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源嶺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四川樂山 614000)
四川茶葉種植區旅游精準扶貧的思考
敖源嶺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四川樂山 614000)
針對四川茶葉產地的精準扶貧工作,若是單純依托傳統商品貿易的發展,難以支撐起當地扶貧攻堅工作。為此,大力挖掘當地的旅游資源,在全域旅游產業打造下來實施精準扶貧則是一個重要的選項。在全域旅游項目打造中,通過整合當地的茶文化資源和社會人文資源,則能為域外游客創造出賞心悅目的消費體驗。具體的實施路徑為:在茶葉種植地區進行輿論宣傳、引入旅行社共同完成旅游規劃、依托村委會組建村民自治系統、試點農村商業銀行托管與放貸。
茶葉種植區;精準扶貧;四川;思考
四川作為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精準扶貧工作的壓力巨大。在今年兩會期間,習總書記前往四川代表團參加討論時指出,在實施精準扶貧戰略時一定要“一個蘿卜一個坑”,進而指代要腳踏實地的去改變貧困落后地區的經濟面貌。針對四川茶葉產地的精準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而且該地區往往處于高寒地區,所以單純依托傳統商品貿易的發展,難以支撐起當地扶貧攻堅工作。為此,大力挖掘當地的旅游資源,在全域旅游產業打造下來實施精準扶貧則是一個重要的選項。從全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待茶葉種植地區的資源稟賦優勢,其綠色生態環境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進而可以在旅游市場中建立起差異性識別機制。再者,在全域旅游項目打造中,通過整合當地的茶文化資源和社會人文資源,則能為域外游客創造出賞心悅目的消費體驗。基于以上所述,筆者將就文章主題展開討論。
結合四川茶葉種植地區的實際情況,這里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解讀:
1.1 就地取材的內在要求
就地取材的內在要求便指向了需要發揮當地自然稟賦比較優勢,而這也是自然賦予茶葉種植地區的稀缺資源。四川茶葉種植地區除峨眉山、青城山一帶外,其它地區都缺乏足夠的域外知名度。而這種市場劣勢通過旅游開發打造,也可以成為市場優勢,即滿足域外游客求新、求奇的消費偏好。四川許多茶葉種植地區不僅擁有旅游生態資源,而且也含有歷史文化積淀。如,四川旺蒼縣具有紅色文化積淀,且當地米倉山茶葉也具有一定的區域知名度。
1.2 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
在2020年要讓所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一要求就蘊含著共同富裕的要件。傳統以發展貧困地區商貿業不同,以全域旅游項目開發為主線的發展模式,使得當地農戶作為經營者能參與到旅游項目的經營之中,進而就能在家庭經濟發展中不斷提升經濟實力。而傳統商貿模式則以商業資本的逐利性為驅動,當地農戶只是作為勞動的供給者而存在,從而他們只能獲得工資性收入,且收入的來源也不穩定。可見,在茶葉種植區發展旅游業與共同富裕要求相適應。
1.3 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精準扶貧戰略的歸宿在于,使那些貧困人口順利脫貧,并能在自己的誠實勞動下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不難知曉,農戶因天災人禍而返貧的不在少數。因此,持續健康發展成為了這里的內在要求。將視角聚焦到茶葉種植地區的旅游產業打造,其通過將農戶塑造為產業打造的主體,這就能在農戶自有資本的良性循環下,持續提升他們的經濟福祉。
在具體的旅游產業打造中,則需要結合四川茶葉種植區的資源稟賦尋找到適合的契合點。這里以四川旺蒼縣茶葉種植區為例,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
2.1 整合當地與旅游有關的資源
該茶葉種植地區位于高寒地區,且在革命戰爭年代屬于蘇區,所以同時還擁有紅色旅游文化。這樣一來,就可以將茶葉種植生態茶園資源、茶葉生產和茶葉消費環節,連同紅色旅游資源進行整合,進而形成能夠滿足多樣性需求的旅游項目。茶葉生產環節的經營主體為當地茶企,企業可以利用生產場地和設備資源,向游客提供茶葉加工制作參觀和體驗項目。當地農戶并不以種植茶葉為主,所以他們的家庭服務項目打造,則可以與茶葉消費環節相對接。
2.2 規劃組織當地農戶家庭服務
在茶葉種植地區發展旅游產業,需要在縣域政府的統一規劃組織下來開展,這不僅是對市場失靈現象的干預,也是規范家庭服務業的必然要求。規劃組織當地農戶家庭服務業,其中心任務在于:(1)針對家庭服務項目進行技能培訓;(2)對農戶進行旅游法規宣傳;(3)培育家庭服務業中的村民自治組織。只有在適應現代旅游業發展的情形下,當地的全域旅游項目才能在健康的軌道中運轉。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農戶家庭經濟福祉能夠得到不斷的提升。
2.3 設立風險基金實現持續發展
當地作為經濟發展滯后地區,在打造和運營旅游項目時需要考慮到對經營風險的管控。從概率的角度來看,農戶經營風險并不會出現大面積發生現象,所以在村社環境下應發揮傳統的共濟優勢。
將以上契合點納入到實踐范疇,還需要應對以下三個方面的難點:
3.1 旅游項目實施流程
