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楠
(遵義師范學院,貴州遵義 563000)
探析民族器樂對傳統茶文化的傳承
趙楠
(遵義師范學院,貴州遵義 563000)
中國傳統的音樂文化是我們民族的瑰寶,人們對音樂的不斷追求和探索而創造出多種多樣的器樂,這些器樂極大的感染力對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傳統茶文化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另一個重要分支,它的發展倍受人們的矚目。本文擬從民族器樂和傳統茶文化的發展現狀出發,淺談民族器樂對傳統茶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以此突破目前茶文化發展的局限性,不斷創新,從而讓這千年的文化傳統得以煥發新的時代光芒,在未來發展的更好。
民族樂器;傳統茶文化;傳承理念;發展機制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大量外來文化進入我國,對我國本土文化的發展造成非常大的沖擊,在新時代下,想要讓傳統文化順利傳承下去,需要人民的大力配合,以及選擇科學的傳承方法,而將民族器樂與傳統茶文化相結合,其必然能夠優化發展內涵,創新文化理念,對兩種文化來講是個雙贏的局面,通過科學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民族器樂作為一種音樂藝術,其出現和應用極具歷史。通過民族器樂的應用狀況進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民族器樂發展應用的歷史,實際上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有效展現和詮釋。在我國傳統茶文化創新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諸多藝術元素,尤其是民族器樂與茶樂藝術元素相融合,從而形成了具有綜合文化特色的藝術形式。
1.1 民族器樂的具體內容分析
民族器樂的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編鐘,是指利用能夠發出聲音的器物改造以后形成的器具,通過器樂的演奏,能夠表現出各種感情,我國民族器樂最突出的代表當屬二胡、葫蘆絲、塤、琵琶、嗩吶、古箏、蕭、笛,可以分類為絲竹、管弦等類型,根據地域環境的不同,智慧的中國人創作出的《賽馬》、《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耳熟能詳的作品,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在國際社會中也引起巨大的反響。當然,民族器樂的內容遠遠不止以上內容,正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成熟發展,決定了整個民族器樂藝術在時代發展今天,也實現了創新與完善。
1.2 民族器樂的發展現狀
在中國的發展歷史中,歷朝歷代都有由于器樂而創造的佳話流傳下來,對人民的生活造成良好的影響,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越來越發達,民族器樂的又迎來了另一個發展的巔峰時期,通過互聯網技術讓我國民族器樂登上世界發展的舞臺,電影百鳥朝鳳讓嗩吶吸引了世界關注的眼光,也讓民族器樂的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民族器樂在時代發展的今天,也需要將時代元素和創作理念融入其中,通過創新表演形式,從而實現整個民族器樂藝術的內涵化。我們必須認識到對于民族器樂來說,由于該藝術形式中,缺乏與時代元素的有效融入,加上西方現代音樂藝術的有力沖擊,該藝術正在面臨巨大沖擊。
1.3 民族器樂與傳統茶文化的融入點分析
傳統茶文化體系中,有諸多元素內容,而茶樂就是整個茶文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樂藝術中,從茶樂旋律、茶樂內涵到茶樂作品中所包含的價值元素,都充分詮釋和展現了傳統茶文化理念的傳承優勢。而傳統茶文化在形成過程中,其被廣泛應用于品茶、賞茶的一系列環境中,此時獨有的環境,造就了文人騷客賞茶、品樂的氛圍,而這就使得民族器樂與茶文化之間形成了有效融入。當然,除了表演過程上的融合外,民族器樂和傳統茶文化都能夠對人們的真情實感形成有效流露。
傳統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與關鍵,其中融入了我國整個文化體系中各項優異元素理念。而想要實現傳統茶文化傳承發展的最佳效果,就必須結合時代要求,創新發展元素,從根本上提升茶文化理念內涵的具體元素融入。
2.1 傳統茶文化的內涵分析
我國傳統茶文化的發展歷史同樣十分悠久,經過不斷地改良,目前茶文化包含的是又種植采摘茶葉、茶葉炮制、茶葉沖泡以及品嘗這一系列過程中衍生出的茶樂、舞蹈、詩詞等文化內容,同時和宗教的相互交融,尤其是佛教文化讓茶文化有著高雅超凡、清心愉悅的內涵,追求天地人融為一體的境界。因此,在傳統茶文化體系中,我們能夠感受到豐富完善的價值理念,以及整個茶文化體系中所具備的各項要素。
茶文化是對我國飲茶歷史、傳統茶文化等各種信息資源進行有效記載的重要文化載體,傳統茶文化理念內涵不僅能夠客觀、真實反映整個茶文化元素發展狀況,同時也能起到豐富文化元素的重要作用,當然,結合文字、圖片,以及音像資料等多種方式,都能幫助我們記錄和查詢相關茶文化信息,可以說,茶文化體系展現的是元素信息,而其傳承的則是文化內涵,因此用好、認知好傳統茶文化資源,其基礎和前提在于從茶文化機制中所具有的文化屬性出發。從文化傳承視角出發,其必然能夠實現茶文化體系建設工作。
2.2 傳統茶文化的傳承發展現狀
