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翔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江西南昌 330013)
論我國傳統采茶音樂的繼承與發展
萬翔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江西南昌 330013)
傳統采茶音樂是我國傳統茶文化中的一種,以它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朗朗上口的節奏吸引著無數人的向往,本文擬從我國傳統茶樂文化自身出發,了解它的起源和發展歷程,并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細致分析,以及目前茶樂文化面臨的創新問題進行探究,結合其他文化傳承中的優點,找到適合茶樂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的方法,讓我國茶樂文化能夠登上世界的舞臺,同時,也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做出自身的貢獻。
傳統文化;采茶音樂;文化傳承;產業結合;價值理念
傳統采茶音樂屬于勞動人民創造的音樂形式中的一種,與拉纖號子、山歌等同屬于民族音樂,它的發展歷史從茶文化產生時就開始存在,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代表著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壯大,并且采茶音樂在我國傳統音樂文化中屬于較為特殊的一種,它的唱腔清新自然,為了繼承和發展采茶音樂,應該將新時代下它的傳播放在突出位置,結合現代文化形成適應社會發展的產物,同時,不斷地進行創新,豐富采茶音樂的文化內涵,擴大其發展的推廣面,從而讓其得到更好地發展。
茶樂文化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即每一次改革都是取其精華棄之糟粕的過程,到現如今,茶樂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領域內發展的很完善,并且一直隨時代的改變在不斷地進行自身改善,但是依然避免不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限制著我國傳統采茶音樂在國際上的傳播。因此探究該藝術的發展起源及歷史特征,將為整個音樂藝術的傳承發展提供重要幫助。
1.1 我國傳統采茶音樂包含的主要內容分析
我國傳統的采茶音樂主要是指勞動人民在采茶過程中,為了緩解高強度勞動帶來的疲勞感,從而利用身邊的事物或者情景隨機創作出來的音樂形式,因此,采茶音樂的內容相當廣泛,這種音樂形式包括歌曲、戲曲、茶舞等等,內容多是根據眼前發生的事情或者根據當地流傳的故事改編而來的,這種邊勞作邊歌唱的形式十分鼓舞人心,唱腔有特定的曲調,類似于元朝的曲牌名,伴奏多為竹子制成的樂器,為采茶音樂增加了民族特有的韻味,唱茶樂的多為女性,因為女性嗓音清亮,曲調婉轉,演唱起來非常有民族特色。
1.2 我國傳統采茶音樂的起源和發展歷史分析
最早的傳統采茶音樂起源是在盛產茶葉地區,多為云南、湖北等地區的農村勞動人民,它最開始只是小調的形式,隨后經過茶農的不斷改良,逐漸形成特定的曲調,我國傳統的采茶音樂在唐宋時期達到發展的高峰期,從民間消遣逐漸發展登入王公貴族的舞臺之上,同時,這個時期也大量創作出有關于茶的歌詞、舞蹈等等,為隨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到了近現代,茶作為我國出口商品中非常重要的一員,采茶音樂也伴隨茶葉從中國流傳向西方國家,它的發展形勢十分良好,代表著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文化,為我國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1.3 我國傳統采茶音樂在現代社會中的發展分析
在現代社會中,人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同時,追求簡單便捷的生活,采茶音樂在與現代快節奏文化碰撞時,也產生了一系列新的茶樂文化,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采茶音樂通過互聯網上傳,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國的采茶音樂,國外流行音樂也有和采茶音樂結合的例子,豐富了我國的采茶音樂的內涵,媒體宣傳力度的加大以及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加入對采茶音樂的發展和傳播有了更多的優勢,如今我國對采茶音樂的宣傳讓關注傳統文化的人越來越多,人才的大力培養,加上采茶音樂本身的魅力,振興了民族音樂文化。
我國有著豐富完善的采茶音樂藝術,無論是傳統采茶音樂的內涵,還是其中所具有的價值理念,其實際上都是當前值得我們傳承的重要內容,而想要實現傳統采茶音樂的有效傳承,其不僅需要探索豐富完善的音樂藝術形式,同時更重要的是需要探究該藝術形式中所具備的價值內涵,尤其是要將其中所具有的人文屬性和藝術內涵系統化結合,通過全面融入,從而實現整個傳統采茶音樂的有效傳承與發展。
2.1 我國傳統采茶音樂的分類
我國傳統的采茶音樂分類主要為三大類,包括采茶戲曲、采茶歌曲、采茶歌舞。采茶歌曲就是在田間采茶小調的基礎之上,通過將其系統化和規范化后即為采茶歌曲;采茶戲曲是指存在采茶歌曲上加上獨特的唱腔,結合本民族傳統戲曲文化后,用于豐富大眾娛樂的一種音樂形式,它的發展過程和戲曲的發展過程十分相似;最后的采茶歌舞是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加上對采茶過程的動作進行舞蹈化之后,形成的文化形式,它讓采茶音樂不僅僅是聽覺上的享受,更成為視覺上的一場盛宴。這三種形式之下還有很多細分的種類,因此采茶音樂的種類十分豐富,從而擁有文化多樣性。
2.2 我國傳統采茶音樂的主要特點分析