通過上文闡述可知,諸多茶葉種植地區具有多樣性的資源儲備,如四川旺蒼縣還擁有紅色文化,峨眉山擁有佛教文化,青城山擁有道教文化等。因此,在發展全域旅游時需要將這些“非茶文化資源”進行整合,進而替身與茶關聯旅游項目的域外知名度。可見,這里就涉及到旅游項目的實施流程問題,具體指向了行程安排。從筆者對游客的問卷調查中可知,大多數游客希望在兩天之內完成旅游活動,進而這就為行程安排提出了時間約束條件。
3.2 全域旅游監管體系
全域旅游的監管難點在于對農戶服務質量的管控,且旅游主管部門不能在接到游客投訴后進行事后監管,這將不利于旅游項目市場聲譽度的打造。為此,需要在全面質量管理思路下來展開。“全面質量管理”體現為,全員參與下的質量管理,以及全過程質量管理。這里的難點在于后者,前者可以通過輿論營造、專項激勵等方式來解決,而全過程管理因存在著空間和時間配置上的難度,所以成為了旅游監管體系的難點。
3.3 風險基金管理平臺
這里的難點主要存在于:(1)因風險基金來源于農戶經營利潤的一部分,所以如何進行繳納成為了難點;(2)如何使風險基金管理具有公信力,這里也存在著難點;(3)風險基金基于怎樣的原則來給予借貸,也存在著難點。為此,在旅游精準扶貧中還需要不斷探索。
根據以上所述,對策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4.1 在茶葉種植地區進行輿論宣傳
以全域旅游項目開發作為茶葉種植地區的精準扶貧主線,則需要發動當地所有經濟主體參與其中。這里的經濟主體不僅包括當地的農戶,還包含中小茶企。因此,為了增強他們的參與熱情,在前期需要對他們進行積極的輿論宣傳。相對而言,當地農戶的市場經濟意識較為薄弱,且小農意識根深蒂固,這將不利于旅游項目在運營后分工協作的開展。因此,縣域政府應以鄉鎮為單位,在科層結構下分級完成輿論宣傳工作。
4.2 引入旅行社共同完成旅游規劃
發展全域旅游項目,并將當地可供利用的資源整合起來相互助力,這本身就屬于一項系統工程。而且,旅游項目打造之后的市場化運營也需要由專業的組織來承擔。為此,在旅游精準扶貧中還需要引入旅行社來共同完成旅游規劃。為了防止逆向選擇,以及之后可能出現的道德風險。縣域政府應通過招投標的方式來選擇符合要求的旅行社,在選擇出旅游社之后則需要簽訂長期協議,來激勵旅游社全程參與旅游項目的市場推廣。
4.3 依托村委會組建村民自治系統
在對農戶所開展的家庭旅游服務進行監管時,也需要遵循村民自治的原則。為此筆者提出,可以依托村委會甄選出具有市場意識和從商經驗的村民,組成市場監管小組。目前大量的返鄉農民工回到本地從事著家庭服務,因此,可以著重從這些人中進行選拔。隨著人員組成定型之后,接下來就需要完善監管制度。由于農戶在提供家庭服務業中構成了利益共同體,因此,可以在傳幫帶的機制下來助力家庭服務業質量的整體提升。
4.4 試點農村商業銀行托管與放貸
針對風險基金的保管和放貸,則可以委托當地的農村商業銀行來開展。關于風險基金的繳納,可以作為一種剛性制度來實施,并按照農戶的經營類型和經營規模按比例繳納,且繳納的比例應與農戶經營風險和規模成正比。在放貸環節,則需要得到村民自治委員會成員的一致通過來實施。
最后指出,面對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技術創新的大力推動和旅游產業的綜合集成,旅游產業融合已成為其轉型升級以謀求更好更快發展的重大契入點和必然選擇。為了探尋一條加快我國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之路,需要在剖析旅游產業融合的經濟意義和動力需求基礎上,闡述了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價值鏈解構與重構的實現機制,從而系統地給出了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應對策略。今后還需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產品開發和消費引導中的導向作用,又要積極加強政府在政策與體制保障、統一監管和跨界治理中的宏觀管理功能。
四川作為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精準扶貧工作的壓力巨大。在今年兩會期間,習總書記前往四川代表團參加討論時指出,在實施精準扶貧戰略時一定要“一個蘿卜一個坑”,進而指代要腳踏實地的去改變貧困落后地區的經濟面貌。本文認為,大力挖掘當地的旅游資源,在全域旅游產業打造下來實施精準扶貧則是一個重要的選項。在全域旅游項目打造中,通過整合當地的茶文化資源和社會人文資源,則能為域外游客創造出賞心悅目的消費體驗。通過主題探討,具體的實施路徑可圍繞著:在茶葉種植地區進行輿論宣傳、引入旅行社共同完成旅游規劃、依托村委會組建村民自治系統、試點農村商業銀行托管與放貸等四個方面來構建。
[1]武美虹.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策略探討[J].工程技術(文摘版)·建筑,2016(37):331-331.
[2]宋亞超.基于文化安全視角下的鄉村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社會科學(全文版),2016(4):287-287.
[3]石銳.川西地區鄉村旅游項目規劃及景觀設計研究[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理論版2011(3):22-23.
[4]趙承華.鄉村旅游發展與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78-79.
敖源嶺(1986-),女,四川樂山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旅游經濟、旅游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