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傳統茶文化的發展逐漸不受到人們的重視,更多人傾向于快節奏的生活,對程序復雜的品茶過程表示厭煩,這對茶文化的傳承發展造成不小的打擊,也讓茶葉的民族性逐漸減弱,近些年,隨著對傳統文化的大力弘揚,也讓茶文化增添新的動力。但是由于當前整個傳統茶文化在具體傳承過程中,存在較大問題和不足,因此急需適當的方法來突破目前的局限。而以茶為媒,讓世界了解中國,通過茶文化的滲透,讓更多的國家產生對茶文化所展現的中華文明“和、靜、怡、真”的自然美感加以認知,通過了解中國文化,進而建立對傳統茶文化的認知好感。
當然,想要實現對傳統茶文化的有效傳承和融入,就必須注重選擇合適的傳承載體和機制,民族器樂無疑是能夠以傳統音樂藝術形式展現傳統茶文化理念的重要途徑及載體元素。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當代文化傳播活動實現了成熟、系統化發展,無論是具體的文化理念應用內涵,還是具體的文化傳播元素,都出現了新的變化和要求,當然從當前傳統文化傳播價值理念的特征分析和認知來看,完善的文化內涵理念,從客觀上反映的也是人們的心態變化,隨著人們心態更開放、更成熟,注重文化的外在展現與內涵融入,其必然也能實現傳統茶文化價值理念的詮釋與發揮。
無論是茶文化體系中所具備的價值元素,還是整個茶文化體系中所倡導的精神理念,都是多元文化傳承發展過程中的具體要求。對于傳統茶文化的傳承狀況來說,民族器樂不僅豐富了該文化的傳承機制和應用元素,同時更重要的是該藝術形式也將傳統茶文化理念的具體內涵融入其中,深化、完善了傳統茶文化的傳播形式。
3.1 利用民族器樂營造適宜的品茶環境
民族器樂品種多樣,可以完美的借助不同的樂器表達不同的心情,創造不同的環境借用這一點可以創造出適宜的品茶環境,讓人們在品嘗一杯香茗的同時利用民族器樂達到凈化心靈的目的,以創新性的風格吸引光大群眾的興趣,同時可以培養百姓高雅的欣賞水平,懂得品位茶文化的內涵,抓住民族器樂的精髓與茶文化進行嫁接融合,實現發展雙向化,只有群眾欣賞水平提高了,才能讓茶文化的發展順利進行。
3.2 民族器樂中融入和借鑒大量茶文化元素
民族器樂的創作發展的已經十分完善,它巨大的感染能力和氛圍創造能力是其發展的動力,因此可以通過利用民族器樂譜寫關于歌頌茶文化的曲調進行茶文化的傳承發展,譬如利用古箏、二胡、蕭笛等組建民族器樂的樂隊,不同樂器代表不同的含義,搭配上茶文化的內容,加上可以借鑒西方音樂創作方法,利用百姓熟悉的樂器進行茶文化的宣傳,用曲調來代替過去的口口相傳,朗朗上口的歌詞表現出文化傳承與創新,實現傳統茶文化的代代傳承。
3.3 利用各種時代技術融入民族器樂,創新茶文化
如今的互聯網技術發展讓傳統文化搭上了順風車,逐漸開始走向國際化的舞臺,茶文化的發展可以借鑒民族器樂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歷程,制作相關茶文化的電影、宣傳片、音樂文化等等,或者可以利用如今發展迅速的信息公眾平臺,發布關于古老茶文化的小知識,通過這些過程,與時俱進,讓茶文化逐漸適應現代社會的節奏,讓年輕人逐漸熟悉這些古老文化的內容,不斷地體現出它的歷史價值,同時國家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結合具體投入,從而提升茶文化藝術的外在形式。
我國有著豐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而體系化的茶樂藝術,也可以通過具體的藝術形式予以展現和融入,從而實現該藝術形式的創新與發展。隨著當前人們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價值認知日益成熟,民族器樂的傳統價值日益突出,結合互聯網技術的成熟應用,對傳統茶文化和民族器樂文化進行改造,從而必然能實現整個茶文化藝術的創新與發展,當然時代元素的有效融入過程,實際上,也是豐富傳統茶文化理念、完善茶文化傳承機制的必然過程。
民族器樂的發展對傳統茶文化的傳承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民族器樂的帶領之下,新時代的茶文化必定能夠發展的如火如荼,通過不斷的創新,在保留其內在深刻含義和民族特征之外也可以跟上時代發展的節奏,加上民族器樂對茶文化的大力支持,使得越來越多人通過了解以后喜歡上傳統茶文化,從而這一文化得以傳承發展。通過對傳統茶文化元素中,民族器樂藝術的應用狀況進行探究和認知,不難看到,其與傳統茶文化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民族器樂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其實現了傳統茶文化的傳承發展與突破創新,因此,將民族器樂與傳統茶文化理念相融合,其必然能夠實現兩者的實質性統一。
[1]祝云霏.從苗族器樂文化看民族器樂藝術的發展——評《民族器樂藝術及其發展研究》[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 117-119.
[2]孫紅丹.多元文化視野下的高師中國民族器樂課程重構[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4(17):129-132.
[3]潘繼云.區域音樂文化視野中的民族器樂研究初探[J].中國音樂學,2015(5):32-36.
[4]劉素民.解讀當代民族器樂創作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6):26-33.
[5]朱永新.中國民族器樂教育與地方音樂文化的融合[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6(11):82-86.
趙 楠(1983-),女,遼寧黑山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揚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