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友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402160)
人文教育視域下學校體育教學中引入采茶舞內容的注意事項與實踐探析
劉貴友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402160)
傳統體育教學難免會存在內容單一、教學方式落后的問題,為了能夠實現體育教學的人文性,充分開發體育課堂的教育價值,將傳統體育項目與現代體育教學相互融合,在強化高校體育人文價值的同時,豐富教學內容。采茶舞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具民族民俗特色,近些年來,很多高校開始將當地傳統的采茶舞與體育教學相結合,通過改變采茶舞的方式,引入了新的體育游戲或者是健身操,這使原本枯燥無味的體育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大大提高了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也提升了體育的人文教育價值。但是在采茶舞與當代體育教育相結合的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畢竟在當代體育教育中引入采茶舞,還是一項新的教育理念,本文以人文教育為視角,對學校體育與采茶舞結合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與實踐進行具體分析。
人文教育;采茶舞;注意事項;實踐
民族傳統體育是指具有地域性、民間性的傳統體育形式,這是中國民族時代傳承的文化結晶,不僅包含了豐富了傳統文化價值,而且也極具人文教育價值,傳統體育是一個民族的記憶共同體,可以被認定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但是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作為人才培養教育的基地,應該積極承擔起傳統民族文化的責任,并充分挖掘這些文化中的人文教育價值,豐富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陶冶學生的情操。而體育教育與采茶舞的結合,正是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體育的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實踐項目,是當今體育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研究的新課題。
現代教育的價值觀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要求教育工作者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要將自身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有機融合在一起,從而更好的激發學生個人潛能,是學生具備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下,明確自身地位,順利完成社會活動的能力。人文精神教育觀,是當代教育的必然選擇,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當代社會發展需求,培養大量的高素質人才,通過在現代教育中引入人文精神,在學生道德品質、知識技能、體能體制等方面的培養,使每一個被教育者都能夠成為了具有自主創造能力的個體,這樣在為了復雜的社會背景下,他們可以應對各種嚴峻的挑戰,并且具備堅強的意志,通過自身的能力為社會就進步與發展貢獻力量。社會發展離不開人文關懷以及人才的貢獻,反過來人的發展也不可能離開社會的包容而獨立存在。社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為人類發展提供土壤,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營養。人文精神教育觀在教學主要還體現在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進人的發展,不斷完善人的人格,所以說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培養學生主體性。人的獨立性、創新性以及自主性。在人類不斷向前推進的過程中,教育是推動人類自身發展的主要手段。教育針對人的知識結構,綜合素養進行教育,必須要充分體現出個體差異以及主觀能動性,所以,也可說主體精神的貫徹,是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內容。而在體育教學中,新時代的體育教師應該認識到人文精神對體育教學的促進作用,以及對學生發展的意義。并且能夠勇于改革和創新,摒棄傳統的教育理念與方法,將體育教學與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除了傳輸學生體育理論知識以及技能之外,還應該重視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結合不同專業的特點,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此提升學生對體育的熱情,實現強健學生體魄與提升學生人文修養的完美結合。
分析了人文思想教育對體育教育改革的一些啟示之后,研究在人文教育視域下,傳統體育活動與現代體育教育的結合,下面以采茶舞為例,對學校體育教學中引入傳統文化時需要注意的幾項問題進行具體研究。
2.1 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目標
2.1.1 指導思想:技術傳習和文化講授并重
采茶舞屬于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民族體育的代表形式,在民族傳統體育“植入”當代體育教學的時候,必須要關注技術傳習與文化傳授兩個方面。采茶舞不僅是典型的民間傳統文化形式,而且也承載著極為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既然當代體育教學引入了采茶舞,那么就應該充分挖掘起文化層面的內容,并以此促進學生人文修養的提升。而如何能夠更好的挖掘出采茶舞的文化內涵,并以怎樣的形式傳播呢?這當然需要學生首先掌握采茶舞的技術要領,在學生練習采茶舞,跳采茶舞的過程中,很多文化就會自然而然的被挖掘出來,這樣才是真正實現了傳統體育的傳承。
2.1.2 教學目標:動作技術與文化素養兼顧