由于采茶音樂的種類十分廣泛,因此它也依據不同的分類有不同的特點,采茶歌曲的主要特點是在于歌曲的曲調悠揚,朗朗上口的歌詞讓采茶音樂的傳唱率很高;采茶戲曲的特點在于它和戲曲結合后,擁有戲曲唱腔渾厚的特點,同時,戲曲多針對老年人,因此在農村發展起來十分容易;采茶歌舞多迎合年輕人的習慣,接受起來也比較容易,對采茶音樂的推廣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2.3 現階段采茶音樂發展中的主要不足分析
現階段我國的采茶音樂發展主要的問題就在于人才的缺乏以及設備的缺乏,大多數演出采茶音樂的劇團資金缺乏,因此發展過程中面對停滯的過程,同時,演出時候的演員大多數年齡較大,對采茶音樂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人才的缺乏對于創新方面有很大的影響,市場上拓展面不廣,以及采茶音樂制作粗糙,是現階段主要存在的問題。
結合當前多元文化傳承發展的背景和趨勢,可以看到傳統采茶音樂當前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無論是該音樂藝術的形式,還是其中所包含的價值內涵,實際上都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和不斷傳承,通過對傳統采茶音樂的特點及內涵進行分析,不難看出采茶音樂在繼承與傳播過程中極具空間與發展前景,當然通過將傳統采茶音樂與現代各項藝術相結合,其必然能夠實現理想傳承效果。
3.1 采茶音樂和其他領域結合
采茶音樂需要和其他領域的結合,可以拓寬自身發展面,通過對自身曲目的改編,迎合現代消費者的需求,此外,可以加入本地的民族特色,發揮自身的特色,貼近光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繼續采取“取之精華,棄之糟粕”的發展方針,找到適合采茶音樂發展的方向,也可以通過和旅游業相結合進行推廣,利用媒體宣傳呼吁更多的青年力量進行采茶音樂的發展,擴大自身影響力,結合各種特色文化達到吸引更多人關注采茶音樂。而將采茶音樂與其他各個相關領域進行全面融合,其不僅實現了整個采茶音樂傳承發展的理想效果,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采茶音樂的有效豐富與完善,因此,其能發揮采茶音樂的最大傳播價值和效果。
3.2 重視傳統文化繼承人的培養
文化的傳承少不了新鮮血液的加入,而如今的年輕人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存在一定的誤解,這對傳統采茶音樂的繼承和發展是相當大的打擊,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首先,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就需要進行大力宣傳,同時,可以采用體驗課程的方式來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只有深入了解之后,才能真正消除對采茶音樂的偏見,文化才能得以傳承,或者開設相關的網絡節目。利用互聯網的力量對采茶音樂進行介紹,在此過程中尋求采茶音樂的發展和振興之路。當前傳統采茶音樂在傳播發展過程中,其最大的問題和不足,就在于缺乏傳承主體,特別是在現代互聯網音樂沖擊下,傳統采茶音樂缺乏宣傳和推廣的繼承人,因此,想要實現整個采茶音樂的有效傳承,就必須注重對相關人員的培訓,通過加大培訓力度,從而完善傳統采茶音樂藝術的傳承與融入。
3.3 著重打開城市市場,同時保持農村市場的發展
目前我國采茶音樂主要是在農村地區推廣的較多,因為它更貼合我國勞動人民的實際生活,容易產生共鳴,因此發展起來相當容易,但是對于城市來講,我國的采茶音樂市場占有率低,而現代流行音樂則大量充斥,因此,我們可以將采茶音樂和流行音樂結合起來,將其慢慢滲入城市文化發展之中,了解的人多了,自然對于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是十分有利的。同時,應該在保持農村現有市場的局面上繼續進行不斷地推廣,并根據農村的發展狀況不斷推出新的采茶音樂的種類,為它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傳統采茶音樂藝術傳承與發展來說,想要實現最佳傳播效果,其必須將市場化元素融入其中,通過提升其綜合內涵,豐富其價值素養,從而提升市場認知度和吸引力,實現傳統采茶音樂的有效傳承與系統化發展。當然,結合整個采茶音樂的發展形式及內涵來看,目前采茶音樂在傳承過程中,也要注重對該藝術形式進行整理和研究,通過融入必要的時代元素,從而增加其生命力。
我國采茶音樂的發展與傳承需要當今時代的每一個人的努力,這不僅意味著茶文化的傳承,同時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立身之本,是民族興旺發達的根本,通過人才不斷培養以及社會更多關注,采茶音樂的發展一定能夠突破發展中的瓶頸,實現自身穩定發展,同時,現代科技力量的加入,讓采茶音樂有了時代感,而不是被時代拋棄,這是最重要的。
[1]孟凡玉.淺論我國二胡音樂的繼承、發展和改革[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13(6):247-249.
[2]蔡仲德.全面的現代化,充分的世界化:當代中國音樂文化的必由之路——關于“中國音樂文化自性危機論”的幾點思考[J].音樂研究,2013 (18):179-182.
[3]喬建中.論我國傳統音樂雅俗交融的發展趨勢[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32-36.
[4]楊匡民.論戲曲音樂創作中形式立意的價值基礎——兼從價值論音樂美學角度談戲曲音樂創作中傳統繼承與創新發展問題[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4(19):26-33.
[5]杜亞雄.論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保護與發展[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5(11):82-86.
萬 翔(1984-),女,江西南昌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聲樂基礎研究與音樂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