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粵梅
(貴州職業技術學院,貴州貴陽550001)
貴州采茶音樂的藝術特征分析
梁粵梅
(貴州職業技術學院,貴州貴陽550001)
貴州地區是我國傳統茶葉產地,其茶葉種植生產歷史已經超過了三千余年。而在長期的茶葉種植、生產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與茶相關的藝術形式。從藝術內涵及本質上看,貴州采茶音樂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和內容。通過對貴州采茶音樂的藝術特征進行全面分析和體系化認知,從而為我們學習和傳承這一藝術形式提供重要幫助。本文擬從貴州采茶音樂的發展歷史及現狀分析入手,結合貴州采茶音樂的具體藝術特征分析,分析多元文化的今天傳承貴州采茶音樂的具體思路。
貴州地區;采茶音樂;藝術特征;生活元素;文化內涵
貴州地區是我國茶葉的主要產地之一,同時該地區也是以少數民族聚集為主的山區,在這里有著豐富的民歌資源。茶農在采茶、制茶過程中創作了一大批采茶音樂,這些音樂就是貴州采茶音樂。通過對貴州采茶音樂進行充分分析和全面認知,不難發現這些音樂體系中,融入了民族文化、自然元素和茶文化體系等,如今該藝術形式已經發展成為貴州地區茶文化的象征和代表。
貴州地區是我國主要產茶地區之一,根據漢書記載,夜郎國就有茶葉種植的歷史。貴州地區有著茶葉生產的天然環境,在三千多年的茶葉種植歷史中,貴州形成了極具歷史發展內涵的茶葉產業鏈條,無論是茶葉種植、生產、加工制作,還是茶文化內涵,都形成了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競爭優勢。隨著人們對飲茶、健康養生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如今貴州茶葉產業化得到人們認可,并獲得國家相應支持。因此,如今,貴州地區茶文化發展與傳承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優勢。
貴州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其所處緯度較低,是茶葉生產的天然環境,同時貴州地區地形多為高原,海拔較高,冬季沒有寒冷天氣,而夏季溫度也不高,同時其日照時間較長,這些都為茶葉種植、生產提供了極大條件。因此,貴州地區茶葉實現了產業化、鏈條化發展。2014年貴州省結合國家相關政策文件,制定和出臺了關于貴州省茶產業提升發展的相關計劃和文件,其中就貴州茶產業發展提出了相應政策和思路。對貴州茶產業發展來說,有著兩大優勢,一是人們對飲茶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飲茶的價值和意義,另一方面則是隨著茶生產技術不斷提升,如今茶產業的市場價值和資源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和利用。因此,貴州茶葉產業逐漸形成了包含茶葉種植、生產、茶文化、藝術活動等一系列內容的產業鏈條。
貴州地區有著深厚的采茶音樂,在長期的種茶歷史中,人們圍繞茶葉生產、加工制作形成了一系列有關茶的文化藝術形式,采茶音樂就是其中之一。采茶音樂反映的是人們采茶生活的各個細節,其展現的是勞動人們的心情,體現的是人們采茶活動的相關內容。因此從采茶音樂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貴州地區茶文化發展歷程和該地區的藝術形式。采茶音樂作為茶文化體系中極其重要的藝術形式,是該地區人們在茶葉生產、加工制作過程中,依據采茶活動所創作的藝術,采茶音樂是貴州產茶地區的民歌,從這些歌曲中,我們能夠深切體會到人們對未來、對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研究這一藝術形式,并不在于藝術本身,而是通過對藝術體系進行研究,我們能夠感受到該地區的文化內涵。可以說,在貴州采茶音樂體系中,我們所感受到的是民族文化、茶文化相融合的藝術形式。
提到貴州采茶音樂,人們都會想到整個采茶的具體場景和畫面。貴州地區的茶歌文化有著體系化的歷史。可以說,在過去,現在,乃至將來,茶產業都是貴州地區的突出優勢產業。一直以來,貴州地區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和茶有著直接關聯,在貴州大多數地區,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有種茶,在三千多年的茶葉生產種植過程中,貴州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茶文化,而在整個茶文化體系中,采茶音樂就是其突出代表,貴州地區多山區,在這里,少數民族人們喜歡一邊生產、一邊對唱,所以我們可以在貴州采茶音樂中看到很多有關茶葉生產、人們生活、愛情以及對美好未來向往的一系列內容。而想要真正認知貴州采茶音樂,就要從其藝術特征認知出發。
結合采茶音樂的內涵認知梳理,我們可以將貴州采茶音樂分為:描述儀式、展現生產活動和情感表達等三種形式,這從客觀上反映出貴州采茶音樂的創作過程,而創作過程決定了該藝術的特征,只有了解其形成背景,才能確保整個音樂形式形成深層次理解和具體感知。首先,采茶音樂描述了節日、節慶和豐收等大的儀式活動,這一類音樂形式整體闡釋的是人們的集體情感以及對節日的喜慶和愉悅。而采茶音樂中描述生產活動類型的民歌藝術則是采茶人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藝術,比如采茶、制作茶葉等等,在這一類藝術形式中通常我們可以看到有關人們生產活動的具體感受,有的歌曲中還能看到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待。當前,在貴州茶葉產業化迅猛發展背景下,采茶音樂這一藝術不僅得到了應用重視,同時社會大眾及公共部門對其進行挖掘和保護,從而使得這一藝術形式得到了應有繼承。而最后一種則是情感表達,貴州地區交通并不便利,唱山歌、拉山歌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同時也是人們溝通交流的重要方式,貴州采茶音樂中有一系列關于情感內涵表達的藝術,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青年人互相表達愛意,也可以尋找到描述人們各種情感的歌曲。可以說,了解貴州采茶音樂,就是了解貴州地區文化的重要途徑和切入點。
