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彥景(河北藝術職業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11)
茶藝表演中的背景音樂結構分析
薛彥景
(河北藝術職業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11)
在我國五千年的悠悠歷史長河中,茶文化資源極為豐富,而茶藝表演作為茶文化的重要分支已經完全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品茶者在對茶藝表演進行欣賞時,能夠實現自身和表演者的心靈完美契合。在此過程中,背景音樂將會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背景音樂作為茶藝表演的一種重要語言,受到茶文化的巨大影響,茶藝表演的背景音樂展現出了極為豐富的傳統美學特征和基本內涵,基于此,在當前的茶藝表演音樂中,必須充分結合音樂的基本結構特點來選擇。
茶藝表演;背景音樂;美學特征;結構特征
我國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茶藝表演作為傳統茶文化最早出現在唐朝時期,到宋朝時期已經非常流行,到了清代時期進入鼎盛時期。在茶藝表演過程中表演者充分融合了音樂、書法、服飾以及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充分展現出茶藝表演中所蘊含的特有動作美、環境美以及形式美等。茶藝表演在實際展示過程中往往處于室內,表演者往往通過茶葉沖泡的藝術展現出其自身的藝術氣息,最終將茶藝的觀賞性和審美性充分展現在大家面前。茶藝表演者通過將自身表演和周圍環境的充分結合,最終保證飲茶的全部過程更加具有藝術性和形象性,能夠保證人們在優雅的環境中感受到茶香中的古韻,感受茶藝表演在茶文化發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茶藝表演內容極為寬泛,其中既有茶具擺設和書畫裝飾等,也包括背景音樂的基本內容。在茶藝表演過程中背景音樂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優美音樂和茶藝表演的完美融合,能夠保證品茶者去除自身煩惱,獲得輕松愉快的心情,在品茶的同時能夠充分感受到茶文化中蘊含的獨特魅力。
茶藝表演的本質在于通過視覺畫面和聽覺感受的完美融合完成藝術展示,基于此,茶藝在實際表演過程中將會營造出極為豐富的視覺形象和聲音效果。因此,成功的茶藝表演除去場景設計的布設和表演者的外在氣質之外,還必須充分借助相關輔助性方式,而該種方式則必然是音樂。
在茶藝表演過程中,背景音樂不但是藝術形式的表達,更是茶藝構思展現的背景性音樂。背景音樂在茶藝表演過程中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其必須和茶藝表演畫面以及解說詞匯充分結合在一起,最終實現對人們內心情調以及律動的激發。在茶藝的實際表演過程中只有加強音樂和表演藝術的充分融合,才能夠保證將茶藝的精髓展現在觀賞者面前。
在茶藝表演過程中往往需要借助背景音樂營造特定的情感氛圍,從該角度分析,其不同于平常的音樂形式,即受到茶藝表演內容和情節的直接影響,并不能展現出應有的連續性,而在結構安排中存在極強的不完整性。只有保證舞美、材料、音響以及燈光等多種舞臺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塊,才能夠保證在有限的空間中塑造出無限的藝術空間。在這種情況下演員所展現出的藝術并未終結,而是不斷延伸。作為一種人體姿態藝術形式,形體藝術能夠準確表達出人的外在藝術行為和內在的藝術感情,因此背景音樂對于茶藝藝術的展現應當以表演者形體藝術為基礎展開。
2.1 古典型背景音樂
