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霞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鄭州 450046)
淺析茶文化美學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程霞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鄭州 450046)
經濟的飛速發展,滿足了大眾的物質需求,卻也刺激了其精神文化需求。近年來,國際化進程越來越快,全球的融合之勢已經勢不可擋,傳統茶文化因其獨特的文化藝術內蘊被廣泛地應用到了平面設計中。本文以茶文化美學元素為對象,對其在平面設計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分析。在簡要概述了茶文化及其美學元素的基本內涵后,又對茶文化美學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現狀進行了簡要解析,最后對茶文化美學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具體應用措施進行了展望。
茶文化;美學元素;平面設計
我國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似乎一直處于“引進來”的狀態。西方的快餐文化、美國的英雄主義、日本的動漫文化都隨之涌入了我們的視野,但是我國本土的文化卻鮮少“走出去”,作為世界茶文化發源地的中國,其在世界茶文化之林的地位卻遜色于日本,燦爛的茶文化物質形態不為人所知,其所包孕的美學思想原理更是直接被拋到了記憶的塵埃里。殊不知,從五千年歷史文化中傳承下來的茶文化蘊含著深厚的藝術內涵,其所包含的美學元素如浩瀚夜空中閃閃發亮的星辰一樣璀璨奪目。當前的平面設計大多以現代化的潮流元素為主,甚少涉及傳統文化因子,進而使得其在多元化的市場競爭中特色盡失,毫無優勢。而茶文化美學元素作為我們傳統文化的代表,其將會為平面設計的發展注入新的血液。
我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的鼻祖。茶文化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從神農嘗百草開始,茶葉便以藥用作物的形式而存在。然后,隨著茶文化的發展,茶逐漸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品。唐朝陸羽《茶經》的問世,標志著我國茶文化體系的正式形成。而后,茶文化在經濟繁榮的宋朝迎來了全面發展的高峰時期,茶文化被文人墨客賦予了更加深邃的文化意蘊。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萌芽更是直接刺激了茶葉的發展,而茶產業也因此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幾千年的文化積淀,豐富了我國的茶文化內涵,也使其文化表現形式向多樣化邁進。而從傳統文化沃土中生發出來的茶文化,其融合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匯聚而成了豐富多樣的茶文化元素,其所囊括的美學理論體系對于現代藝術設計的發展具有鮮明的推動作用。
1.1 茶文化內涵
茶文化是從繁忙的茶事活動中分離出來的一種文化現象,其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也是我們華夏兒女民族精神的內在反映。具體而言,茶文化是指從煮茶、飲茶到論茶這一系列環節中所形成的一種禮儀習慣,其與我們傳統的禮樂思想息息相關。茶文化具體表現為茶道、茶德、茶書、茶詩以及茶故事等多種形式,其文化思想內涵深刻而含蓄。眾所周知,茶文化集聚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精華而成,其中所包孕的哲學思想、人生觀念以及道德準則與精神境界對于現代人的為人處世仍有指導性意義。儒家的仁愛思想為茶文化所吸收,形成了兼容并包的茶文化開放性體系,也促進了我們中國人中庸品性的塑造。佛家的慈悲情懷在被納入了茶文化內涵后,其以德育教化的形式感召我們與人為善。道家的“無為”理念為茶文化所汲取后,其以道法自然的思想鼓勵我們坦然面對挫折。總之,我國的茶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其主張“天人合一”,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其文化要義與思想內核以潤物無聲的形式浸潤到了炎黃子孫的血脈中,并在黃沙漫漫的歷史軌道里熠熠生輝,為世人所瞻仰。
1.2 茶文化美學元素闡述
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傳統文化,尤其是茶文化美學元素的產生與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內涵更是密切相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茶文化的美學理論體系是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構建而成的。儒家崇尚“中和”美學思想,是中國茶文化美學思想的源泉,并且一直貫穿著茶文化的始末。儒家主張中和適度之美,茶文化中的茶道則是中和思想的實踐。茶道中對于茶葉的沖泡其講究速度之美,強調茶藝表演者控制力量,掌控沸水的溫度,以一種中庸姿態,將茶葉沖泡出來。而后,飲茶人也應該以謙卑之心互相坦誠對待,以禮相持卻又不讓人尷尬,進而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而這種和諧也正是茶文化美學元素的集中體現,只有彼此和諧,才能互相映襯彼此之美,進而襯托出整體之美。道家以“天人合一”為宗旨,其奉行的是清靜無為順其自然,而這種恬靜淡然的思想在茶文化中具體展現為一種契合自然之美,飲茶人以清和淳樸的理念為準則,在隨遇而安中修身養性,營造自然之美的本質形態。佛家的禪宗精神滲入茶文化則渲染出了茶禪一體的空靈美學意境,在茶藝表演中無論周遭多少人,茶藝表演者以無人之態有條不紊地沖茶與泡茶,抬手倒水拿杯,一起一落之間,毫無半點兒矯揉造作之情,這就是茶禪一體的最高境界。茶文化美學元素都是在茶文化美學理論的基礎上萌發的,茶藝、茶道、茶詩、茶畫以及茶歌與茶戲都是茶文化美學元素的具體表象,其為民間美學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2.1 沒有與時俱進引進現代美學設計概念
