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琢
(濱州職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山東濱州256600)
當代茶藝背景中美術元素的運用探微
王琢
(濱州職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山東濱州256600)
茶藝表演是將視覺藝術、聽覺藝術和飲食文化進行有機結合的一種高雅藝術活動,其中包含著眾多的美術元素,茶藝表演當中的多個組成部分都需要美術元素的支撐。本文首先分析了茶藝的美術特征,探究在茶藝表演的過程當中應用美術元素的基礎,隨后圍繞美術對點、線、面、色等基本元素的運用,探討了在茶藝當中發揮美術技法的作用,提高茶藝表演的藝術美感的方法,為我國茶藝表演藝術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茶藝;美術元素;畫面布局;藝術美感;布景裝飾
茶藝表演是一種將多種藝術形式和飲食文化結合在一起的高雅娛樂活動。這項娛樂活動,非常依賴人的視覺體驗,因此,美術元素在其中的運用就成為順理成章的結果。對此,本文將對茶藝當中所蘊含的美術應用的基礎因素進行分析,結合美術自身的組成元素理論,探究在茶藝表演過程當中,進行美術元素應用的基礎。
茶藝表演是一種對視覺觀賞具有較高依賴程度的藝術形式,而美術本身又是繪畫等視覺欣賞藝術的總和。茶藝表演所展現出的藝術特征是茶藝當中進行美術元素運用的基礎,而整個茶藝表演當中的各個組成部分又能夠體現美術的諸多元素。因此,茶藝表演當中有著進行美術元素運用的內在條件。
1.1 茶藝表演高度依賴視覺形式享受
茶藝表演綜合著各種器具、表演人員服飾和自然風光、建筑風光等元素。器具的材質、顏色、花紋、形狀等需要觀賞者通過視覺觀察加以了解。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現代呈現,茶藝表演需要使用大量的有著古韻的茶具,只有在這種茶具的襯托之下,茶藝表演才能夠體現出一種傳統飲茶文化所獨具的意境。作為表演人員,為了迎合這種古韻盎然的表演氛圍,同樣應當穿著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服飾,而旗袍等傳統服飾對穿著者的身材具有較高的要求。這種高度依賴視覺的欣賞形式為美術元素的運用提供了空間和可能。茶藝表演相對于飲茶活動的最大區別在于其視覺和氛圍的塑造能力。單純的飲茶活動,僅僅作為一種飲食活動給消費者帶來味覺享受,從而產生精神享受,而只有在味覺享受之外形成視覺產生的精神陶冶氛圍時,茶藝表演才能夠形成自身的市場空間。
1.2 茶藝表演的結構具有藝術構圖潛質
茶藝表演作為一種將自然風光、形體觀賞、用具欣賞等視覺欣賞形式結合在一起的藝術形式,能夠在欣賞者的面前形成一種畫面感,這種畫面感最終將可以通過美術的構圖形式進行呈現。茶藝表演需要較為優美的自然風光景致,同時也需要器具、人和風景的有機結合。這種結合的過程能夠從宏觀到微觀形成一個整體性的畫面。自然風光將形成整個畫面的背景,人的活動將成為一種中觀景致,而微觀的器具形態同樣也能夠形成近景。整個畫面將由此產生巨大的美感。通過美術的技法,對這種畫面進行重新的構圖,發揮其中的美術元素的作用,可使整個茶藝表演在意境和視覺直觀享受層面都產生比較良好的效果。在自然風光比較秀麗的地區,進行茶藝表演所能夠展現出的精神意蘊就對圖像化的效果更為依賴。在我國的風景名勝區,茶藝表演往往和自然風光融為一體,畫面感的營造對于茶藝表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3 美術本身也是茶藝表演的一部分
