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祺,李杰,韓旭
(1.河北農業大學,河北保定071000;2.河北科技學院,河北保定071000;3.保定學院,河北保定071000)
茶文化傳播視閾中的民俗音樂研究
張祺1,李杰2,韓旭3
(1.河北農業大學,河北保定071000;2.河北科技學院,河北保定071000;3.保定學院,河北保定071000)
相對于茶文化來說,民俗音樂則是它結合的最佳伙伴,他們兩個相輔相成,結合起來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讓人們對此迷戀,本文擬從茶文化的視角下所描繪的民俗音樂研究來表達茶文化和民俗音樂之間的聯系,闡述了茶文化的傳播過程以及途徑對于民俗音樂來說,將會對其未來的發展占有多大的貢獻,同時分析未來民俗音樂的發展動態,重點分析它的不足之處,同時找到合適的解決途徑。
茶文化;民俗音樂;文化傳播途徑;中國傳統文化
在我國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體系化的文化內涵,創新文化理念,優化文化價值應用,不僅需要探究具體的文化元素內容,更重要的是需要認知到整個茶文化體系中的具體元素。通過對我國茶文化體系的具體理念內涵進行分析,我們能夠感受到整個茶文化體系中所具備的元素內容,同時也能感受到其與我國整個文化體系之間的重要關聯。因此,想要實現對傳統茶文化體系的有效傳承和融入,就必須創新茶文化理念,從而實現整個文化體系的理想效果。
1.1 傳統茶文化的發展歷史分析
傳統的茶文化的發展過程包括四個重要時期:發展初期、發展中期、鼎盛時期以及平穩期。發展初期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農為了醫治自己的族人,嘗遍百草,其中對于茶葉就有較為詳細的描述;隨后發展中期包含夏商西周時期一直到漢代,漢代時開始,茶文化走向鼎盛時期,主要的原因在于歷代皇帝對于外交的重視,派出的使節對于茶文化從中國本土傳播到世界都做出了相當重要的貢獻,包括張騫、鄭和、鑒真和尚等,他們孜孜不倦的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向全世界,茶葉作為其中的重要代表,更是中國愿意和其他國家結交的禮物。最后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茶文化逐漸走向平穩時期,在與現代文化的碰撞過程中,茶文化更是表現出它寬大包容的一面,能夠讓人們在快速生活的節奏下,依然可以享受到茶文化帶給他們內心的寧靜。
1.2 現代社會中的茶文化的傳播特點分析
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茶文化表現出它獨特的魅力,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更是為茶文化的傳播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電視傳媒的應用以及網絡的迅速發展,再通過現代物流技術的飛速進步,讓原本在偏遠山區的好茶能夠很快的到達客戶手中,武夷山的大紅袍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此外,在茶葉沖泡過程中通過科技的監控,更是讓茶葉原原本本的香味釋放出來。茶文化的傳播更是借助了網絡平臺,讓更多人了解到茶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現代社會茶文化的傳播特點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快”字。
1.3 茶文化的傳播途徑分析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偉大傳承之一,民俗音樂亦是中國的國粹中的重要代表,然而在當今社會中,現代快節奏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比比皆是,中國傳統茶文化的歷史悠久,古代時候茶文化的傳播途徑更多的是借助文人墨客筆下的作品流傳于世,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蘇軾的“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大碗茶。”一句,將茶葉的馨香表述的淋漓盡致。
2.1 民俗音樂的定義以及其包含的內容分析
民俗音樂的定義是指民族發展過程中隨著時代環境改變所出現的普通大眾音樂,它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過大眾的口傳,包含歌曲、短詩歌等等。同時,民俗音樂的發展也與民俗樂器有著重要的關系,不同的樂器不同的曲調在不同的場合所表達的含義不同,例如民俗樂器嗩吶,“百鳥朝鳳”表現的是歡快活潑的氣氛,而“鷓鴣飛”卻表現的是悲傷難過的心境。民俗音樂的曲調簡單,形式豐富,建國后更是涌現一大批民俗音樂工作者,對于民俗音樂的發展做出相當大的貢獻。
2.2 民俗音樂的發展特點以及其存在的問題分析