茶文化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其美學元素對于平面設計的現代化發展大有裨益。然而,設計師在利用茶文化美學元素進行平面設計時,其卻只是片面地以茶文化美學因子為著手點,對其進行藝術化創作,反而忽視了現代美學元素的應用,進而導致平面設計呈現出古色古香的茶文化氣息,卻與現代化的發展潮流不相符合,與形形色色的平面設計作品格格不入,也難以滿足大眾的文化審美品味。同時,設計師雖然會運用茶文化美學元素中的茶畫、茶詩、茶書法作為平面設計的圖案符號,但是其所沿用的方法與模式卻依舊停留在原始的階段,沒有結合時代的發展步伐,與時俱進創新茶文化美學元素的應用手法。而且,其中所提及的現代美學理論也是過時的舊理論,甚至與當前的社會發展狀況相脫節,所以其平面設計的美學性也就可見一斑了。例如,某茶葉廣告的平面設計以贛南采茶戲的舊社會人物劇情為主,企圖以此為契機喚醒大眾對于茶文化的認知,結果卻適得其反,僵硬死板的平面廣告設計如一潭死水般,完全激發不起大眾的窺視欲望。
2.2 茶文化美學元素的挖掘不夠深入
茶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典范,其從浩浩蕩蕩的歷史中,跌跌撞撞一路發展至今,其所潛藏的文化內涵自然是不言而喻,而其所蘊含的藝術因子卻也是深不見底。平面設計中引入茶文化美學元素,其千姿百態的美學形式對于平面設計而言,猶如一記春雷將會在沉悶的設計領域里引發新的爆炸性效應。我國的設計師知道將茶文化美學元素融入到平面設計中,卻沒有以茶文化內涵為切入點,對其美學元素進行深入挖掘,導致茶文化美學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大多陷入了表面化的淺層階段。設計師沒有從茶文化美學理論著手,運用其豐富的美學理論重新審視平面設計的意義,也沒有結合茶文化美學元素的具體表現形式對平面設計進行不同的針對化設計,進而使得平面設計中的茶文化美學元素異常稀少,其所發揮的美學價值也較為微弱。同時,最重要的是設計師自己對于茶文化美學元素的認知尚淺,其無法從自己的視角對平面設計中的茶文化美學元素進行全面闡釋,所以也導致了市場上的茶文化美學元素平面設計作品趨向于千篇一律化。
3.1 結合茶文化美學元素的深層含義,構建完善的藝術設計體系
茶文化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漫長的歲月里默默沉淀,形成了溫婉雋永的文化藝術內涵,也孕育了五彩多姿的美學元素。所以,設計師在利用茶文化美學元素進行平面設計時,其應該以茶文化美學元素的深層內涵為著力點,結合其不同的美學元素表現形式,對茶文化藝術設計體系進行全面構建。首先,設計師應該從提高自身的茶文化修養開始,逐步完善其茶文化知識,進而結合廣博的茶文化內核對其美學元素進行多樣化解讀,嘗試從不同的視角對茶文化美學元素進行多角度化融入,從而切實提高平面設計作品的藝術性。其次,設計師也應該從茶文化美學元素的文化性著手,利用茶文化的藝術氣息對平面設計進行渲染,使得茶文化美學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藝術價值發揮到最大,實現茶文化美學元素平面設計作品的融合性發展,并彰顯出一種精妙的別致之美。
3.2 引入時尚潮流因子,對平面設計中的茶文化元素進行創新應用
時尚是這世上永不過時的東西,只有緊隨時尚才能博得大眾的眼球,而只有抓住大家的眼球,其才會為大眾所接受。茶文化在物欲橫流的今天頗受冷遇,而一旦其與平面設計相融合,那么茶文化中的美學元素將會為大眾所知悉,進而茶文化也會被人所了解。所以,茶文化與平面設計的融合是一種創新之舉,其無論是對于茶文化的弘揚而言還是對于平面設計的發展而言都是一種良性互動。因而,設計師應該繼續發揮其自主創新精神,對平面設計中的茶文化美學元素進行創新運用。一方面,設計師可以結合當前的時代現狀,從大眾的審美需求出發,積極引入潮流元素,利用時尚因子裝飾茶文化美學元素平面設計。另一方面,設計師也可以引入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以優秀的平面設計作品為基礎,從中提煉出鮮明的特色化分子,并將其與茶文化美學因子進行相得益彰的融合。
[1]劉珊珊.發現傳統再造時尚——淺談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啟發[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4):28-30.
[2]張來源.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元素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運用[J].包裝工程,2008(8):156-158.
[3]孟建華.淺析傳統美學觀念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影響[J].中國包裝, 2010(8):40-43.
[4]馬建英.淺析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影響[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2):175-176.
[5]趙虎群.試分析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元素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運用[J].魅力中國,2013(17):111.
程 霞(1980-),女,河南虞城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美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