茶藝表演作為和美術繪畫相獨立的一種藝術形式,在茶藝表演的整體內容當中,東方傳統美術本身往往直接作為其中的組成部分,并且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國傳統美術作品往往在室內裝飾當中發揮重要作用。傳統中國民居當中懸掛的文人畫,就是古典室內裝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茶藝表演藝術當中,室內的陳設是整個環境欣賞的一個部分,而美術作品作為室內陳設的一個部分,又為茶藝表演提供重要的環境熏陶作用。對茶藝表演而言,美術作品本身就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烘托作用。
經過前文的分析,在茶藝表演當中應用美術元素的基礎和前提已經得到了探討。而對美術的構成元素的探討,則是探討如何在茶藝表演當中更好地應用美術元素。本文主要立足于茶藝表演的需要,從繪畫視覺美術當中的點、線、面和色彩等因素角度,分析美術這一藝術形式的構成元素,并且嘗試從中總結出美術創作要素的內在關聯。
首先,美術創作依賴點作為整個畫面布局的基礎。美術畫作中的點不僅指幾何學意義上的點,也指構成整個圖畫當中的獨立單元,這些單元構成了整個畫作的基本內容。這些獨立單元決定了畫面的飽滿度,體現著畫面所要表現的主題和內涵。較少的獨立單元決定了畫面對背景的依賴,而更為豐富的畫面構成又對畫家對整個畫作的駕馭能力提出要求。
其次,美術創作的過程當中,線又是構建起整個圖畫骨架的重要元素。線的作用體現在對點的連接和對畫面基本結構的塑造兩個方面。美術中的線不僅僅是線條自身,線條的形狀、粗細、長度和走向,都體現著線作為美術元素的作用。柔和而綿長的線條能夠表現具有虛無縹緲的精神意蘊的畫面。轉折力度較大的直線型線條能夠幫助畫家展現出一種讓人印象深刻但是又扭曲而非真實化的畫面。在西方美術理論當中,線可以展現出人的視線,是體現整個畫作的觀賞角度的重要元素。
然后,在畫面構圖方面,美術創作的過程要完成一種景物格局的設計目的。畫面當中包含的背景是否宏大,視角是否遼闊等問題都需要由畫面構圖來決定。畫面構圖的過程當中,一般而言,視角相對較高,畫面的取景較深的畫作具有比較遼闊的視野,給觀賞者一種大氣而雄渾的觀賞感受。而以一種較低的視角觀察的畫面景物,能夠采用一種更為細微的角度,將畫面當中的景物和人物的情狀轉化為整個構圖過程必備的構成要素,并對其進行細節的剖析,從而給觀賞者見微知著的精神享受。
最后,美術創作的過程當中,顏色的使用備受關注。畫面的顏色元素包括背景色調、景物自身的顏色和景物與背景之間的色差等內容。一般而言,背景色調奠定了整個畫作的主題色彩,反映了畫家對整個環境的態度。景物自身的顏色則體現畫面當中的人物、動物和自然風光的特征。色差往往被用來表現畫面當中的主題沖突。人與人、景物與景物和人與景物之間的矛盾和差異則構成了美術創作中色彩應用的核心內容。
經過前文的分析,茶藝表演本身包含的美術基礎、美術藝術自身的構成元素已經得到了分析和討論。為了在茶藝表演藝術當中,更好地實現通過美術元素的應用,實現視覺觀賞效果的提高,從而給觀眾帶來更好的精神享受。本文將對如何在茶藝背景下應用美術技法的方式方法———從線和點的組合方式、空間的利用和畫面質感的打造等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3.1 以黃金比例進行茶藝表演畫面營造
在茶藝表演過程當中,對人物、景物和背景的擺放應當遵循一定的美術技巧。人物和景物可以被視作美術理論當中的點,對這些點的合理安排能夠使觀賞者感到舒適。在茶藝表演過程當中,茶藝表演者和各種茶具、裝飾物的擺放應當符合藝術審美的要求,在呈獻給觀賞者的整個畫面當中,這些景物應當處于場景展開面的黃金分割點處,使整個畫面具有較好的美感。茶藝表演過程中,為了烘托出整個畫面的古韻意境,需要使用花瓶、文人畫和香爐等器物作為藝術烘托。而這些景物作為整個表演過程中的一個點,應當同樣在整個空間當中,被安排在黃金分割點上,從而使觀賞者感到和諧而美好。在畫面營造的過程當中,自然景物是最難以改變的一種畫面背景。自然景物難以移動,只能對其進行適應,而難以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在這一背景之下,應當采用靈活的方式,通過布景角度的轉變等形式,使畫面營造的效果達到最優比例的目標。