在確定了教學指導思想之后,就要是明確教學目標。人文教育視域下,采茶舞與當代體育教學的整合,最終必然是幫助學生在學會了如何跳采茶舞的同時,又提升了文化素養。這就是最終的教學目標。
首先。民族傳統體育最突出的動作特點就是“動”,采茶舞也是如此,采茶舞韻律強,節奏歡快,舞步輕盈,因此在傳授采茶舞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動”的特點凸顯出來。這是實現民族傳統體育人文精神的基點,借助動作技術,傳遞文化內涵。
接著,是文化知識。這個部分包含了體育器物、體育服飾以及圖騰等等,同時也包括了豐富的制度文化以及規則、規范等等。教師應該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合理篩選其中的內容,傳授給學生。
最后,必須要將民族傳統體育的內在精神傳播下去,民族傳統體育在審美價值、精神訴求方面,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具有非常巨大的人文教育價值,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核心,這是當代體育實現人文教育的有力基點,也是傳承傳統文化的平臺。
2.2 教學內容
在當代體育教學中引入采茶舞,教學內容主要可以分為技術與文化兩大部分。
2.2.1 技術以“動”為主,采茶舞一般包括開荒、采茶、點茶以及送茶等內容,這些反映在舞步上就是半蹲步、羊叼腳、三性步等,同時還有十字步以及觀音坐等,這些都是采茶舞的基本動作,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這些基礎的技術動作要點傳授給學生,奠定他們采茶舞的基礎。
2.2.2 而在文化方面,民族傳統體育從器具到服飾和場地,都與當代體育有明顯區別,比如采茶舞在表演的過程中,需要很多器具,以及伴奏樂器等等。并且還需要很多道具,比如花籃、彩帕,小茶杯等。一般會采用二胡、笛子傳統民族樂器進行伴奏。服飾男子頭帶黑色彩繡頭圈,腰系這紅色腰帶,女子要穿繡花鞋,身穿名族服飾,這些都是采茶舞文化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教師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情況,適當選擇其中的內容,傳授給學生。文化制度同樣是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制度文化是人類在長期勞動生產過程中積累下來的經驗和規則,對人們的行為活動有指導和規范的作用,包括儀式規范、組織制度等等,比如在表演采茶舞的時候,女演員通常是拿著手絹或者提著籃子,這些動作都是從實際勞動中提煉出來的。因此體育課堂上,在講解這些內容時,教師應該與實際的生產勞動規則相結合。
3.1 技術教學方法
在將采茶舞與體育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首先要理清傳統文化邏輯,從文化與動作的關系中獲取教學的切入點。傳統民族體育生長的土壤是傳統文化,因此其動作技術也必然要與傳統文化保持一致。教師傳授采茶舞的動作技術要點,需要以傳統文化的邏輯為前提,動作性服務與文化性,文化是動作的指導。所以說技術動作要從傳統文化中尋找切入點,采茶舞是將茶事生產的動作模擬成送茶、盤茶等動作,首先,從動作背后尋找文化依據,強化學生對這些動作的理解。
3.2 體育文化的教學策略
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當代體育教學引入了很多先進的教學技術,比如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等等,借助先進的教學技術,能夠完美的將民族傳統文化與當代體育教學相結合。能夠更加生動、直觀的將采茶舞的技術技巧展現出來,也可以更加清晰的將民間形態、歷史脈絡、文化環境表現出來。比如,在采茶舞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將茶園風光、采茶流程等原生態的特點展現出來,網絡手段多種多樣,借助網絡技術的便捷以及強大的信息量,將視頻、圖片等多元化的教學內容直觀化的傳遞給學生,學生在學習了采茶舞之后,可以將自己的感受、作業以及練習視頻上傳至學生網站,這樣可以和教師以及其他學生交流。總之,在信息化社會中,互聯網技術在教育事業中的應用是一個必然趨勢。教師在講解采茶舞的過程中,要以文化講解為引導,要將體育項目的由來以及形成過程,傳遞給學生,同時將風土人情以及民族風俗完美地展現出來,除了要傳遞技術技巧外,還要將傳統體育的“形”以及文化內涵傳遞給學生,在講授采茶舞的時候,將舞蹈形成的過程以及文化歷史一同講解給學生,采茶舞的器具,文化以及民俗民情,審美觀念、價值追求都要滲透到技術教學中,強化學生對采茶舞的理解。
本文從人文教育的角度,對體育教學與采茶舞的集合要點以及策略進行了,分析采茶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實現當代體育的人文教育與文化教育的有機整合,以采茶舞為切入點,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技術,不但豐富了當代體育教學內容,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并逐漸感受到傳統茶文化以及體育活動的魅力。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論述,能夠對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1]馮紅靜.對美國學校體育教學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2]崔艷艷.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3]張予南,高留紅,張予云等.對體操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熱與冷”現象的社會學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2):238-240.
[4]崔運坤.福州市中學學校體育教學安全現狀和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5]馬江駿.新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
[6]吳衛軍.學校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的實施原則和運用[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158-159.
劉貴友(1975-),男,重慶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