我們可以從貴州采茶音樂中看到以下藝術特征。首先,其類型內容極其豐富,貴州采茶音樂是一種山歌藝術,其內容、形式,甚至創作都沒有明確的約定和規律,更多情況下是一種隨時隨地、有感而發的情感表達,是人們即興創作的藝術內容。在演唱表達時,也通過互相對唱的方式,將整個采茶音樂的多樣元素、多端變化等一系列藝術特點淋漓盡致展現出來,當然采茶音樂想要充分展現,需要演唱者具有扎實的演唱功底。
其次,貴州采茶音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與節假日及大型節慶活動相關聯的,所以該藝術形式的節奏感較為突出,整個藝術內容所表達的是一種喜慶和歡樂,所以整個藝術表現中更加歡快,充滿節奏感,在采茶音樂中,其突出強調了節奏的重音,而在節奏速度上,則較快,呈現為中速。這與節慶這一氛圍是相匹配的。采茶音樂是一種即興音樂,因此了解其藝術特征,需要將其與整個社會環境相結合,要充分考慮其產生背景,只有了解其背景,才能真正認識其特點。而從其表演過程中,其表演風格生動活潑、充滿生活氣息,極其接近大眾社會。
此外,貴州采茶音樂有著獨特的音樂演唱表現手法。貴州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苗族、彝族等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而貴州地區多民族之間融合程度較高,因此在貴州采茶音樂藝術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融入了豐富的民族風格和民族內涵,在整個巖茶過程中充滿了表現力,一些演唱過程,還伴隨著豐富的舞蹈姿勢,形式生動,富有觀賞性。深層次的民族融合,讓整個藝術形式的融合特點也極為突出。各民族文化之間的有效結合,更是將采茶音樂藝術的優勢與特點充分展示出來。
最后,通過對貴州采茶音樂的語言風格和音樂特點上看,也極具特殊性。貴州采茶音樂體系中,很多內容是以小調及散曲展現的,當然這與其形成過程有重要關系。貴州采茶音樂形成與具有悠久飲茶歷史的貴州地區,這里不僅產茶,更是飲茶,很多人都具有品茶的習慣。在長期的飲茶風俗過程中,其形成了極具自身特色的茶文化體系,而整個采茶音樂就是圍繞這一文化內涵所形成的藝術形式。所以,從貴州采茶音樂藝術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使用的歌詞充滿自然元素,內容質樸,充滿生活氣息,其詞語的選擇和應用更多融入的是生活氣息,豐富的生活色彩讓我們感受到了貴州地區的茶文化內涵,當人們傾聽貴州采茶音樂時,仿佛自身處于其中。可以說,貴州采茶音樂極強的感染力,也是其他音樂藝術所不具備的特點。而對于該藝術來說,其音樂特點就是其變化多樣、旋律轉化自由,民族色彩濃厚,對于貴州采茶音樂來說,除了其豐富的自然特性,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其民族特征。因此,無論是哪一種采茶音樂,我們都能感受整個音樂歡快的藝術特點。
當然我們必須認識到在多元文化迅猛發展的今天,傳統藝術正在面臨失傳的危險,由于缺乏足夠重視,我們的傳統音樂藝術如今沒有好的傳承途徑,一方面社會大眾對其缺乏足夠重視度和認知度,其生存空間比較狹窄,傳統文化不能得到及時更新。而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和影響,更多的人青睞西方文化,這就為傳統文化傳播帶來極大危機,貴州采茶音樂就是其中的一種。因此我們要通過挖掘貴州采茶音樂體系,創新其表演方式,增加專項投資,培養專業人才,融入市場化發展元素等一系列方式,提升貴州采茶音樂的內涵,創新其表演形式,進而為多元文化背景下,貴州采茶音樂傳承創新尋找到生存的環境。
貴州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地區,這里不僅有著豐富的茶文化資源,更重要的是在這里有著能歌善舞的民族,人們在采茶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與茶、采茶相關的音樂藝術,就是貴州采茶音樂。通過對這一系列藝術形式進行研究,不難發現,這些藝術中不僅體系化反映了貴州地區茶文化發展歷程,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各民族特征,所以,可以說在今天研究采茶音樂有著極其深厚的價值和意義。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認清采茶音樂的藝術特征。通過對其藝術特征進行全面認知,從而為人們傳承這一藝術提供重要保障。在多元文化迅猛發展的今天,有效傳承貴州采茶音樂這一民族藝術,意義重大。
[1]徐鳳英.南采茶戲的唱腔藝術研究[J].藝術博覽,2013(9):79-83.
[2]賀竹.貴州花燈音樂源流、特征考[J].通俗歌曲,2014(15):91-95.
[3]李繼昌.貴州南路花燈音樂溯源[J].民族藝術,2015(5):115-122.
[4]何瓊.論貴州石阡仡佬族茶燈的藝術特色和審美特征[J].貴州民族研究,2015(12):55-58.
[5]楊民康.論“采茶家族”──一首“采茶歌”的流變[J].中國民歌, 2015(17):22-25.
梁粵梅(1980-),女,貴州貴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音樂表演。