在傳統茶藝表演過程中,對背景音樂的選擇往往以中國古典名曲為主,并往往會使用中國傳統樂器,其中不乏古箏、笛子、琵琶等,整體節奏明快,旋律悠揚,耐人尋味,在欣賞過程中猶如情感在緩慢流淌。而茶藝表演僅僅是茶藝表演者和品茶人以及茶葉之間的深入交流,該種交流展現出的是一種細膩,使人難以忘懷。基于此,在茶藝表演過程中應當播放中國古典音樂作為背景音樂,保證整個品茶環境更加和諧,進而推動所有品茶人都能夠充分融入到該種環境之中,最終確保人們能夠感受到茶文化中蘊含的基本內涵。在茶藝表演過程中使用的古典音樂主要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即月下美景、思念之情和描繪山水以及比擬鳥獸。在樂曲《春江花月夜》中,主要反映的是在月光之下,借助委婉動聽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以及生動演奏展現出一幅迷人的春江沃野美景。該種背景音樂不但能夠將品茶人引入到清新典雅的環境中,從而保證品茶人能夠心平氣和地進行品茶,在品茶的同時與茶葉進行交流,進而充分領悟其中蘊含的茶道。而《幽谷清風》和《瀟湘水石》則是對山水之美的描述,能夠深刻反映思念之情的古典音樂則是《陽關三疊》,該樂曲節奏較為連貫,極為流暢,能夠準確描述出作者對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而將該曲作為背景音樂能夠深刻展現出茶藝表演著和品茶人以及茶之間蘊含的深切情意,隨著音樂的緩慢釋放,推動品茶人內心感情的升華。另外,能夠準確反映作者思鄉之情的古典樂曲還有《塞上曲》等多部古典音樂作品。
2.2 近代具有的茶藝音樂
由于茶藝表演的主題較為突出,加之表達意境較為豐富,所以就出現了針對茶藝表演所譜寫的背景音樂,如茶詩、茶語等作品,這些作品因為相關的意境較為深遠,同時已將部分設定為特定的茶藝表演專曲,從而當人們在品茶的時候,聽著相關的背景音樂就會將其思想以及情感隨茶香飄起,以此感受到茶香以及茶韻的熏陶。保證形體和音樂成為絕配是藝術人一生的追求,在選擇形體和音樂的藝術形式時,最為重要的是展現出觀眾需求的基本情感和自身所能夠反映的情感,而優秀的藝術作品往往能夠準確反映出上述兩種特點。
2.3 進行自然之聲的錄制
因為茶來源于大自然,所以茶葉的身上充滿了天地間的靈氣,若能將自然之聲和茶藝表演有機地結合則不失為絕佳搭配。其中的山澗流水、鳥語叢林等場景音樂均具有養生的功效,若將其進行完整的收錄,則不失為一種純天然的自然資源,在茶藝表演的時候進行播放,可想而知那種意境應該是多么得美妙,由此使得品茶人得到了難得的心情放松以及慰藉,另外還可以感悟深厚的茶文化內涵。深入研究茶藝表演中自然美妙的基本特性,在實際表演過程中可以更多地融合自然聲音,在該種聲音的襯托之下將茶藝文化中蘊含的美感完全展現出來。
2.4 現當代的茶藝音樂
隨著茶文化的不斷發展,人們針對茶藝的關注度不斷延伸,較多的人更希望欣賞到經過創新和變革之后的茶藝表演,而事實上,茶藝表演的節目種類以及形式均出現了較大的變化,這點主要表現在相關的特色茶藝表演上,其中將現代背景音樂作為茶藝音樂的現象呈上升的態勢,甚至為了呈現最佳的茶藝表演效果,部分茶藝表演對所采用的音樂形式通常會按照茶品種的不同而進行相應的變化,如《天鵝湖》就是紅茶表演時常用的音樂形式,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讓周圍的相關環境融為一體,從而達到意境一致的渾然效果。所以,當代的茶藝音樂是完全可以作為茶藝表演的音樂形式加以運用的。當舞蹈者心情舒暢時,便會展現出張弛有度的美感,該種展現其實是人體最為原始的反應,該種表現相對于缺乏音樂支持多了動感和節奏,更增加了自然之美。而人們之所以能夠產生該種行為是因為受到音樂的影響,其是一種本能的基本展現。當擁有了極為豐富的生活經歷和較高的藝術造詣時,茶藝表演者自身所擁有的形體和音樂情感將會成為一種極為豐富的文化現象。然而,對于不能了解和體會形體和音樂重要性的茶藝表演者來說,其在音樂選擇過程中往往會展現出較強的隨意性,并通過與自身生硬的形體搭配展現出來,該種展現并不能給予人們美感,而該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大量出現。茶中蘊含的清雅和淡然往往會被大量雜亂的音樂沖擊的無影無蹤,給予人們的只有不安。
3.1 在綠茶茶藝表演中使用的背景音樂
在我國具有悠久發展歷史的綠茶是品種最為豐富的茶種,具有多元化的外觀形態。該種茶葉具有色綠、香幽以及形體美的基本特點,不同品種的綠茶往往能夠展現出不同的滋味和香氣。在綠茶茶藝表演過程中應當選擇使用綠色植物進行襯托,因為綠茶具有寧靜致遠以及貼近自然的基本特點,因此在選擇背景音樂時應當選擇笛子以及江南絲竹制作的樂器進行配樂演奏。
3.2 在紅茶茶藝表演過程中使用的背景音樂
