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重慶市401331)
藝術通感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運用分析
張磊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重慶市401331)
藝術通感在茶葉包裝設計中廣泛運用,這種藝術形式不僅讓我們覺得耳目一新,也讓消費者對包裝設計有著心理情感上的變化。在茶葉包裝設計創作與鑒賞過程中,通感不僅僅表現為各種感覺相互滲透或挪移,更表現為藝術表象的疊加與情感的溝通,并對茶葉包裝設計產生新的審美意象。藝術通感的表現形式是多方面的,本文對藝術通感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運用分析,從“形”、“色”、“質”的角度闡釋了茶葉包裝設計的方法與技巧,讓消費者對茶葉包裝設計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藝術通感;茶葉包裝;設計運用
1.1 藝術通感的闡釋
通感是一種修辭手法,又稱為“移覺”,人有五覺即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通感使人的感覺相互溝通、轉移。藝術通感是一種藝術設計的方法,也是藝術感知的渠道。在設計藝術中,創作者各種感覺相互挪移、轉化、滲透、互通,通過感知、表象、意象層層深入,將自己的各種生理感受與心理感知融入藝術設計中,融會貫通,既豐富了藝術設計的視覺語言,又深化了受眾的審美感受。[1]
1.2 藝術通感對茶葉包裝設計的啟示
茶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一種傳統的飲品,茶葉包裝設計不僅要考慮影響購買銷售的視覺效果、儲存流通的質量保證,還要挖掘茶葉包裝所體現出的文化內涵,茶葉包裝設計是茶葉產業的重要環節。
在茶葉包裝設計中,藝術的表現手法多種多樣,通感不僅在視覺上帶來沖擊,也影響著人們心理上的變化。茶葉包裝設計的核心要素是視覺化的意向表達,茶葉包裝的視覺藝術形式主要包括包裝結構造型、包裝圖形圖案、包裝色彩設計及材料的應用。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研究人生理感受的形式與特征,用視覺藝術語言來表達人的各種感官體驗,是茶葉包裝設計中視覺溝通的有效途徑。[2]文化性與情感性是茶葉包裝設計的重要方向,理解并研究人們心理感受,找尋與文化、情感相鏈接的視覺語言進行描述與傳播,從而實現消費受眾與茶葉包裝、產品本身、甚至品牌的情感對接是茶葉包裝設計活動的重要目標。藝術通感可以將生理感受、心理感知與藝術審美相結合,設計者運用視覺藝術語言來轉譯人的各種生理感受和心理感知,從而構建起茶葉包裝形態與消費者內心情感的溝通。茶葉包裝設計中視覺藝術語言的通感轉譯,能突破各種設計形式的局限,豐富作品本身傳遞的審美情趣,增強包裝設計的藝術效果。
茶葉包裝設計中“形”是最主要的視覺語言,包括包裝造型設計、圖案、圖形、構圖等設計元素。茶葉包裝造型主要是包裝的形狀與結構,為了方便運輸,一般茶葉包裝結構是規則的幾何形體,如長方體、圓柱體。有時為了形象地傳遞茶葉產品的特征、宣傳品牌效應,藝術通感在造型上的運用往往達到較好的視覺效果,如臺灣茶笑怡的包裝設計,設計者根據茶葉品牌主題傳播需要做異形結構設計,采用六角冰晶的包裝造型十分獨特。茶笑怡是臺灣的本土品牌,此次推出的一款冷泡茶,用冷水即可將茶葉泡開,該包裝設計外觀造型仿佛雪花般,六角冰晶結構完全采用全卡榫無膠設計,自然環保,結合清新的色彩,為夏日的炎熱帶來絲絲涼爽。[3]茶葉包裝通過獨特造型視覺要素傳遞出味覺、溫度等心理感受,正好與產品特性相對接。同時優雅的包裝造型可用作裝飾或收納功能使用,一舉兩得。