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凱
(大連民族大學,遼寧大連 116600)
茶文化視角下的民族傳統體育社會文化功能研究
蘇凱
(大連民族大學,遼寧大連 116600)
傳統體育文化是我國社會演變過程中各種不同類型文化的構成體系之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根據不同區域、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歷史條件下而逐漸形成和產生的,反映了在漫長的歷史中不同時期的人們社會生活的不斷發展與變化。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文學家、社會學家都開始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研究,以此來推動民族體育文化互動從而發展族群之間和諧共同進步,具有極為重要的社會現實意義。茶文化與體育文化一樣是我國民族傳統文化之一,在二者不斷的創新、傳承、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有這一定的匯聚與結合,本文通過從茶文化視角來對貴州少數民族松桃苗族的傳統體育項目松桃四面鼓的社會文化功能進行研究。
茶文化視角;民族傳統體育;社會文化功能
單一性地從歷史經驗的角度來分析某一傳統,如果需要保持活力就必須通過與其他社會、其他文化進行相互交流,而產生新的文化底蘊。中國擁有璀璨的5000年文化,民族傳統體育也非常豐富。而貴州擁有眾多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的聚集讓其擁有眾多的其它地方所沒有的文化項目。其傳統體育項目就有花炮、珍珠球、射弩、陀螺、押加、高腳競速、四面鼓等。本文將以貴州的四面鼓為例來探討茶文化視角下民族傳統體育社會文化功能。
文化是民族性的體現,也是民族性得以不斷延續的載體。茶文化的文化功能體現了數千年的中國人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傳統體育項目和茶文化是一樣的,從貴州當地的傳統體育文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以貴州的四面鼓為例,其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也是民族傳統體育中十分具有特色的項目。松桃苗族的“四面鼓”的背后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民間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一個魔怪來到苗鄉,這個魔怪有著許多個腦袋,并且力大無窮、殘暴兇惡,來到苗鄉之后,魔怪不停地騷擾與殘害苗鄉人民,因此,苗鄉勇士們為了保護村落的和平,以一個名叫亞雄的勇士為統帥勇敢地去魔怪的巢穴中與其殊死搏斗,經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項目,滿族說部與傳統體育研究,20150436過了七天七夜的戰斗,苗鄉勇士終于殺死了魔怪,并且將魔怪的皮剝了下來蒙在由四個面組成的大鼓上,通過敲打這個四面鼓來紀念那場慘烈的戰斗,其所代表的是苗鄉人民為了保護家園的英勇無畏與壯志豪情。隨著時代的變遷,四面鼓逐漸成為了苗族部落的精神象征,敲打四面鼓也成為了一項具有民族傳統的體育活動。如今的苗族人民每到祭祀或者節慶等大型活動的時候都會敲打四面鼓,密集的鼓點以及動人心魄的律動都弘揚出苗族人民萬眾一心、攜手并肩的氣魄。
這些都是當地人津津樂道的東西,這些東西通過四面鼓傳遞下來了。但是,近年來松桃四面鼓的傳播效率極低,甚至連越來越多的本地年輕人都逐漸不會表演這個民族傳統體育,如果這個民族文化的瑰寶被埋葬在了漫漫歷史長河中將會是我國一個沉重的損失,因此松桃四面鼓樹立良好地域體育文化形象不僅可以幫助苗族人民群眾了解、發揚自身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還可以讓更多的眼睛看到民族體育文化的魅力,并參與到保護、傳承與發展的事業中來。
在茶文化視角下,松桃四面鼓要進行文化傳遞,可以將茶文化理念中的傳播功能與四面鼓融合在一起。茶葉作為我國的傳統飲品,不僅在古代就已經是家家戶戶必備,到了現在更是名揚海外,許多外國人都很喜歡飲用中國茶葉,這不僅僅是因為茶葉獨特的口感與香味,更重要的是飲茶的健康理念。松桃四面鼓的體育文化傳遞也可以建立在健康的理念上,增強四面鼓體育的輻射力、吸引力,激發松桃苗族的自律感、自豪感、積極性和使命感以文化互動的形式進行文化傳遞。
松桃四面鼓的文化互動傳遞過程包括體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補充、相互借用,例如與周邊的其他族群主要是漢族的體育文化進行互動、逐漸趨同。漢族、苗族體育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共生的文化,在目前我國和諧的社會環境中兩個族群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兩族的關系也愈加趨于和諧。在貴州的松桃地區每當到節日、祭祀期間,大量的漢族群眾來到當地觀賞、休閑、娛樂,在此期間松桃人民給予這些游客茶水飲用,在飲茶休閑之余觀看四面鼓表演、了解四面鼓、接觸四面鼓進而喜歡上四面鼓體育運動,漢族與苗族文化互動的發展就會更加深入。
茶葉本質是飲品,體育的本質還是為了鍛煉。人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人們會逐步意識到需要運用一些工具,能夠使生產更加地有效率,這些工具在運用于生產勞動的同時,也成為了早期人們的體育工具如垂釣、狩獵等。這些傳統的體育文化主要是以對人體自身的磨練內容為基礎的,以形成一些操作技能為目的,蘊含方法與內涵的體育活動。但是這些運動只能對生活、勞動和動作進行不同程度的再現、重復,帶有一定的自然的屬性。
對貴州的傳統體育項目四面鼓而言,每年到了苗鼓節時,松桃人民擊打四面鼓已經成為了一項傳統活動,如今也演變成為了集健身與表演為一體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擊打四面鼓活動中首先由元老進行演奏,激烈的鼓點聲成為主要的節奏律動,然后由兩男兩女共同組成變化旋律。擊打四面鼓主要是通過跨步、翻騰、甩鼓棒、換位等技術動作組成,這些技術表演體現出苗族勇士們不畏艱險跋山涉水為了苗族部落抗擊魔怪奮力抗爭的英勇姿態。在擊打四面鼓的時候,擊鼓者的手、腳、腰需要一齊動起來,調動全身的精氣神,當元老的鼓點聲響起之后,圍繞著四面鼓的兩男兩女就需要在擊鼓的同時不斷旋繞變換身位。四面鼓表演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動作一定不能拘泥小節要粗獷豪邁,在敲擊的時候要身隨手動,這樣直擊觀賞者的心靈,讓每一個觀賞者都隨著密集的鼓點聲而沸騰起來。
