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璐
(江西警察學院人文管理系,江西南昌330100)
茶文化術語英譯中的語用關聯解析
錢璐
(江西警察學院人文管理系,江西南昌330100)
茶文化術語是經過長期使用所形成的語言詞匯,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必須對其延伸和形成過程弄清,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對詞匯的精準翻譯。語用關聯作為翻譯理論中常見的事項和原則,是整個英語翻譯活動中所必須結合的原則內容,因此我們在進行茶文化術語翻譯過程中,必須結合語言關聯的相關內涵和特點,從根本上實現理想翻譯效果。本文擬從茶文化術語的相關內容分析入手,結合語言關聯的相關內涵認知,同時融入語用關聯對整個翻譯活動的啟發,并探索在茶文化術語英譯過程中有效融入語用關聯原則。
茶文化術語;英譯;翻譯理論;語用關聯
在多元文化融合不斷加快的今天,傳統茶文化想要被世界其他地區所認知,就需要借助語言翻譯這一途徑,讓人們了解該文化的具體內涵。而茶文化是經過幾千年的體系化發展所形成的文化體系,無論是其具體內容,還是相關研究,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詞匯,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術語名詞。與其他詞匯不同的是想要將這些詞匯的內涵和信息等量轉化為其他詞匯,就必須對這些詞匯的形成過程中以及其中獨有的內涵進行深入剖析,從而實現傳遞效果。語用關聯是從語言習慣出發對整個翻譯活動所做出的相關要求,通過有效融合這一原則,能夠實現對原有信息的準確傳遞。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經過幾千年發展,如今茶文化已經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學科體系。通過對茶文化進行全面分析,可以發現其中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與茶相關的物質文化元素,這些是茶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一種客觀存在。而另外一種則是與茶相關的精神文化元素,主要包括飲茶過程中常用的茶道、茶藝等,以及與茶相關的文化素材和茶文化中所包含的價值理念、行為規范。而在這一系列文化體系中,形成了各種與之相關的文化詞匯,也就是專業術語,這些術語無論從其內涵,還是其使用上都有相應要求。
對文化來說,詞匯語言是其基礎,也是傳播的關鍵。相對文化繼承來說,離不開語言。當然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最重要的是要對文化中所包含的意識、內涵進行深層次認知。只有融入內涵和價值理念,整個文化才能被有效傳承。在茶文化體系中,有一系列專業詞匯,也就是術語,這些詞語在理解時,不能簡單的從字面意思進行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內容反映了茶文化的具體內涵。而隨著現代科學不斷發展,如今有關茶葉及茶文化的研究逐漸成熟,日益體系化、學科化,形成了獨立的茶學學科,其中術語詞語實現了進一步補充和發展。
隨著多元文化融合不斷加快,當前在向世界其他地區傳播茶文化時,就必須向其介紹茶文化中的術語,可以說茶文化術語是學習和了解茶文化的基礎。但是在茶文化交流過程中,如果片面的按照翻譯理論和相關對照,對茶文化術語進行翻譯,那么整個茶文化術語中應有的價值內涵不僅未能得到有效傳遞,甚至會對人產生誤導。因此,想要實現茶文化傳播目的,就必須選擇合適的翻譯理論,語言關聯就是這一恰當理論。
我們還應該認識到茶文化的傳播過程是文化、藝術的深層次內涵交流過程。通過向其他地區人們展現茶文化中所包含的內涵和意識,講解與茶文化相關的文化藝術素材,尤其是對其中涉及的茶文化術語形成的典故進行全面闡述,進而從根本上實現多元文化交流背景下的茶文化溝通與傳播。茶文化的傳播絕對不是形式上的傳播,而是以茶文化術語為載體,充分融入文化內涵的體系化交流。
語言關聯是從認知理論視角進行闡述的一種理論。在該理論中,其認為語言交流是一個認知的過程,也就是說必須結合相應的推理思維來構建全新的語言應用理念。而在這一過程中,具備相應關聯性,通過使用這一關聯理念,能夠有效解釋語言交際中各種語言使用的現象。對于以往語言應用理論中,各相關理論應用較為隨意和籠統來說,語言關聯理論的有效應用讓整個語言應用日益嚴謹,同時更使得該語言體系發展成為一門學科。使用該理論的過程中,有效應用了語言溝通理解之間的結合理論,通過有效認知,能夠豐富和發展整個交際活動。在相關語言理論中,關聯理論都是極具影響力的理論,其價值超出了語言學,通過將該理論內容融入翻譯,可以優化翻譯效果,提升翻譯質量。
實際上,文化傳播依賴于語言,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語言,所以要想將各種不同文化進行深度交流,就需要結合完善的規則和技巧,從而實現不同語言之間的有效轉化。通過對翻譯活動進行匯總,不難發現目前很多翻譯過于機械,其并不能等量傳遞原文的信息,而語言關聯理論的應用能夠從根本上優化整個翻譯活動。1986年英國語言學家依據交際活動認知,提出了語用關聯。該理論提出后對語言界和翻譯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首先,語用關聯理論體系與語言溝通、社會交際應用相結合,是對傳統會話原則的批判繼承,并非單一補充。從根本上看,語用關聯理論是通過對人類語言溝通交際和應用的有效提煉和全面認知,從根本上是對人們溝通交流的突破和發展。因此語言關聯理論是對傳統翻譯活動的創新和發展,補充及完善。翻譯的過程,不僅僅是將詞匯進行轉化,更重要的是對語言的深層次理解和融合,所以其前提是對兩種不同語言的內涵及特征進行全面認知。語用關聯理論的融入使得整個翻譯活動更加立體化和形象化。