新穎的茶葉包裝造型形態對消費者是一種視覺沖擊與心理引導,往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茶葉包裝的圖形、圖案包括茶葉品牌商標、產品圖片、體現產品背景、文化內涵的圖形元素,主要分為具象圖形、抽象圖形以及裝飾圖形。茶葉包裝上的圖形可以給消費者最直觀的印象,不同風格的圖形的藝術表達,激發人們不同的感受。圖形是世界通用的語言,承載著包裝傳遞的信息,茶葉包裝的圖形設計能增加產品形象的生動性。視覺圖形首先能通過一種感覺傳遞出另一種感覺,達到感覺挪移。同時圖形本身有著一定的象征意義,還能傳遞出感覺以外的深刻內涵,這就是圖形的另一種藝術通感表達。茶葉包裝上的圖形可以給消費者最直觀的印象,不同風格圖形的藝術表達,激發人們不同的感受。農夫山泉公司推出的“東方樹葉”茶飲料包裝形象,以帶有日本浮世繪風格的圖形設計,成為行業里獨樹一幟的品牌包裝識別。[4]隨東印度公司商船漂洋過海的中國茶葉傳遍歐洲大陸,并以“神奇的東方樹葉”命名。這個產品系列包括茉莉花茶、紅茶、綠茶、烏龍茶四個口味,采用茉莉花、遠洋渡輪、馬匹、寺廟建筑等圖形元素,闡釋出品類產品的口味與香氣,并且茶飲料包裝將這個動人的故事以插畫圖形的形式描繪出來,激發出豐富的聯想與想象,藝術通感通過“形”而傳遞。
除此之外,傳統圖形在茶葉包裝設計中運用,用現代的設計手法、編排方式來詮釋傳統圖形,把傳統元素賦予新的形式感,使之具有現代意味,也是一種重要的茶葉包裝設計手法。傳統圖形體現出一種含蓄美,這與茶的文化內涵、中國人情感表達方式相呼應,體現出一種東方神韻。傳統圖形具有豐富的象征性、情感性,藝術通感通過獨特視覺符號體現出的情感層面的東西,情在意中,意在象外,這就是所謂的圖形符號的通感意象。設計大師陳幼堅的茶葉包裝作品,大量將傳統圖形元素加以現代設計,如“MR CHAN”品牌設計中的佛手,“OOLONG烏龍烏龍”品牌飲料的設計中的龍圖案變形設計,充分體現出“東情西韻”的設計精神。
當顧客在選擇茶葉商品的時候,更容易被貨架上強烈的包裝色彩所吸引,人在接受視覺信息中色彩的信息承載量占大部分比例,色彩具有先聲奪人的視覺沖擊。[5]藝術通感在茶葉包裝中色彩表達對人的生理及心理有著獨特的影響力,并且受社會因素及文化因素主觀導向的影響。
藝術通感在茶葉包裝中“色”的表達首先根據商品本身的屬性而設定。從茶葉的品類及口感來看,藝術通感打通了人的“五覺”,茶葉包裝這一色彩視覺要素讓人聯想到茶葉本身及沖泡的色澤、茶葉的香氣、茶葉的口感,用包裝色彩詮釋茶葉的味覺、嗅覺感受,對茶葉包裝設計中“色”的表達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綠茶沒有經過發酵處理,色澤青翠,外形美觀,口味清新自然,包裝色彩多采用綠色、藍色等自然清新的顏色;紅茶經過發酵而成,湯色紅艷,口感醇厚,回味濃郁,茶葉包裝往往采用暖色調;青茶又名“烏龍茶”,屬半發酵茶,既有紅茶的醇甜,又有綠茶的清香,以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臺灣烏龍茶等為代表,如福建鐵觀音“一縷茶香”包裝則采用天然質樸的色澤——白色紙張、牛皮紙原色為包裝設計;黑茶屬后發酵茶,因其茶葉為黑褐色而得名,口味濃重,包裝多用黑色、棕色等色彩為底色,加之紅色、金色為點綴色;白茶多為嫩芽,白毫滿頭,口感清新芳香,多用淺淡柔和為包裝色調;花茶則種類繁多,氣味清新,根據花茶種類的不同,多采用代表花種類的色彩,以雅致華美的包裝風格為外觀。
藝術通感在茶葉包裝中“色”的表達要考慮文化象征性。茶葉包裝設計應考慮消費者的民族習俗、消費定位以及使用時間、場合等,與西方比較,東方對茶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具有茶文化的底蘊,充分研究色彩的文化象征意義,或清爽宜人,或華麗高雅,或淳樸自然。日本麒麟公司推出的聞茶包裝采用青花瓷瓶式的瓶貼設計,簡單白色瓶體配以青花,將傳統元素融入現代包裝設計中,給人體會是一種可以慢慢品的茶飲料。同時,茶包裝的色彩具有品牌識別的作用,設計包裝應做充分的市場調研,通過包裝色彩使之在同類產品中“跳”出來,如加多寶的紅罐涼茶,已成為行業中品牌差異化的典型,藝術通感已經通過視覺色彩與消費者建立起情感上溝通。
