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甲迎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三門峽 472000)
經濟轉型發展與茶企財會體制的改革策略研究
王甲迎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三門峽 472000)
中國作為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擁有眾多優秀的茶葉品種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眾多的茶樹種植,茶葉生產、銷售企業推動了中國茶事業的發展,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開放和發展,茶企之間的市場競爭日益增大,茶企財會體制的改革關系到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成敗,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經濟轉型發展浪潮中茶企財會體制改革面臨的問題及應該采取的有效策略進行了研究,以期為我國茶企內部財會控制早日科學化、專業化提供一些參考。
經濟轉型;茶企;財會體制;改革策略
茶企為了提高財務信息質量,保障企業財產安全、穩定,確保經營合理、資產安全和財務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需要確立一種能夠提高企業效益的管理機制,這個管理機制就是企業財會體制。企業財會體制的設立對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減少浪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經濟轉型發展的過程中,茶企之間的市場競爭日益增大,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必然要強化財會體制改革。
1.1 企業內部缺少財會控制制度
目前,我國企業內部缺少財會控制制度的茶企非常常見。許多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把發展重點放在追逐經濟利益上,并不重視財會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些企業管理者甚至認為財會內部控制會減慢企業的發展速度,讓企業失去活力。
1.2 企業內部財會控制制度缺乏科學性和連貫性
目前,雖然我國一些大型茶企都已經對財會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給予了一定的重視,但是由于缺少相關專業人才和專業知識,大多數財會體制并不能因地制宜地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自身優勢。一些企業管理者認為只要財務管理部門按部就班地對財務進行管理就是建立了財會體制,其實這樣的財會體制缺乏科學性。還有一些茶企重市場、輕管理,不重視企業內部財會制度的管理導致內部控制體系混亂。許多企業對于企業財務管理不是預防性的控制而是補救式的控制,這樣的控制不僅耗費成本大,而且效果可想而知。還有一些企業不注重財會控制制度的實施連貫性,過分迷信國外先進經驗,導致內部財會控制不力,陷入混亂的局面。
1.3 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缺少必要的監管措施
茶企內部控制制度的運行需要有效的監管機制作輔助,沒有監管機制的財會控制制度勢必會流于形式,最終被企業淘汰。目前雖然一些企業內部引進了有效的財會控制制度,但是監管制度并不能與之相適應。還有一些企業雖然引入了內部審計和評價機制,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監管措施,使得財會內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實施。
2.1 深化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在經濟轉型的發展過程中,要深化企業改革,必然離不開企業財會體制的改革。茶企財會制度控制能否行使其權利,履行其義務,并最終使財會控制的價值得到實現是確認茶企財會體制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在現代企業制度中,茶企內部財會制度的確立能在根本上滿足企業的需求。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內部財會制度的確立應該重點考慮如下幾個問題:其一,內部財會控制掌握的信息應真實反映企業經濟狀況;其二,財會控制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確切方向。現代企業的發展需要企業領導者堅持深化企業改革,建立現代的企業制度,而建立有效的企業內部財會體制是促進茶企順利發展的關鍵。其三,加強財會制度的標準化建設,對于茶企財會核心競爭力是首要的。必須嚴格執行財會制度,降低不必要消耗,勤儉節約,增加積累,以提高茶企經濟利益,壯大經濟實力。一個健全的標準的財務制度,是每個財務人員應遵守的工作規范,它促使人員的分工合作、資金的良好運營。保證企業資金在企業內正常流通,其他的生產、銷售等環節可有效穩定地進行。所以首先要給企業建立一個財務制度,必須是健全的,能覆蓋所有工作流程和人員;是標準的,作為每個財務人員所必須遵守的正確準則;是適合的,根據自己企業的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實際工作要求的財會制度。
2.2 深化人員改革,提升茶企財會人員素質