由于紅茶具有溫和的茶性和醇厚的味道,在沖泡之后能夠使湯色明亮。而在紅茶的茶藝表演過程中應當使用西方流行的薩克斯以及小提琴等樂器,該種方式能夠確保音樂形成柔和的音色,從而引導聆聽者進入到紅茶的意境之中。此外,為了確保紅茶茶藝在實際展現過程中展現出自身的時代性特點,也可以在實際展示過程中選擇人聲演唱的抒情歌曲。
而對于薩克斯和小提琴來說,其自身具有極為美妙的音樂變化,并且能夠帶給廣大觀眾平靜而深沉的審美感受。上述富有情感的聲音能夠給予紅茶茶藝表演極為強烈的浪漫感和溫馨感受。此外,由于西方圓舞曲的基本風格和紅茶的茶藝表演過程中展現出的審美特征較為相似,因此可以將大量諸如《藍色多瑙河》等西方圓舞曲音樂應用到紅茶茶藝表演背景音樂中。假如在紅茶茶藝表演過程中使用人聲演唱音樂,那么可以選擇部分節奏較為舒緩、旋律優美的流行歌曲,其中較為通俗的唱法則能夠更快地適應紅茶茶藝的表演氛圍需求。通俗唱法在發聲方式和氣息等方面具有婉轉平緩的基本特點,基于此,將該種音樂作為紅茶茶藝表演的背景音樂極為合適,能夠保證廣大受眾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接受該種背景音樂和紅茶茶藝表現形式。
3.3 花茶茶藝表演過程中使用的背景音樂
在花茶的實際制作過程中主要是采取窖制的方式進行,即在清茶的加工過程中加入香花,因此花茶具有外形均整,色澤明艷以及花香四溢的基本特點,實現了花香和茶韻的完美結合。在花茶的茶藝表演過程中應當采用青花蓋碗的茶具,在該種茶葉的茶藝表演過程中往往會展現出較強的活潑性和生活性質,表現過程中應當使用古箏以及琵琶等古典樂器進行背景音樂的彈奏,以保證廣大品茶者能夠在背景音樂和茶藝表演中實現完美契合,最終領悟到茶藝中存在的基本意義。
3.4 烏龍茶茶藝表演過程中使用的背景音樂
在烏龍茶的實際制作過程中使用的技藝極為復雜,但是正是受到該種復雜工藝的影響,其往往能夠展現出獨特的味道,因此在烏龍茶的茶藝展示過程中,對茶具和背景音樂的選擇都必須極為認真,從而保證其能夠充分展現出自身的基本特點。烏龍茶是一種外形極為普通,但是內涵極為豐富的茶種,該種性質恰恰賦予了烏龍茶端莊典雅的基本特點,為此茶藝表演過程中應當選擇二胡以及古琴等多種方式進行背景音樂的展示。
二胡作為我國古典弦樂中最具代表性的樂器,其自身具有極為豐富的表現力,該種特點與人生極為相似,而將二胡應用于烏龍茶的表演主要是因為其自身的審美性質和烏龍茶自身特點極為相似。二胡音樂所展現的聲音不但能夠對深沉的感情進行準確表達和說明,但是并不張揚和花哨,僅僅給人一種平和與含蓄的感受。基于此,將二胡應用于烏龍茶的茶藝表演中能夠保證將烏龍茶的茶藝藝術中存在的沉穩性質準確展現出來。古琴作為一種撥弦樂器,和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關聯極為密切,在古琴的實際演奏過程中,不但能夠展現出輕盈的音律,更能夠展現出剛勁的散音。因為古琴自身具有古典和雅致的基本特點,能夠完全和茶藝表演相融合,因此古琴音樂也可以被稱之為茶藝音樂。將古琴應用于烏龍茶的茶藝表演中,能夠完美地激發出烏龍茶茶藝表演中蘊含的悠遠的意境以及無盡回味的特征。
物質追求已經不是現代人們的唯一追求,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在精神層面的追求所占據的分量會更高一些,而茶文化在我國已經具有很長的時間了,其中的茶藝表演是茶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的產物,但為了產生最佳的表演效果,通常會將背景音樂與相關的表演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產生了美妙的渲染以及烘托作用。
[1]夏冰.茶藝表演中的配樂研究[J].福建茶葉,2016(3):133-134.
[2]李佳.我國音樂教育在茶文化學科教學中的應用 [J].福建茶葉, 2016(3):290-291.
[3]閻妍.淺析如何用音樂表現茶文化的韻味[J].福建茶葉,2016(4): 352-353.
薛彥景(1981-),女,河北石家莊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中西方音樂史,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