意人才發展現狀為:
(一)學科認知方面
現今,我國若干高校在自身的視覺傳達學科定義上,認知水平依然停留在平面設計傳統學科范疇。針對設計課程,一些高校實施了相關的改革試驗,但是,其改革點僅僅放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上,沒有涉足初級學科的內涵研究以及課程體系的創新,對富有實踐意識、應用技能的創意人才的培養缺乏有效的創新措施,在研究中,對其缺乏必要的關注。
(二)體系建設方面
在當前的藝術類教學中,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例,提出以下特點:綜合性、多元化、實踐性、交叉型。鑒于這些特點,當前的設計觀念、相關理論以及人才培養模式不能充分體現與彰顯上述特點。尤其在實踐方面,缺少以實踐培養為目的的專業課程設計與應用。此外,在跨學科研究上,也較少關注,在文化創意教育專業課程創新上也表現出不足,故而,難以滿足當前社會發展中對于創意人才的需求。
(三)實踐教學環節方面
藝術設計類專業教育目標主要為應用技術型創意人才培養教育,產、學、研一體化教學一直以來是這門學科倡導與遵循的發展道路。但是,在當前,教學工作過多集中在校內外實習環節,尚沒有充分實現產、學、研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面向社會服務互動發展上也有所欠缺。
二、制約創意城市人才發展的主要因素
文創產業的核心發展是人,社會的不斷發展,使視覺傳達設計也成了文創產業中的重要一員,該專業的主要任務便是為文創產業培養專業的人才,尤其是針對藝術設計。國內的文創產業隨著時代的發展也進入飛速發展階段,自2010年開始,文創產業飛速發展,其發展的速度高過同期GDP的增長速度。其整體趨勢蓬勃向上,但是人才的匱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發展,使其進入發展瓶頸期,尤其是針對高校的教育改革,若在其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未能重視人才的發展,那么其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對于文創人才的培養需要專業的人才,尤其是創新型人才,專業以及創新兩者兼備才能為其藝術設計專業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從根本上取決于其創意人才培養的教育問題。
在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的單一以及教學方法的墨守成規,使得對于該專業的教學內容過于死板,缺乏創新意識。教學過程中主要以講授為主要方式,以教為中心,忽視了學的重要性,進而也未能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作用。重視理論,忽視實踐,在項目設計的教學過程中,僅僅依靠模擬練習,缺乏實踐訓練,內容也過于陳舊,與社會脫節,不能滿足社會需要,因此也不具備發展的長期性。目前,對于設計行業的要求,必須是創意性專業人才才能符合崗位要求,各大設計公司對畢業生都有非常高的工作經驗要求,因此實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綜上所述,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更新教學模式,重視實踐與創新,將教學中的實踐與文創產業的社會要求進行有效結合,找到重要的平衡點才能促進行業的發展。
三、創意產業集群下創意城市發展的
人才瓶頸突破的具體措施
(一)改革教師隊伍
藝術設計具有鮮明的應用性特征,因此科技以及生產力對其具有一定的制約性。例如生產的材料,工藝以及施工等各種因素都會對其產生影響,若教師不能在一線對設計進行了解,便不能知其變化,那么對于設計的方法、表現以及觀念都不能與時俱進。在以前的教學中,實踐教學只是針對學生對于設計的實踐方面,而對于專業的設計教師,其實踐和市場設計等方面的經驗,未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學習。鑒于此,在教師隊伍的改革方面,我們不但要重視教師的理論以及實踐等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增強青年教師的社會實踐能力,可將其選派至與專業密切相連的企業,從而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教師培養體系。
(二)加大實驗室建設投入力度
就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而言,實驗室為其中必需的硬件設施之一,從基礎上有力保障教學水平。該專業所具備的實驗室,必須具備相應的程序設備,用于圖像的獲取以及打印,同時這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理論付諸于實踐的最基本方式,同時也有利于其將課堂實踐與校外實踐相結合。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掌握相應的操作技能,爭取將理論付諸實踐,并將兩者進行有效結合,這樣才能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可使其在畢業后快速融入到工作中去。目前,國內大多數高校在實驗室的設計方面并不理想,這也是影響該專業進行人才培養的重要原因,因此學校在教育過程中,必須更新其教育觀念,加強實驗室的建設工作,保證經費以及人員的充足,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對實驗室進行嚴格管理,這樣有利于其運作,同時也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環境。
(三)促進辦學途徑的多元化發展,倡導校企聯合
企業和學校兩者之間的互助,有利于人才的培養,尤其可以為設計專業的人才提供實踐的機會,同時亦可彌補實驗室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在20世紀的20年代,包豪斯藝術院校建立,尤其是其作坊教學,為我們提供了相應的學習素材,拓寬了辦學途徑,同時也使學校與企業的發展互助得到提高。實踐機會的增多,不僅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也可為企業輸送更多的人才。在高校實驗室的建設過程中,雖然設備得到一定的完善,但仍然會受到一定的財力、物力和設備老化等方面的影響,進而影響學校與行業發展的同步,因此校企結合可有效解決該問題。藝術設計行業的發展,也可以高校教育為向導,培養出市場所需的人才,同時注重對教學的創新,進而提高人才培養以及教學的雙重質量。
(四)建立健全工作室制度
根據目前教師的情況,需建立相關工作室以及完善的工作室制度,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及舞臺的延伸都離不開工作室,同時亦可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踐機會,使其能夠快速地適應社會環境,發揮其專業水平。針對工作室制度的完善,眾多高校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對于工作室制度的管理,還需進行宏觀控制,避免設計產權以及偏移教學等問題的產生,工作室制度的完善,才能有效保證師生雙方的權益。
(五)積極組織設計比賽,強化實戰訓練
課程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在于教學雙方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的積極性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興趣以及創造能力,而競賽評比便是提升學生能力的重要方式。在設計比賽的過程中,不但可以有效拓寬師生的眼界,而且還可以使雙方在比賽中進行學習;同時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層面,而且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進而提高其設計方面的能力。綜上,高校在針對藝術設計的教育過程中,必須對其給予相關政策以及經費的支持,建立起相應的激勵機制,這樣才能打造出堅實的團隊,提升學校的影響力,同時為學校樹立良好的形象。
(六)適當增加設計課題實踐在課程教學中的比重
在視覺傳達專業的課程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二者不可或缺,教師可以進行設計課題的實踐,使學生不僅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還可以與相關案例進行結合,與行業發展并行。設計課題屬于實踐操作,在完成過程中,學生不僅僅要對社會進行考察討論,同時還需完成實驗室的操作以及課程的研究。這樣才能保證課題的高效完成,從而對學生的能力進行鍛煉,提高其創造以及設計能力,同時尋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尋找最優路徑,進而達到培養創意城市發展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爽.文化創意產業下視覺傳達專業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J].大眾文藝,2014,(09).
[2]李文婷等.文化創意產業對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改革的影響[J].藝術科技,2015,(11).
[3]趙勤,李鴻祥,賀蘭雪.基于文化創意人才培養下的視覺傳達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6,(15).
作者單位:
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