如今,隨著民俗音樂文化工作者的不斷努力,民俗音樂的發展進行的相當順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注到它的發展,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志愿將自己的一生奉獻在民俗音樂的發展中,電影“百鳥朝鳳”就是講述了民俗音樂后繼有人的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但是在民俗音樂的發展中,也存在一些較為嚴重的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有些現代人對民俗音樂存在一定的偏見,認為民俗音樂相對于現代流行音樂來講“過時”,取而代之的是對國外一些音樂風格的追求,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其次,民俗音樂較難掌握,這對于向往它的人來說,也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最后并且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民俗音樂不善于借助現代智慧進行傳播,這對于它的發展則是致命一擊。
2.3 民俗音樂的未來發展導向分析
未來民俗音樂的發展會朝著更容易理解和傳播的發展,首先需要借助的就是現代生活中快節奏的網絡,借助各大傳播社交平臺和視頻平臺,能夠讓民俗音樂作品在第一時間出在大眾面前,此外,對于音樂的編排方面,則會向著更為生活化的方向轉變,通俗易懂的作品往往更容易流傳下來,同時,民俗音樂的發展也會變得更為大眾化,將會打破現在小眾人聽的局面,未來的發展借助茶文化傳播的經驗,在大眾的共同努力下,將會越來越現代化與國際化。
隨著當前茶文化傳承發展壓力不斷加大,如今茶文化與民俗文化之間的融入關系日益推進,而想要實現理想的茶文化傳承效果,就需要尋找到合適的文化元素和內容,而民俗音樂無疑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因此,在當前茶文化傳播過程中,研究民俗音樂的傳承思路,就極為必要。
3.1 茶文化傳播對于民俗音樂發展的啟示分析
中國傳統茶文化能夠流傳至今,并且發展良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民俗音樂研究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民俗音樂研究可以借鑒茶文化傳播過程中的經驗,將自身發展壯大,從而也能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民俗音樂研究可以借鑒茶文化傳播過程中的科技元素的加入,也在自己的發展中添加科技成分,利用大數據和科學的分析,研究出民俗音樂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掌握的理論,同時,民俗音樂的發展也可以借鑒茶文化傳播途中網絡的運用,真正能夠做到讓大眾發現民俗音樂,進而了解,最后才能傳播。
3.2 茶文化影響下的民俗音樂發展的未來走向分析
在茶文化傳播視閾下,民俗音樂的未來走向會朝著與茶文化在世界中傳播的同樣的方向進步,民俗音樂不僅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值得世界上喜愛它的人了解它,而現在的研究證實朝向這個方向發展。茶文化作為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之一,為民俗音樂的發展樹立了良好的榜樣。當然,對于民俗音樂傳播發展來說,想要實現理想的傳承效果,就需要對其中所具有的理念內涵進行分析和完善,通過全面融入,從而實現民俗音樂傳承的理想效果。從當前整個茶文化體系傳承發展的具體思路看,茶文化理念的具體理念內涵,不僅為民俗音樂創造注入了豐富的元素內容,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元素為整個民宿音樂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內涵和價值理念。
文化的發展也是民族的進步,在茶文化的帶動下,借助于茶文化傳播經驗的民俗音樂只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同時,在眾多民俗音樂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它的傳播將會不僅僅局限于本民族,更多的是在世界音樂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不僅是民俗音樂發展的勝利,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勝利。
[1]蔡際洲.跨文化視閾下民俗茶文化對外傳播策略研究[J].福建茶葉, 2013,(06):247-249.
[2]劉魁立.區域—民俗中的陜北音樂文化研究[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13,(18):179-182.
張祺(1982-),男,河北石家莊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