其次,在語用關聯理論看來,無論是翻譯,還是語言對話,其歸根結底是一次思維上的溝通和認知,所以整個過程具備一定規律。也就是說,在語用關聯原則中,其存在某種假設關聯,對于溝通雙方來說,應該先從對方的意圖出發,選擇契合自身立場和價值理念的觀點。無論是語言上的溝通,還是詞匯上的理解,都需要對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進行全面認知,整個過程不能孤立,而應該將其放在全面溝通交流的狀態下。
最后,使用語用關聯原則,應該認知到兩點。其一是在整個語言交流過程中,想要取得實質性效果,其核心是交流雙方互相認知,也就是認識和理解對方表達的意思及內涵。而另一個就是要將整個語言溝通過程中看做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也就是說所有語言溝通交流都依賴于具體的交際行為,這是語用關聯理論應用的基礎。對于茶文化傳播來說,整個茶文化內有很多極具專業性的術語,如果只是依賴機械翻譯,那么很難讓對方了解其相關含義。因此在進行茶文化術語英語翻譯活動時,必須從立體化、應用化角度進行翻譯。
在進行茶文化術語翻譯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和注意事項,只有有效處理這些細節,才能有效推動茶文化術語的英語翻譯,實現內涵準確轉化。在茶文化術語翻譯過程中,如果機械、死板的依賴其他翻譯理論原則,那么不僅破壞相關術語的本質內涵,同時也未能做好茶文化的準確傳遞和有效表達。
3.1 結合雙方交流的具體環境,合理選擇意譯和直譯等方法
在語用關聯理論中,其認為語言的應用有相應語言環境,其并不是單獨存在的,不同的語言環境所展現的文化內涵是不一樣的。語言只有真實反映文化內容,才符合語言本身的價值,而語言想要正確全面展現文化內涵,需要結合相應的語言環境。通過對茶文化術語進行研究,可以很明顯看到其中融入了豐富的文化信息、內涵,因此想要做到原有信息等量傳遞,就必須從對茶文化理解認知入手。在茶文化術語詞匯翻譯過程中,不能只對其字面含義進行機械翻譯,要結合受眾者的語言習慣,通過對整體文化理解入手,進而實現精準有效翻譯。我們必須認識到中西方茶文化是不一致的,所以在翻譯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兩個文化之間的差異。在結合語言應用的客觀環境基礎上,進行術語翻譯過程時,要合理結合按意思翻譯和直接翻譯等方法,靈活翻譯,準確傳達信息。
3.2 茶文化術語英譯過程中有效融入語用關聯原則思路分析
在茶文化專業術語中,我們應該對其進行分類,依據術語的具體特點進行翻譯。比如其中涉及茶葉化學成分的術語,可以直接翻譯,例如對兒茶素、茶多酚等術語進行翻譯時,可以直接翻譯,該類詞語的英文翻譯已經得到了一致性共識。但是對茶文化來說,更多的是經過長期歷史所形成的術語名詞,對這一類詞語進行翻譯時,必須有效融入語用關聯原則。在我國茶文化對外宣傳時,應該針對名稱產生的根源進行辨識,從而選擇合理的翻譯方法。對茶文化術語進行翻譯,可以從按照讀音進行翻譯、依據意思進行翻譯和讀音與含義相結合三個角度出發,比如對綠茶的翻譯就是“green tea”,白茶的翻譯就是“white tea”,這一些術語名詞既沒有約定俗稱,因此可以按照意思內涵翻譯的原則進行翻譯。而有一些術語則應該按照讀音進行翻譯。比如功夫茶的翻譯為“kungfu tea”,鐵觀音的英文翻譯為“Ti Kuan Yin”,除了這兩種方法之外,還有將這兩種方法相結合的翻譯,比如烏龍細茶的翻譯為:“Oolong Tea Dust”,通過選擇相關茶文化術語進行恰當英文翻譯,可以看到關聯理論可以有效消除文化之間的差異,實現茶文化的精準翻譯和準確表達。
通過對茶文化體系內涵進行研究,不難發現其是傳統文化與茶的有效結合。同時豐富的茶文化體系中包含了大量與茶相關的專業詞匯內容,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茶文化術語。隨著多元文化交流日益廣泛、成熟,如今茶文化也在融入世界其他文化體系之中,而想要讓其他地人了解茶文化的具體內涵就必須通過恰當的翻譯轉換。通過有效使用語用關聯理論,能夠實現茶文化詞匯術語內涵信息的有效傳遞,從而實現茶文化的全面傳播。
[1]謝靜.關聯理論視角下的文化缺省及翻譯策略[J].翻譯論壇,2014(3):56-63
[2]劉慶雪.語用關聯視角下湖湘文化詞匯英譯研究[J].英語廣場, 2014(7):59-64.
[3]李中強.跨文化語用學視角下的會話含意推理[J].中國翻譯,2015 (2):23-28.
[4]路靜.跨文化語用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策略研究[J].當代外語, 2015(15):216-219.
[5]梁仁春.跨文化交際理論下的中國菜名英譯研究[J].外語研究, 2016(2):95-99.
錢璐(1988-),女,江西南昌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翻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