茶葉包裝設計應給消費者“質”的體驗,這一“質”主要體現在包裝材質上。茶葉本身有一定的物理特性,比如吸濕性、易碎性、氧化性等,包裝材料應根據產品的這些特性來選擇。茶葉包裝尤其是禮品包裝一般分為外包裝與內包裝,內包裝往往采用密封性較好、易開啟的材料,如塑料、復合材料、鐵罐、玻璃等,外包裝為了方便儲存運輸多采用木制、紙板材料,也比較方便進行外觀設計。茶葉包裝材料表現出質感與肌理效果,這種“質”的體驗本身帶給我們視覺、觸覺的感受,藝術通感能打通人的多重感覺,讓人產生更多的感受體驗。例如有花草茶包裝將花草植物本身融入包裝材料當中,讓包裝散發出花草、茶葉本身的香氣,這種多重感覺互通的包裝設計也是天然材料在包裝設計中的一種體驗,讓人一拿到包裝就有全方位的產品體驗的感受。
藝術通感在茶葉包裝設計中“質”的體驗還體現在綠色包裝、適度包裝的設計理念當中。茶葉的包裝設計應回歸于人、自然、環境的本真,茶葉本身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天然飲品,人類在消費這一天然產品,同時也在消費著茶葉的包裝。茶葉包裝設計“質”的體驗首先應以綠色包裝為倡導,滿足包裝功能的同時,對生態環境不產生污染,人的身體健康不產生危害,盡可能使用天然無污染的可回收材料,這也是可持續發展包裝材料的重要課題。[6]適度的茶葉包裝設計產生“質”的體驗。與“適度”相對應的是“過度”,體量的過度、材料的過度、層疊的過度都是當今茶葉包裝所表現出的一些不合理設計,尤其是茶葉禮品包裝,因此適度包裝的設計理念應成為當今茶葉包裝設計的導向。合理的包裝結構、簡約的視覺傳達、質樸的材料感受給消費者“質”的體驗不僅僅是材料方面,而更多體現在包裝本身品質上。適度包裝強調茶葉包裝結構的合理規劃與材料的合理利用,設計與使用過程強調環境保護意識,做到以人為本,這種設計才能真正地打動人心,給消費者良好的品牌印象,從而構建起茶葉包裝形態與消費者內心情感的溝通。結語
茶葉包裝藝術通感設計的核心要素是視覺化的意象表達,包括造型、圖案、圖形、顏色以及材質等設計元素所構成的視覺綜合體。藝術通感在茶葉包裝這一視覺綜合體中設計運用,首先是滿足其儲存運輸等功能需求,通過視覺描繪出多重感覺,讓包裝的信息傳播更立體。其次,藝術通感通過“形”、“色”、“質”設計要素將茶葉包裝所蘊含的多重意象傳遞出來,讓人們感受到產品所傳達的文化內涵及品牌理念。茶葉包裝與消費者情感對接是設計的方向,藝術通感將視覺要素融入了情感性,在消費者欣賞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激發想象與聯想,產生共鳴,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與情感上的滿足[6]。
[1]陳育德.靈心妙語:藝術通感論[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昕.視覺語言的通感轉譯[J].新平面,2006(8):84-87.
[3]茶笑怡.茶笑怡六角冰晶冷茶創意包裝設計[EB/OL].(2013-11-24).東方包裝網http://www.bz800.com/news/201311/96670.html
[4]張丙剛.品牌視覺設計[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45.
[5]袁恩培,張磊.論包裝設計中藝術通感的視覺傳達[J].包裝工程,2010 (11):66-69.
[6]郭湘黔,王玥.包裝設計[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129.
張磊(1981-),女,重慶,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