3.2 以空間格局營造茶藝表演的畫面感
茶藝表演當中,表演者處于核心地位,其操作過程主要以靜態的形式,在一個固定的點上加以完成。而作為表演者的背景,各種陳設和自然景觀應當同表演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從而形成整個畫面的空間感。空間感的營造可以包括二維的光線空間營造和三維度的縱深空間的設計兩個側面。
在二維光線空間的營造方面,通過室內光或者自然光的投射,使表演者、裝飾物都通過一定的投影的形式形成立體感,可以使美術當中的二維空間構造的技法在茶藝表演當中得以應用。對茶藝表演而言,二維空間技法主要適用于室內空間相對小,觀賞者的視線空間在并不開闊的表演環境之下。由于此時沒有較為開闊的室內環境給表演者陳設各種景物,通過光線角度的選用給表演者帶來一種空間上的立體感,可以幫助觀賞者取得更好的表演效果。
當茶藝表演能夠擁有比較寬闊的環境,可以營造出較好的視野時,表演者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間上的優勢,營造出一種錯落有致的三維空間,為表演者提供更好的發揮舞臺。茶藝表演者可以采用近景和遠景相互交錯的方式,形成一種空間上的層次感。這一層次感的核心在于遠景對近景的一種烘托效果,中國傳統茶藝和中國傳統哲學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在聯系,利用自然環境,使自然風光和人物活動能夠有機結合起來,達到這種三維空間建構模式的核心目的。
3.3 利用顏色和造型塑造茶藝表演的裝飾質感
在茶藝表演過程當中使用的各種陳設應當具有較好的顏色和造型,從而顯現出其特有的質感。所謂質感主要指裝飾物的顏色、形狀等特征給觀賞者帶來的主觀感受,這種感受能夠幫助觀賞者較為輕易地從其他物品當中辨別出該物品。我國傳統茶藝表演主要依賴木、石、書畫和其他取自于自然的裝飾品。這種自然氣息濃厚的裝飾品能夠烘托出茶藝文化所需要的清凈淡泊、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應當給這些裝飾品的材質、顏色方面多加留心,以實現通過其質感營造良好的茶藝欣賞環境的目的。中國傳統飲茶文化以養生為目標,結合茶藝表演活動所在的氣候環境,根據季節的變化進行裝飾品的調整,能夠更好地將人與自然相互結合的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理念展現出來。
茶藝表演是一種對視覺觀賞有著較高依賴程度的藝術形式,當中的多個組成部分都需要美術元素的支撐。本文主要立足于茶藝表演的需要,從繪畫視覺美術當中的點、線、面和色彩等因素的角度分析美術這一藝術形式的構成元素。茶藝表演所展現出的藝術特征是茶藝當中進行美術元素運用的基礎。茶藝表演能夠從欣賞者的角度整體上形成一種畫面感,從而形成通過美術的構圖形式進行表演的基礎。而美術作品作為室內陳設的一個部分,又為茶藝表演提供重要的環境熏陶作用。以黃金比例進行茶藝表演畫面營造、以空間格局營造茶藝表演的畫面感和利用顏色和造型塑造茶藝表演的裝飾質感,是經過本文的分析,在茶藝背景下應用美術技法的方式方法。
[1]邱景源.談茶藝美學及其對設計美學的啟發[J].美術教育研究,2013 (11):46-47.
[2]房文婷.從茶藝美學品小學美術教學的審美意韻[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17):69-71.
[3]張春華,張雨晴.韶關市“和道軒”茶藝坊的室內設計方案小析———新中式茶文化空間與地域文化的結合[J].美術大觀,2015(4):117.
王琢(1975-),女,山東濱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