茶在中國有著深遠的文化,茶企對茶文化進行超越附加值營銷意義上的產業投資,這對于企業文化的建設至關重要,這就對茶企財會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出了高要求和高標準。
2.2.1 財會人員的提升
對于公司來說,最終實現企業財務控制的主體是人,這些企業財務專門人才的素質影響著財會體制制度效能在企業發展道路上的發揮。財務人員的素質不高,在實施財會體制制度時容易出現控制失誤、增加會計風險等問題。財務人員的素質關系著財會體制制度實施的有效性。因此一個企業要加強企業內部財會控制,應首先對企業內部財務專門人才進行素質評估,及時發現人員專業知識以及操作能力上的問題,并對財會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不斷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和職業修養。
2.2.2 財會人員的篩選
財會人員應具備的素質:一、品德素質。遵紀守法,遵守財會相關制度,愛崗敬業。二、業務素質。專業水平達到工作制度要求,熟練掌握整個工作流程。三、溝通協調。財會人員不僅要賬務明確,還要和其他部門溝通協調,調度有序,使資金在整個公司的運行暢通。四、分析匯總。對于數據準確把握,按公司的規定及時上報匯總,有效規避市場風險,為公司決策提供合理依據。以上素質,體現在財會人員入職,日常工作,崗位輪換,升遷等各個環節中,企業管理者對財務人員的篩選是貫穿始終的,需時時留意,處處觀察,為企業保留更多競爭力強的人才。
2.2.3 財會人員的培育
公司制定人才培育計劃,可以從專業,個人能力優勢,思想觀念,企業文化等方面,定期對財務人員展開培訓。培育出企業需要的人才,適應市場競爭的人才,現代化的復合型人才。建立儲備人才庫,將人才與資本放于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為企業發展預先打下堅實地基。
2.2.4 財會人員的學習創新能力
提高財會人員的學習創新能力,使茶企財會核心競爭力長久發展,而又不斷突破,不斷向前。當前互聯網全球化,創造企業利潤的資本由原來的物質性資本向知識性資本轉化,知識已與物質走在同等地位,或更高的地位上。知識的增長與企業利潤的增長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僅對財會人員傳統專業技術的要求是難以適應競爭需要的,必須提高財會人員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廣博的經濟理論基礎,能在資本創新趨勢下,不斷汲取新知識,又能在不同競爭環境下適應不同的發展要求。其重要性在于,財會的學習創新能力,決定了茶企最終在市場上競爭優勢的強弱,是茶企綜合能力的試金石。
2.3 建立有效監管機制
茶企應對財會體制制度的實施情況進行有力監管,促進制度有效推行。在具體實施中,企業財務體制制度監督可以分為兩部分:其一為企業內部監督;其二為企業外部監督。企業應在內部設置財務審計機構和評估結構,對財務控制制度實施的過程和效果進行評估,以便能在制度推行過程中及時發現不足。同時企業也應該通過外部監督促進財務控制制度的實施。企業內部相關人員應該及時了解有關部門的監管政策,并嚴格按照有關制度進行自查和督查。避免茶企內部財務監管政策與政府要求脫節,或造成茶企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的狀況。
2.4 強化資金管理和成本管理
在茶企財會體制制度的建設和管理中,應該做好資金的管理,除各單位每月根據當月掛帳情況及合同執行情況安排下月資金用款計劃外,另應根據資金急需程度對資金支付時間及具體手段實施靈活安排;嚴格開展內控管理,管理采購資金,實現費用節約,嚴把資金支出這一關卡,有效管理備用金,結合合同內容,規定超支自負與節余自留,便于茶企財務部門對于資金實際使用狀況能及時全面的了解,強化財務監控;同時,認真做好資金管理基礎性工作,力求做到把單位在近期存款收支和存款余額等情況核算清楚,如按時上報各單位資金周報、資金旬報,讓決策人員及時了解資金情況,基于收款責任制度的健全建立,加大應收賬款催收力度,實現資金占用的大幅減少,提升茶企資金管理水平。
在成本管理中,費用預算為重要前提,是否能夠有效執行所批復的預算是關鍵所在,企業應著手基礎管理,強化事中控制,保障成本預算有效執行。嚴格執行備用金制度,使其總額處于較低水平,及時針對項目費用進行核銷,保障茶企財務部門執行工程成本時全面掌握實情。
中國飲茶之久,茶區之廣,茶藝之精,名茶之多,品質之好,堪稱世界之最。但是茶的營銷和品牌建設卻較落后,茶企的市場競爭力較大,在經濟轉型發展中茶企面臨了眾多問題,只有了解了存在的問題,采取上述策略,才能從根本上立足于市場,促進企業的壯大和可持續發展。
[1]陳祥碧.經濟轉型發展與企業財會體制的改革策略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5(9):41.
[2]李娟.淺論經濟轉型發展與企業財會體制的改革創新[J].會計之友,2011(35):35-36.
[3]陳欽儒.安溪茶產業發展的現狀與策略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 2012
[4]胡志宏.淺論經濟轉型發展與企業財會體制的改革創新[J].學理論,2012(24):47-48.
[5]張悌忠.提升南平茶企品牌管理水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
[6]宮海麗,郭皓.增強茶企內控管理績效的措施構建[J].福建茶葉, 2016(3):89-90.
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項目編號:2014-GH-389)。
王甲迎(1984-),女,河南洛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