茶文化也是一種以養生為核心理念的文化,要有健康的體魄那就離不開體育鍛煉。從茶文化的視角下研究松桃四面鼓,可以將四面鼓作為一種健身運動與茶葉養生互相結合,苗族人民在擊打四面鼓的時候對擊打四面鼓的人的體魄有著嚴格的考驗。在激烈的四面鼓表演后,表演者會大量出汗,此時端上一盞茶不僅可以有效的補充水分、休養身體,還能讓人體更好的吸收茶葉中所蘊含的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
人們會在休閑之余飲茶,同樣,對于一些少數民族而言,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休閑娛樂項目。松桃苗族其獨具魅力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創造出了獨特且富有內涵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松桃四面鼓具有濃郁地方特色與民族性,其豐富的形式以及內容,較強的趣味性、思想性,獨特的風格,集健身、娛樂、祭祀等為一體的活動,深受來松桃觀光的游客喜愛。
松桃四面鼓的悠閑娛樂性可以搭配上茶葉捆綁輸出,茶葉原本就是我國休閑娛樂的必備飲品與松桃四面鼓演出互相結合,一邊飲茶一邊觀賞四面鼓表演,讓游客更好地放松身心享受鼓樂。在松桃苗鼓節中舉辦茶會,入會者給予免費或者收費的茶水,臺上的鼓者在表演四面鼓還能與臺下飲茶者互動,邀請飲茶者近距離觀看或者一起表演等,并且隨著松桃四面鼓的開發越來越深入更加可以配合松桃苗鼓節的時候進行祈禱、祭祀、社交、歌舞、物資交流、體育競賽等,每年舉行具有代表性的綜合性的體育文化活動,形成一個集茶文化休閑娛樂與傳播松桃四面鼓文化于一體的節慶活動。
此外,茶文化也是一種促進民族和諧的文化,讓人民生活安居樂業。茶葉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民族精神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可以說已經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內在。在苗鼓節期間各村寨都會有人們趕來觀賞四面鼓表演,會加強觀賞者之間、擊鼓者之間的相互幫助的動力,使相對封閉的群體具有更大的開放性,更易獲得新的信息與思想,豐富了群體的文化,從而增強了本民族之間與各民族之間的融合。
中華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從最初單純的民族體育活動進行演化,繼而與各種文化互相融合變得更加具有社會性與文化功能。中華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與如今不斷迅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相互融合,同時從文化的傳承、創新、發展多個角度來看待一個多民族的相互滲透與交融,多元化體育文化體系已成歷史的必然現象,而以此來研究社會文化功能對于多民族的和諧、交流有著巨大的促進意義。茶文化在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雖然并沒有明確的文獻來研究出其潛在的影響力,但是無可否認其對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確實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茶學思想融入到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不僅僅是作用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本身的內容與形式也將作用于其對于社會文化的功能性當中。
[1]劉寧.政府主導、市場介入、社會參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保護的理想模式[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6,(05):148-151.
[2]文善恬,李傳國,楊慧馨,張選惠.農村社會文化變遷對婦女參與民族傳統體育的影響研究——以改革開放后中國農村政策變革為視角[J].浙江體育科學,2011,(02):1-3.
[3]聞靖,劉學明.探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規律——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民族和諧社會建設關系建設》[J].當代教育科學,2015, (12):82.
[4]高旭,柴嬌,孟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角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5,(01):25-30.
[5]高旭,柴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邏輯聯系及融合創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5):45-48.
[6]張長念,王占坤,唐聞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象征與社會功能探究——以仡佬族舞毛龍為例 [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4,(05):29-34.
[7]王濤,吾守爾·皮牙孜.新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社會功能新論——基于社會管理創新的視角[J].新疆社會科學,2013,(05):126-130.
蘇 凱(1982-),男,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